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靖江网 > 靖江故事 > 正文内容

络麻产地

时间:2019-07-23 14:41:25   来源:   

  靖江于清末明初就开始黄麻种植,是全国最大的黄红麻种植基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黄红麻成为国家指令性种植作物。络麻播种于春季,到了盛夏高达丈余,称为“络麻蓬”。此时,行走在靖江小道,仿佛进入了森林,络麻蓬遮天蔽日,无穷无尽。

拔络麻剥络麻

  到了秋天,农民们陆陆续续地开始收剥络麻,这是一个既劳累又充满期盼的季节,农民一年的收入就寄托在这络麻中。拔下来的络麻,一般先堆在大条凳上。开始夹络麻,用的工具一般是长40公分,粗1.5公分左右的竹竿或铁杆夹,为了保护手指,往往在握工具手的拇指套上一个橡皮套。夹络麻是二人合作的活,往往妻子夹,丈夫拉,俗话说“夫妻搭档,干活不累”,在这里是骗人的。尤其是拉麻,太吃力了,又粗又壮的麻生满了刺,时间拉长了,浑身酸痛。

洗络麻晒络麻

  剥络麻是伴着星星,伴着月亮的活,因为晚上和早晨夹好的络麻水分蒸发少,还伴有露水,剥起来会稍微滑润点,但一枝一枝地剥起来,也是一件劳累事。剥下来的麻片缚成绞,绞的大小以方便浸洗为宜,再背到河里去浸烂,浸烂约一周后,麻皮上的麻浆脱落,就可以洗了。洗麻也是一项繁重活,一般只能男人干,常用的工具有榔头和石板,要把麻筋上残留的麻浆磕下来,这样才能确保麻筋的柔软性。

  然后农民又把雪白的麻筋挑到早已搭好的毛竹架旁边,由妇女负责晾晒,任凭风吹,太阳晒,要把水分全蒸干了。晒干后的整理又是妇女的事,这整理的麻筋打成捆,一个大约有六七十八斤,多了用钢丝车或自行车带到麻站投售,麻站经过分级、重新整理打包,用船运送到大麻站或麻纺厂,制成麻袋、麻线、麻片。


出售麻筋

  随着时代发展,靖江上有了编织袋的出现,并慢慢开始流行起来,加上种植络麻低廉的经济效益,繁重的劳动满足不了靖江人的利益需求,所以90年代靖江络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的年轻人鲜有知道靖江的土壤上种植过这样一种麻,更不知道祖辈父辈有过的剥麻、浸麻、洗麻的艰辛岁月。

本站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