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靖江网 > 靖江故事 > 正文内容

遍地草舍和六代农居

时间:2019-07-24 14:55:47   来源:   

  从前,沙地的江堤多是土堤,经常坍圮,大片天地连同田园、草舍坍入江中被潮水卷走,若干年后又涨出沙滩来,沧海桑田经常变迁,住处难以固定(如今已用水泥石块建成标准堤坝不会再坍了),江边泥土含沙量多,没黏性,打土夯墙都用不上,因缺少建房基本材料,也不能烧制砖瓦,从内地迁移来垦荒的农民大都贫困如洗,更没有余钱从远处运材料,于是农民居住都以草舍为主,这也是沙地民居的一大特色。直到70年代中期,有人开始摇船去买石头改造石墙舍,拆去风笆改砌石墙,顶上盖的还是草苫。20世纪80年代萧山农民开始富裕起来,也是沙地农民建房最多的年代,所有住草舍、石墙舍的人家基本上都开始造瓦房。那时候的草舍常被大风吹破,四邻八舍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帮忙打草苫修草舍。

  沙地“草舍”形式多样,构思巧妙,体现着沙地人在艰苦岁月中展现出来的勤劳和智慧。沙地“草舍”可以分为“箍桶舍”、“直头舍”、“横舍”三种类型。

  “箍桶舍”是草舍中最矮小、最简陋的一种,舍形成拱形,座北向南建造,大门朝南开,东西两边是落地椽子,草舍从地面盖起,看起来似草棚。

  “直头舍”外形笔直,舍的脊梁为南北朝向,舍披为东西分开,东西两边夹起了风笆。“直头舍”多数是两进(即直进两间)的,三进的是少数,若有四进,定有一间因为后来人口增加而加接的。

  “横舍”舍头(以栋梁为标志)是东西向的,它的山墙在东西两面,朝南开门。“横舍”一般比“直头舍”要高大,前舍沿开得较高,除了有舍顶亮窗外,还在南面和东面多开一些窗门,因此比“直头舍”要亮堂,住起来也舒服得多。一般情况是,家境好些的人家住横舍,横舍大多是三间和四间,五间是少数。家境差些的人家住直头舍,最困难的人家及某些鳏寡老人住箍桶舍,箍桶舍极其简单,可以说是简化了的直头舍。

  建造草舍主要材料是茅草或稻草,还有竹或木头。但是选取茅草的较多,因为茅草不吸水,不容易烂掉,使用寿命比稻草要长。由于草舍全部用茅草、稻草、秸秆之类建成,因此草舍忌火烛,倘若火神祝融光顾,往往仅能保住性命,最多只能抢出一条被子或一只箱子,一切的一切,顷刻化为乌有。由于家家住的是草舍,着火时附近人家都没空帮忙救火,因为大家都要保护自己的草舍。烧完一家草舍只需要几分钟,远地的人跑过来,早已灰飞烟灭,只能帮着叹息几声而已。

  由于草舍的地面是泥土,舍内整年潮气很重,衣服、器具时常发霉,黄梅天气尤甚。冬天,寒风从风笆缝隙往里直钻,并不保暖;因为窗玻璃不能打开,夏天,凉风吹不进来,溽热自知。住在这样的草舍的确是很艰辛。

  靖江居民的变迁大致可分为“草舍时代”、“石墙舍时代”、“平瓦房时代”、“二层半楼房时代”、“三层半至联排房时代”和“别墅时代”,在短短40年里,靖江人经历了“六代住房”的变迁,这在其他地方是罕见的,也是靖江发展的掠影。

  靖江农民住宅的变迁史,是几代人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发展史。在1970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短短四十余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盐碱地上如今高楼林立,当年的茅草房早已难觅踪迹,如今车马人流楼宇纷起。

  沙地农民住宅的变迁史,是几代人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发展史

  第一代民房:20世纪60年代以前

  第二代民房:20世纪70年代前后 第三代民房:20世纪80年代前后

  第四代民房:20世纪90年代前后 第五代民房:2000年前后


  第六代民房:2010年前后

本站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