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网 - 河上网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河上网 > 创新河上 > 现代农业 > 正文内容

河上镇成功跻身全国气象为农服务标准镇

时间:2018-10-22 16:01:26   来源:   

  近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了全国第二批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市、区)和乡(镇),全国共有29个县、300个乡(镇)入选,而萧山区河上镇榜上有名,成为了萧山区唯一入选的乡镇,此次荣誉的取得使河上在收获省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示范镇(全区创建第一个乡镇)的基础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全方位提升优质气象服务

  河上,内有永兴河、河上溪以及凤坞溪,一江二大溪一线堤塘25公里,山塘水库76座,其中万方以上水库27座,十万方以上水库4座,堰坝8条,大机埠3座。作为地理环境、水系条件独特的萧山南片乡镇,河上镇上承山洪、下纳强潮,背山面广,源长流急,客观上形成了既怕水又怕含旱的不利条件,天气条件的复杂性致使全镇防汛防旱任务繁重。

  2007年7月23日,河上镇三联、里都村等部分地区突降五十年一遇的强降雨,短短2小时降雨量达152mm,引发部分地区山体滑坡,凤坞溪、里都溪沿线6个村庄进水,房屋受损,农田被毁,农业水利设施、电力通讯、桥梁、道路损毁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台风、暴雨、大雪、雷电、干旱、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时有发生,在河上,由气象条件引发的洪水、山洪、农村渍涝、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也较为严重。”河上镇水管员丁俊杰介绍说。

  此类气象灾害强度和影响程度的不断加大,对河上防灾减灾工作以及提升优质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河上镇组建了气象信息员队伍,接收和主动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协助各级党政部门组织地方群众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同时,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传播当地气象部门制作的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等服务产品,广泛宣传农业气象科普知识,此举也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据悉,近3年,发布台风、洪涝灾情共100余条,指导农户抗灾自救,发布自救农技信息达100余条,受惠听、观众20多万人次,为广大企业、种养殖大户及广大农户避免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

  此外,全镇村级气象服务站实现100%覆盖率,拥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以及乡镇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并协助区级气象部门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机制以及编制全镇气象灾害风险地图。“我们还制定、修订、完善当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分灾种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或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预警及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等内容。”丁俊杰告诉记者。

  防御“菲特”台风科学有效

  2013年第23号“菲特”台风期间,河上镇气象工作站接受到由区气象台发布的第23号强台风“菲特”可能在浙江中南部沿海一带登陆短信后,及时向镇党委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并在第一时间通过镇有线广播、手机短信平台、农民信箱、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向全镇气象信息员、种养大户、居民群众转发和传递“菲特”的相关信息。

  6日,当从区气象台得知“菲特”最大可能于当天晚上到第二天上午在温岭到霞浦一带沿海登陆预报时,镇气象工作站向镇党委政府领导提出了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并得到了认可。针对台风预警信息难以全面传播到农村现状,气象工作站协调有关各方,通过宣传车走巷穿户的方式进农村传播台风预警信息。

  “当时,镇里的种植大户们都不愿意撤离基地,气象工作人员便协同村干部一起到村民家中通报台风信息,并告诉他们其危害程度,帮助他们提前采收农产品、加固大棚,并转移物资”,丁俊杰说,“我们通过这一些列举措,台风后,全镇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种养大户的大棚也没有一处倒塌的。”

  台风过后,气象工作站及时依据区气象台信息,分组下村进农业企业、种养大户,了解灾情,分析灾后生产措施,并总结成文,及时印发《河上镇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技术意见》,下发至各村、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指导帮助农业主体恢复生产,科学自救。

  据悉,“菲特”台风影响期间,镇气象工作站组织全镇15名气象信息员,广泛开展灾情搜集和灾情调查。累计收到大小灾情信息60余条,在统一整理后通过区气象报灾平台上报至区气象局。

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