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同泰遗址:但闻油酱香
时间:2023-12-21 10:12:48 来源:萧山河上
【编者按】岁月斑驳处,古宅诉沧桑。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如同一本翻开的历史书籍,充满了岁月的故事和文化的印记。或为历史与文化碰撞交融的文化重地,或为承载着历史名人光辉历程和思想精髓的名人故居,亦或为记录了革命先烈们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的红色故里……它们见证着萧山数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
萧山八千年开设“萧山那些事儿(古宅篇)”系列,将走进一座座古宅背后的故事,领略那个年代的风貌和韵味,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沉淀,追溯那段渐行渐远的岁月记忆。
味道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媒介,它能让你在间隔了不知多少年月后,轻而易举地将思绪拉回初次嗅闻乃至入口的那个瞬间。因而很多萧山人怀念童年、怀念家乡最为及时的方法,就是用“徐同泰”再做一道具有家乡风味的菜肴。
入口的瞬间,就回到了河上。
“徐同泰”出现在萧山妈妈的厨房里,也写在河上老街末端那座老宅的牌匾上。进门便见一座清代建筑风格木质门楼,一底一楼两层,设天井,天井处有四根古铜色的杉木柱子支撑着阁楼,迎门有一块民国初年老字号牌匾从阁楼上悬挂下来,上镌“官酱园”三个大字。
官酱园三字上方,还刻着一行小字:“两浙监运使司”。这意味着“徐同泰”在1914年的时期,已有了官方认证合法身份。如此成就,由来并不简单,除了500石上好大米的交换,更多的还是三十多年以来始终如一的品质所给予的名号与底气。
1877年,富阳人徐三春在河上镇开始按老家土法配方酿造酱油,前店后坊。1886 年,扩店成园,起号“同泰”。不久,又和临浦米行合作,购置场地,扩建酱园,设有酒、乳、酱、搪、磨五个作坊。1914年拿到编号为196号的“官酱园”牌匾后,“徐同泰”的名号进一步扩大。1915年,“徐同泰”第二代传人徐树东、徐锡坤、徐锡贵三兄弟,在钱塘江边开设一家“味王府”酒楼,打出“仅以官酱园酱品润味”的特色招牌,以菜品色泽浓郁、味道鲜美的优势吸引了钱塘江两岸富绅名流前来聚餐。“徐同泰”一时名声大振,酱园的产品走出河上,走出浙江,走出国门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旧金山等地。2008年,“徐同泰”被评为首批浙江省老字号企业,被列入“杭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其酱香风味经久不灭的秘密,就在那门楼后的酱园里。
穿过小门厅,迎面是五座大小不一的圆柱形发酵罐,数十米高,容量足有几十吨。左边是叠得小山样的窄口小缸,空口敞开,横竖有形,呈梯形摆放;右边堆叠的是阔口大缸,两三堆,错落有致。再往里走,便得见一方空地,整齐码放着一行行深褐色大酱缸,缸口皆顶着一顶顶圆锥形的白色“笠帽”,曾远渡海外的酱香,便是以此处为源头发散。
将精选的黄豆洗净泡发四小时,随后大火蒸熟。捞出后冷却至35度,再搅拌融合进炒熟碎的小麦粉,拌匀后就可以装入晒场上的大缸里,大缸里的井水勾兑好食盐,酱工们用棍棒搅拌熟豆,边搅拌边加入秘制的酱釉。三天后,被黄豆汁水沤湿的小麦粉,神奇地长出一层层绿色绒毛,紧紧地包裹着熟豆。酱工们再次搅拌熟豆,绿色的烟雾从大缸里升腾起来,弥散在空气中,带着空气中的湿润和温度,绿色的粉末又缓缓落回大缸。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徐同泰”这里,酱香也是一样,看得那发酵罐与酱缸的数量,并不难想象当年河上街的盛况。苦等了180天充足日晒,四面八方的百姓们拎着陶罐瓦坛,说说笑笑走到老街末尾,自觉排起长队,而当天的炊烟,必然弥漫起醇厚的咸香。
难得的是,直到今天,排成长龙的队伍简化为一个个销售数字,“徐同泰”仍旧显示出向上的生命力。走完一圈,再次回到“徐同泰”的门楼处,抬头去看那一方牌匾,两根柱头牛腿立在两边,右边雕刻着“关公挑灯夜读”,左边则是“老子身骑青牛”,西出函谷,才发觉“徐同泰”已经将“仁义”“道德”二词悬在了门面上,是以身作则,亦是对后继者的耳提面命。
为商者,利益之外,义理不可废。如今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徐同泰”谨记老字号背后的传统与原则,坚持古法手作,将浙商精神、萧山精神内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化压力为动力,固守在河上镇这一风水宝地,深深扎根,滴落心血和汗水、秉承气节与品格,传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萧山河上镇,百年“徐同泰”,它是一座老宅,是一个招牌,是一段历史,更是千家万户的餐餐饭饭。
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带着故事游萧山(古宅卷)》一书之《徐同泰:一百四十岁》,作者朱文俭。该书由杭州市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市萧山区作家协会主编,杭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