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戴村网 > 媒体关注 > 正文

戴村纵贯“三生”融合路 沿着“时代”奔共富

更新时间:2022-09-28 11:05:51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新城崛起

三清园户外公园

浙报融媒体产业园项目

永兴幼儿园

“从高架上去20分钟就到萧山了,真香!”随着时代大道南延项目全线通车,戴村“起飞”了,不仅大大提高了戴村居民的出行速度,对于萧山南片融杭而言,意义同样巨大:从戴村到复兴大桥只需20余分钟,将大大助推义桥、戴村、河上、楼塔等南片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提速”。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曾说过,交通是城市的力,牵引着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比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向南的“回归之路”,戴村将从“时代”开始,迎接并拥抱“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进入杭州城市核心区30分钟生活圈,以强有力的“郊野竞争力”、“产业凝聚力”与“生活向心力”,导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和人才,真正进入新时代。

全面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我们是从杭州过来的,没想到戴村这么‘前卫’,不仅自然风光美、户外运动项目多,大草坪上还‘长’出了不少帐篷……”两岸花枝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徜徉在这山水之间,沈村村紧贴旅游者,挖掘更多体验方式,满足了新消费主张下的度假、审美、文化、游乐需求。

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可提供经验给戴村镇其他乡村学习借鉴,“沈村村依托自然资源、地形地貌开展轻资产运营,这些旅游项目投资体量不大,基本没有大兴土建,但成果喜人。”以三清园户外公园项目为例,该项目与村集体签订合作协议,除每年保底收入15万元外,还能对营业额超1500万元部分,按1.5%比例提成。

“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开辟更多增加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新途径。”进阶而上,沈村村成立了村办全资旅游公司,对旅游产业区域的物业经营用房、露营场地、摊位及停车实施统一管理,在景区周边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通过收取场地、停车等服务费进行创收。如今旅游产业收入已占到沈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50%左右,今年清明三天假期,村旅游公司就为集体创收了2.5万元。

踏上从复兴大桥出发一路往南的时代大道,进入杭州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后,戴村真正意义成为了杭州人家门口的“郊野运动小镇”。除了加码各类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在硬件方面,戴村镇建成了80公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20公里骑行道和14公里彩色林带,让游客在云山翠竹间体验山水之美。

通过持续推进景区化运营建设,完善林道、步道、驿站建设,串联生态、人文、体育等景点项目,打造休闲之旅、研学之旅、越野之旅,戴村镇郊野运动还上榜了杭州首批共富带,“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山水林田湖、人文底蕴等资源禀赋,并积极创新转化通道,把绿水青山做成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戴村镇主要负责人多次表示。

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导入增收,美丽环境的经济效益不只在沈村村体现:佛山村云山峡谷漂流开业以来,月均接待游客1.5万人,为村集体年增收30余万元;郁家山下村力易能村企合作有机更新项目,可为村集体年均增收20余万元;青山村农贸市场对外招租,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2万余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将戴村镇各村独具禀赋的“美丽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破难”精神,树立“有解”思维,今年戴村镇的一个大动作就是建立了镇级共富项目库,统筹力量、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我们通过‘村村抱团’做法,解决用地难、资金紧等要素难题,并且共享收益。”

翻阅这个镇级共富项目库,已有14个项目入库,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其中,佛山、三清园等项目列入了区级共富项目库,争取更大支持。“引导乡村突破村域壁垒,共享优质地域资源,为的就是迭代布局、深化组团,延伸的是区域性特色产业链,串联起以乡村为单位的地缘经济发展路径,串村成带,串村成品。”

令人欣喜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动作,吸引来了不少青年创客。郁家山下村乡贤郁超今年回村创业,将破旧闲置的知青屋改造成了乡村共富直播间,单场就有6万左右销售额,“留住原乡人、召唤归乡人、吸引新乡人、迎接旅乡人,交通打开了城市格局,支撑起繁华梦想,如今村级产业项目已完成2个,全年预计可完成5个,接下来便是树立下一个品牌,产生爆款,实现流量变现。”

持续解锁产业发展新动能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热处理生产线不停转动,为美国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德国博世、三花智控、亚太机电等不少中外知名客户服务,鄂达机电一路向“数字化、精细化”发展路线迈进,并实现了部分精密零件的数字化研发。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改造投入成本较高。每年技改投入3000万元以上,并在今年成为第一家与北大信研院合作的萧山中小企业,一同成立北大信研院—鄂达精密机电联合实验室,“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够为萧山传统中小微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树立典范。再加上时代大道高架通到戴村,信研院的老师们过来更方便了!”

交通与产业,敲打出戴村价值的底层代码。贯穿萧山与滨江的时代大道,就是两地迎接“一体化发展”的纽带,也是戴村破题启航的信心和基础。就以鄂达机电为例,其在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为戴村镇扩大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产业规模助力,也深度契合了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打造产业链的发展需要。

在抢抓时代机遇上,戴村镇主动融入合作大格局,全力保障三江创智新城“兵团”建设,借平台资源优势,着力推进更广泛的要素整合,推动各类新业态、新经济集聚,拉动产业项目快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戴村镇交出了一张难能可贵的经济报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特别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全区排名第五。这股向上的势头,自然体现在每一个优质项目中。2月,戴村成功出让一块产业用地,浙报融媒体产业园项目正式落地,实现双招双引“开门红”。前不久,市规资局发布了一批建设项目批前公示,该项目位列其中,将聚焦数字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打造以融媒体为核心主链的“融媒体产业生态集群”。在其周边,铎诚机械、伟峰电子、金久交通三个在建产业项目也正扎实推进。

项目来了,人才必须跟上。年初以来,戴村镇着力开展助企纾困行动,深入走访全镇规上企业,发现人才缺失成为共性问题。为此,戴村镇携手萧山技师学院成立“创智产业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新时代技能大军,解决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需求。

交通赋予了城市“高效沟通”的内生价值。如今时代大道南延全线通车,将作为萧山重要的交通大动脉,真正让戴村从“时代”迈向新时代。聚焦城镇框架,恒达路、校前大道等工业园区道路全面竣工,戴兴路、锦绣路东伸道路、华诚路等有序推进,“12月底前将实现戴兴路通车。届时,进一步畅通的内外交通,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形成优质创新创业生态。”

品质生活“升温亮色”

“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本来想把孩子送去城区就读的。现在看到新幼儿园的环境,就近在戴村就读真是选对了!”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戴村镇永兴幼儿园正式开园,优美的园所环境、崭新的设施设备、温馨的区域游戏空间,让不少戴村新生家长竖起大拇指点赞。

这是戴村镇全力推进民生实事保质保量、办好办实的一个缩影。在“时代”编织的城市网格里,戴村布局着一系列美好教育、美好文化、美好生活等,“产城人文”迅速融合,“我们以居民感受为导向,加速蜕变一座城,为大家打造高质量生活环境。”

一方水土,一方特色。坐落于永兴河畔,永兴幼儿园以水文化为基点,并引入了有区域文化特点的“永兴书房”,“戴村水资源丰富,通过挖掘和传播乐水文化,培养向善向上的如水儿童。”铺开戴村教育资源惠民生的画卷:公办幼儿园4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1所和国际学校1所,完备的教育体系,让戴村镇教育配套提升有目共睹。

做深做透的“郊野运动”品牌,留住的是游客,让“流量”变“增量”;家门口的共享智慧体育亭,则实实在在为居民服务,让大家体验“互联网+体育”的便捷。今年,5个造型各异、充满运动味的共享体育器材柜在戴村镇5个村庄“落户”,“里面不仅有各类运动器材,还有一些常用的医用品,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运动了。”沈村村居民小周特意向记者比了投篮的姿势。

据了解,戴村镇后续还将进行扩面,覆盖全镇主要的健身广场、大型露天活动场所。不止于此,为浓厚运动氛围,戴村镇还完成了13个村的健身器材和篮球场、3个体育小康村和百姓健身房的建设,“我们以‘补短板优品质’的自觉,聚焦民生抓保障,通过精准服务,推进戴村镇高品质建设突破提升。”

硬件跟上了,软件更不能落下。文化是城市的根基,今年上半年,第七届中国·杭州三清茶文化节在戴村启动,不仅将三清茶推介了出去,也在实践中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群众扩大了就业机会,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将落脚点放在日常生活中,戴村镇借力“文化管家”的专业师资、优质艺术等资源,今年已开展文化走亲、文艺巡演10余场,为居民带来了精彩的文化大餐,“都说我们是山区镇,其实早就脱胎换骨啦,去一趟城区半小时都不用,老师们不仅教我们踩点、走位,还带着我们出去看了不少旗袍秀。”大石盖村舞蹈队的陈阿姨高兴地说。此外,为方便群众办事,戴村镇公共服务中心今年全新开辟了电力窗口,对外受理各类电力综合业务,并根据骆家舍村整体征迁的需求,推出了“电表注销跑零次”服务。

时代大道到戴村,戴村走进新时代,冠以“时代”之名,大交通支撑起了戴村青山绿水的大格局,重塑内涵,郊野运动小镇打出名气、深度参与三江创智新城“兵团”建设、品质生活渐入佳境,今日之戴村,早已突破许多人的刻板印象,走出了一条更为宽广的“戴村之路”。



作者:文/周珂 沈镇 陈小红 图/任舒婷  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