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戴村网 > 今日戴村 > 正文

梨树竟能长出“仙草”?戴村这对夫妇风华正茂却钻起“泥窝窝”,实现“种瓜得豆”……

更新时间:2023-05-24 07:40:52    内容来源:萧山网   

走进位于戴村镇佛山村的杭州萧山萧南家庭农场,漫山遍野的石斛如同繁星般点缀其中。树上混着种、枯木绑着种、石头上附着种……蜿蜒逶迤的山间,一丛丛栽培的近野生石斛生机盎然、茎条饱满,长势颇为喜人。

六月中旬,一簇簇淡黄色的铁皮石斛花将在这里热烈盛放,基地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采收。

“半路出家”种起了铁皮石斛

选址萧山戴村孕育优良基因

顺着坑洼不平的石子路走进基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几百棵整齐伫立的梨树,像一片看不到尽头的森林。不同于其他果园,这里种植果树的目的并不在于挂果,而是为树干上寄生铁皮石斛。

“先来喝杯茶润一下口。”在山间的小凉亭中,我们见到了萧南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郭红兰和丈夫陈周火。每逢有客人到访,热情的郭红兰总是倒上一杯沁人心脾的铁皮石斛茶,喝后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十多年前,从事媒体行业的夫妻俩毅然辞职创业,投身于农业种植。其间在磐安种植过食用菌和西瓜,最后又在萧山专心种起了铁皮石斛。

从媒体转行到当农民,听起来多少有些“违和”。但重新回到乡村工作,反而让郭红兰夫妇产生一种扎下根来的踏实感。

事实上,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接触铁皮石斛这种珍稀药材。

陈周火祖籍浙江磐安,那里是著名的“中国药材之乡”,也是浙江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在父辈耳濡目染下,陈周火自小便与药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直以来,郭红兰夫妇立志要种出非野生却优于野生的石斛品质。于是,他们多次模拟野生铁皮石斛所有的生长环境模式。石缝里、悬崖上、树枝上……凡是有助于优质铁皮石斛的生长的地方,他们都一一尝试种了个遍。

多年的热爱,加之铁皮石斛领域专家的悉心指导,郭红兰夫妇十几年来的潜心钻研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郭红兰深知,这种被誉为“人间仙草”和“药中软黄金”的药材因对生长环境特别讲究,对温度、湿度、光照、水源等生态环境要求近乎苛刻,规模化种植十分困难,所以更需要科学管理和悉心培育。

经过多方考察,最后选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戴村镇佛山村,欲打造一个以石斛种植为重点、集蔬果采摘、生态观光、红色研学、田园耕读为一体的基地。

依托戴村镇“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品牌共建”的理念,占地50亩的铁皮石斛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基地+观光+研学”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其果树上种植铁皮石斛、林下套种玉米、西瓜、黄精等蔬菜和药材形成的复合式、立体式林业产业模式,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

从山中来回到山里去

把“仙草”种在绿水青山间

从山中来,回到山里去,一直是郭红兰夫妇坚持的初衷和理念。

不同于普通的大棚种植,这里的石斛在冬无保温、夏无遮阴的无遮蔽环境中,历经严寒酷暑和雨淋日晒,虽在生产周期上处于劣势,但也激发出更多胶质,造就了它更好的品质。

好货不怕晚,郭红兰对自家的石斛非常自信。面对“看天吃饭”的艰辛,郭红兰坚持采用“人种天养”、“拟境种植”方法,从种植到采收的整个生长过程不施农药或化肥,也不进行除草除虫,真正还原野生生长环境,极少人工干预。

除此之外,如何不断提升石斛品质成了一直萦绕在郭红兰心头的一个问题。为此,郭红兰曾多次赴省农科院、省农业农村厅就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好品种选育等方面学习取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带回田间地头。

郭红兰笑称,钟情农业其实是源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打开她的视频号,镜头前的郭红兰笑容明媚、风格活泼,绘声绘色地向大家普及铁皮石斛的生长过程及功效,期间偶尔穿插农场的田园风光,而陈周火就是她的专属摄影师。

清晨出门、日落下山,已成为郭红兰夫妇俩生活的常态。远离城市的喧嚣,夫妻俩在这方土地上看着果蔬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认识不同的昆虫,看花开花落,望云去雨来。

令郭红兰颇感意外的是,由于质量可靠,自家的产品迅速在市场走俏。她表示,自家的铁皮石斛及其加工产品回头客越来越多,口碑也越来越好,吸引了更多新顾客。

秉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人情怀,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创造自己最大价值,是他们从磐安走向萧山的这些年里,最长情的坚守。

对于基地未来的发展,郭红兰提起了自己的新规划——着力开发萧南中药材百草园、果蔬采摘园、萌宠养殖园、田间学校、共享车间等,把粮食、瓜果、蔬菜、药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基地打造成集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药罐子齐全的金山银山和可游、可乐、可养、可学的养生旅游胜地。

“大家可以在我们萧南农场研学基地了解到传统中药材‘药食同源’、‘药赏结合’的各种妙用,体验种植收获特色农产品的快乐,并品尝健康有机的蔬菜瓜果,‘一站式’近距离感受田间文化、品尝劳动成果、体验劳动魅力。”整理好脚上的雨靴,郭红兰夫妇俩又像之前一样,投身于他们所热爱和坚守的乡间大地。


作者:  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