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城厢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内容

浙报专版报道!看城厢如何以亚运唤醒老城的青春与新生

时间:2023-09-04 18:06:05   来源:浙江日报   

近日,《浙江日报》专版刊发《城厢:唤醒老城的青春与新生》,聚焦城厢以杭州亚运为原点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重返青春,开启新生。

城厢:唤醒老城的青春与新生

随着城市发展,老城、新城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新旧的更迭中,带来的往往是新城崛起和老城落寞,但总有一些例外。

城厢街道,是一座典型的老城。作为杭州市萧山区的城市发祥地和城市化的开拓者,这里的大樟树、永兴桥、城河等,承载了许多老一辈萧山人的记忆,是他们心中永远的“萧山根脉”。

这也是一座不甘沉寂的老城。迎亚运“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在浙江省域范围内铺开后,拥有萧山体育中心等4个涉亚运点位、19条涉亚运通勤道路的城厢,借势通过全民健身、平安护航、环境提升、文化浸润、志愿服务等“厢心聚力·决战亚运”大考大赛五大行动,加速涅槃重生。

有人说,留住城市记忆、彰显时代精神、照见未来前路,这是老城新生于城市发展最实际的意义。一场亚运盛会,正在推动这种美好实践在城厢落地呈现。

存量时代的质变机遇

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老城区。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先行发力,它们有着能轻松兑现的幸福感。

在萧山,城厢正是这样一座老城。这里既有萧山体育中心、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等文体设施、医疗机构,也有萧山中学、高桥初中、湘师实验小学、城厢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从家里出发步行不用15分钟,衣食住行医养乐涉及的方方面面应有尽有,让居民足不出“圈”就能享受烟火气里的幸福生活。

江寺公园的早晨

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先行的另一面,也意味着基础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管理难度增大等诸多老城区“病灶”加快显现。城厢老旧小区多达210个,占小区总数的88.61%;老旧商圈13个,普遍出现停车困难、立面老化、线路凌乱、地面破损等问题。

同时,在新城新区的挤压下,老城的既有优势被不断稀释,空间不足和功能衰退的短板持续放大,导致产业持续外迁、项目支撑不足、人口增速放缓。从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10年间,萧山人口大幅增加,成为浙江突破200万人口的大区。然而,城厢人口增加了不到6000人,同比增速仅为4.02%,低于周边镇街平均水平。

建筑外立面上的对比更加直观。以城厢为起点,沿着市心南路、市心北路一路向北,会发现城市界面越来越现代化。正如城厢街道相关负责人所说,这些具有很强年代感的城市面貌,是萧山不同城市化时期的代表,反映着萧山城市重心北移、深度融杭的大趋势。

根据荷兰学者克拉森等人提出的“城市空间周期论”,城市发展进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阶段。当前的城厢,正处于典型的逆城市化阶段。但从逆城市化到再城市化,需要的不仅是地方政府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和科学的实施路径,还要有质变机遇。

对城厢来说,亚运,可谓是所有质变机遇中的最大机遇。

纵观历史,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推动老城发展的案例不胜枚举。伦敦借助举办第30届奥运会的机会,将奥林匹克公园融入东伦敦利亚山谷地区和泰晤士河的绿地系统当中,实现了对土地污染严重、道路狭窄、房屋林立的东伦敦地区的改造。

放眼全球,不少城市因一场体育盛事成功打响知名度。卡塔尔多哈由于举办第15届亚运会,广为人知;俄罗斯索契因举办2014年冬奥会,一举迈入了世界旅游城市行列。

近年来,从省到市再到区,保障亚运的方案逐级细化,“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不断压实。萧山更是提出,要让“亚运标准”成为工作标配,让“亚运范式”成为工作常态,为萧山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打好基础,真正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眼下,作为赛事举办地之一的城厢,正在借助亚运东风,重返青春,开启新生。

市心路

不断释放的亚运红利

萧山体育中心,是杭州亚运会足球和举重项目的比赛场地。与之仅有一河之隔的南江公寓和南门江住宅区,成为城厢迎接八方来客的重要“门面”。

现在,面貌如何?

走进小区,居民楼房外,立体足球装饰生动形象;单元楼道里,就连单调的电表箱也被绘上了活力四射的篮筐。再加上错落有致的绿化带、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已经有近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

这一切,得益于亚运。南门江社区党委书记来肖堰说,为了提前做好“迎宾”的准备,社区加快老旧小区更新。同时,社区充分利用围墙多的特点,由居民提出设想,将原本老旧起皮的墙面重新粉刷,通过创意手绘画等形式,让每一面墙壁、每一根电线都会“说话”。

华丽变身的,不仅仅是亚运场馆周边的老旧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崇化三区,受限于时代原因,内部道路窄小,路线规划粗糙,出行不便曾是一大痛点。2022年,崇化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入选城厢的亚运攻坚十大项目后,小区内主道路宽度由4米拓宽到了6米左右,楼幢建筑之间的道路宽度从不超过2.5米达到4.5米,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畅意美好。

改造后的崇化三区

在推动硬件设施提档的同时,也注重公共服务提质。还是以崇化三区为例,爱心健康长廊里各式的健身器材,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儿童乐园里铺上彩色地胶,装上游乐设施,能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迎着亚运东风,城厢最新推出了凤凰涅槃的样板计划——以“旧改+未来”结合为主方向,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聚焦小区未来化。

前身是杭州齿轮箱厂家属区的潇湘社区,以及集聚萧山第一批多层住宅小区的百尺溇社区,成为城厢两个具有推广性、复制性的普惠型旧改类城镇未来社区。它们的改造,不仅要拾起独特的记忆碎片、再现辉煌历史,还要以共享和实用为导向满足居民的需求。

按照完整的规划,未来3年,城厢36个社区将有机整合为24个现代化街区,至2025年,建成示范引领型现代街区6个、精品特色型现代街区6个、提质强基型现代街区12个,高质量打造一批在萧山乃至杭州具有先行性和示范性的现代社区标志性成果。

把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的任务要求全面落实到社区建设中的做法,最终也迎来更高维度的认可。前不久,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浙江共有10个社区上榜,城厢的湘湖社区正是其一。

眼下,亚运的脚步日近。一批明显可见变化的标志性成果,已然在城厢显现,让城市更美更宜居。

湘湖未来社区

迎接盛会的最佳状态

亚运唤醒老城的青春与新生,不单指的是物理层面,还有精神层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曾指出,城市的活力终究是依靠人,对人的精细化态度、精细化服务是提升城市活力的关键。迎亚运期间,城厢不少力量愈发活跃。

最近,不少城厢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则特殊的“招聘启事”刷屏。只见职责一栏清晰写着——“要当好楼道信息员、宣传员、领航员、服务员、调解员、应急员等各类身份,随时掌握楼道信息,及时传达各类政策,主动收集社情民意,带头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提供意见建议。”

看到这些内容,再加上以往亲身经历,不少人感慨道,“北有朝阳群众,南有武林大妈,在城厢也有个‘神秘组织’,叫城厢楼长。”

城厢楼长,是一支几乎与城厢城市化进程同频共振的队伍。

20多年前,正值萧山城市化黄金时期,城厢楼长萌芽初显。俊良社区党委书记章旖莉回忆说,彼时,在小区治理主要靠社区来托底的情况下,有不少党员和热心居民愿意帮助社区承担联系居民的工作,于是社区便按照区块划分设立了“小组长”。再后来,“小组长”越来越多,逐渐和楼幢相关联,名字也演变成了“楼幢组长”。到如今,他们有了共同的名字——城厢楼长。

如果统计城厢楼长的平均年龄,会发现大致呈现一个倒立的V字型。城市逐渐变老时,楼长队伍的老龄化程度在加重;城市开始复苏时,楼长队伍则陆续增添了许多年轻血液。过去,楼长普遍由退休人员担任。如今,最新数据显示,30岁—50岁区间的楼长已占整个队伍的15.8%,更有0.7%的楼长年龄在30岁以下。

护航亚运的大背景下,城厢于今年正式发布“护城和”社会治理品牌,城厢楼长也随之升级。城厢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通过细化选聘流程、明确身份职责、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确保城厢楼长队伍的最佳状态。

城厢楼长助力实有人口和居住出租房屋大排查

与此同时,老城还有更多的人为亚运发力,要以最美环境、最浓氛围、最好状态迎接亚运盛会。

江寺公园北门的红色先锋志愿服务岗,曾是萧山首个城市固定微笑亭,如今,它有了新的使命,并迎来了它的“同伴”——14个亚运文明驿站、“亚运青年V站”全面上线,创新打造“8+X”矩阵,与时俱进地提供免费咨询、共享充电、应急药箱等8项基础服务,以及共享头盔、共享轮椅、公共挂包等X项特色服务,实现亚运城市志愿文明精细化服务。

放眼城厢全域,党员、巾帼、青年、新乡贤等力量蓬勃生长。城厢街道成立新乡贤同心驿站,开展“汇聚新乡贤力量 扮靓家园迎亚运”“巧手创意制面塑 新乡贤用‘手艺’添彩亚运”等系列活动。同时,又依托3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举行“大咖来社区”文明居住主题日、全民学英语等迎亚运活动,助力城市文明提升。

杭州亚运会的大幕即将拉开,在这个面向世界的荣耀时刻,越来越多的城厢人,正在调整自己的最佳状态,努力拥抱亚运的灿烂星辰,用实际行动书写“我与亚运”的精彩故事。

城市文明提升主题活动

本站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