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戴村打造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杭州样板”

更新时间:2020-11-23 10:02:58    内容来源:   

  沿着同盘山彩色林道盘旋而上,峡谷漂流、滑翔伞、高空秋千等旅游项目沿线分布,这是戴村打造郊野运动小镇的一个缩影,也是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一个“萧山样板”。

  随着时代高架南延段和城市中环的建设,戴村已纳入杭州主城区半小时交通圈,30分钟内即可达杭州、富阳、绍兴等地,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集齐“五美”幸福自来,打造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杭州样板”,山水资源是戴村的又一张“金名片”,境内仙女湖、石牛山、亿年火山等自然景观串点成珠。

  近年来,戴村以省级“郊野运动小镇”创建为抓手,不断深挖自然山水资源,把优势转换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文旅游资源,持续打响“美丽牌”。

  借着自然禀赋和后发优势这两股东风,今年,戴村紧抓“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治理美、产业美”美丽城镇建设,28个内外兼修的大项目齐上阵,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产业项目纷至沓来、群众生活幸福感日益提升,一个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正款款而来。

  环境美 提升品质

  陈玲娜是临浦规划所专业规划师,现在她还拥有另一个身份:戴村镇驻镇规划师。今年以来,她时常来到戴村镇,考察美丽乡村提升建设进度,并参与佛山村、东风村等乡村文化旅游路线、村庄基础设施布局等等,把牢戴村规划建设“大方向”,为美丽城镇建设建言献策。在戴村镇,不仅有驻镇规划师,还有区级首席设计师、发展师等多名专家为戴村美丽发展“出谋划策”。在“三师制度”引领下,戴村的美不仅美得持久,也美有规划、有层次。

  溪石浅滩,彰显乡村野趣;佛山公社,还原村民生活本源;爱国英雄事迹陈列馆,展示佛山人民英勇抗日精神……走进眼下的佛山村,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既有流动的溪水把自然山水串联起来,又深挖红色人文资源打造了佛山特色,景区村庄的现实原型呼之欲出。

  这只是戴村镇立足“环境美”,美丽容颜持续扮靓的一个体现。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彻底告别了戴村山区交通落后的局面,打通了内部的毛细血管。通过首创“最多挖一次”,把集镇的线路、管道、天然气等多管合一,彻底消灭电线‘蜘蛛网’。第二批3个美丽乡村工程建设全面完工,佛山村和东风村顺利通过区级美丽乡村验收;45公里彩色林带全面建成,同时骑行驿站、景区公厕等附属设施也相继配备。通过一个个美丽整治,一项项美颜提升,戴村城镇、乡村面貌正在美丽蝶变,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画卷逐步走向现实。

  生活美 点亮生活

  林道建设是萧山南片山区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戴村自然禀赋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从佛山村上,到骆家舍,再从青山村下,戴村贯通的45公里“发展大道”涵盖了整个云石旅游景区,将“沉睡的资源”转变成为“发展的资本”。通过转换山林生态空间资源,成为产业经济收入,戴村林道打造了天石岗农业基地、铜盘顶农业、吉芸瓜果、云门寺生态茶场等一批精品高山茶园、果园、蔬菜园,助推了农业经济发展,让青山真正成为金山。村民老吴感慨道:“以前山上的毛竹都要人工背下来,现在都可以直接上去运输,方便多了,真是一条便民之路。”

  今年,戴村继续扎实推进美丽林道建设,34公里主干林道顺利推进中。为引入萧山云石滑翔伞基地项目,戴村镇加快工期,400米长的林道为滑翔伞打开了一扇飞翔的“大门”,唤醒了山地旅游开发,戴村已成为节假日杭州周边热门旅游“打卡点”。

  “加快基础配套有机更新,这是今年戴村镇的‘主攻点’。”戴村镇相关负责人深感,蝶变中的戴村,缺的不是发展机遇,而是群众生活日益增长的基础配套。一系列行动迎来“大跨步”——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时代大道南延工程开工建设,安置房完成总体建设进度20%;路网配套不断完善,银泰区块恒达路、校前大道北段完成强弱电下线;美丽道路加速建设,完成老03省道拓宽方案,投资2800万元,启动17条总计15.1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显然,戴村民生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人文美 凝聚力量

  “滴,滴,滴……”,今年6月线下课程开启后,戴村镇文化管家小朱手机里10多个微信群就开启了“热聊”模式,线上是2000余名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线下则是排舞、合唱、腰鼓、摄影等六大类、十余门文艺培训课程精彩上演。小朱深有感触地说:“村民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涨,基层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作为全区乃至全省“文化管家”试点镇,戴村镇基层文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实,近年来文化氛围浓厚,群众文化获得感持续增强。除了“文化管家”把文化礼堂带“火”了,一大批纪念馆建设也盘活了戴村人文资源。

  今年年初,戴村镇沈村的沈佩兰故居纪念馆开馆,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萧山的巾帼英雄,沈佩兰的事迹值得被世人熟知与传颂。在占地400多平方米的沈佩兰故居纪念馆内,通过多个主题,再现了她英勇壮阔的一生,引发了众人追忆。以沈佩兰故居纪念馆为序幕,郑振庭烈士墓、后郑农会、郭汉城故居等一大批名人纪念馆启动修缮,戴村的名人文化氛围不断提升。

  追古思今,更应珍惜当下,“乡贤+”文章成为又一落子。今年,戴村巧打“乡贤牌”,发起乡贤助力“五大行动”,推出线上乡贤大讲堂,开展乡贤助力“双招双引”等,弘扬展现乡贤担当。让乡音、乡情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传播开来,将凝聚成戴村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治理美 迸发活力

  今年8月,戴村“工分宝”上线,意味着映山红乡村数字治理正式迎来2.0时代。“工分宝”源于农村老底子“挣工分”,也融入了乡村治理新内涵,通过参与镇村发布的各项活动,赚取工分、提高信用值,进一步形成良好乡村治理格局。

  戴村“工分宝”以数治平台为齿轮,将村民自治和政府导治连接起来,通过政府导治“小齿轮”带动村民自治“大齿轮”有效转动,从而构建起乡村治理三治格局。“虽然起步费力,但模式先进,一旦村民形成自治习惯,未来将形成高效转动的‘飞轮效应’,推动乡村治理迈向更高层级。”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会长章锋这样认为。

  映山红乡村数字治理平台于2019年7月在大石盖村开展试点,一年多来,硕果累累:村里的土地整齐了,村庄的环境整洁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擘画出一张乡村治理崭新蓝图。“工分宝”是映山红计划在乡村治理中的一次重大升级,并和今年6月发布的《映季》电商小程序共同构成了“治理+发展”的工具支撑。与此同时,这也是映山红计划首次走出大石盖村,在佛山村同步推广“工分宝”,进行试点扩面。

  紧盯乡村治理难题,融入“区块链”思维,戴村走上了数字社会治理新道路,形成了“治理+发展”闭环,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比如,为推进垃圾分类,前不久,佛山村成立了“会分阿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与其他村不同的是,该志愿服务队成立后,我们将提升工作机制,把垃圾分类与数字治理平台‘工分宝’结合起来,村民通过‘工分宝’报名参加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工分奖励,挣得的工分又可以去村里小店兑换生活用品。”佛山村党总支书记钟望达表示,正是这样的点滴小尝试,让戴村社会治理充满生机和活力。

  产业美 打响品牌

  “郊野运动小镇”无疑是近年来戴村发展中绕不开的“关键词”。2018年3月,戴村入选全省首批七个运动休闲小镇创建之一,从此,山水逐步被唤醒,戴村走上了“体育强镇”的发展之路。

  船坞山、云石山、响天岭水库、石牛山省级森林公园、仙女湖、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优质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成为戴村宝贵财富。“我们建设美丽城镇,就是要依托这些资源,更好地承接城市人口、产业、功能,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服务器、总引擎。”该负责人说。

  山地马拉松、山地越野赛、航海模型公开赛、山地自行车赛、三清茶文化节、登高节、帐篷节、水上嘉年华……近两年来,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盛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齐聚生态戴村,打响了“郊野小镇,韵动戴村”的区域品牌。

  而随着滑翔伞基地、云山峡谷漂流、高空秋千等项目的引入,戴村为推动经济产业业态创新突破,找到了新的支点。以云山峡谷漂流为例,该项目选址佛山村为,一期投入20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长1500米、宽1.3米的环山玻璃滑道,以及长1000米、宽6米的溪道等。旨在打造杭州湾大湾区内落差最大、体验度最好、距离中心城市最近的漂流基地,预计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将带动周边农家乐和民宿等配套设施的发展。

  这些高质量的运动休闲项目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戴村郊野运动小镇的知名度,更加快了该镇产、城、人、文、景融合发展的步伐。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戴村一个以美丽指数换取戴村人民的幸福指数的新城镇即将迎风翱翔。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