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城厢网 > 人文城厢 > 新闻 > 正文内容

听老萧山讲述城河古桥的故事

时间:2018-06-19 15:42:17   来源:   

  萧山横跨城河的古石桥众多,这是浓缩的萧山桥文化,传承着萧山八千年文明史。每每路过萧山城河古石桥,便会有一种厚重的岁月沧桑感扑面而来。遗憾的是,无论久居萧山的人们、思乡心切的游子还是行色匆匆的过客,鲜有人用心留意它们。

  有人说,萧山城河上的古石桥是萧山城市历史这根项链上不朽的明珠。它们相互辉映、相互牵绊,融为一篇优美的诗词。若拆去其中一桥,就仿佛删去诗的一部分,读起来颇为遗憾。

  从今天起,我们就给您讲讲这些城河古桥的古老故事。

  萧山自公元2年建县,始称余暨,后改名永兴,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萧山。据中国桥文化网《古桥考证》一文记载:1914年《萧山县志》中记有古桥540座,其中多数为石桥,到了1990年,萧山境内存有古桥16座。

  浙东运河从钱塘江南岸的古镇西兴出发,自西而东流经萧山老城区向绍兴延伸。流经萧山老城区的运河时宽时窄,总体说来相对较窄,因此萧山城河上的古石桥,都是单孔的石拱桥,千百年来饱经风霜,任由芸芸众生千踏万跨而不卑不亢。如今,城河的北面是文化路,城河的南面西端是城河街、中段是人民路,自新回澜桥以东多为简陋的小路。

  早先,城河的北面也称为下街,南面为上街,如凤堰桥上街、东旸桥下街等。文化路的南面没有房子,北面则是临路的建筑。城河的南面先前有一条老街,街的两边都是古老的民居和商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老街两面古老的民居和商铺拆除以后,已经建设成为绿地和公园,是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只有城河上的古石桥,基本上保留着旧时的模样。

  文化路西端以环西桥为起点。这里的国际酒店是萧山近期建成较早的标志性建筑。在国际酒店东南角的城河上,有一座古石桥名叫永兴,是现在城河上最西边的古石桥,拱低坡缓,南北两端现存的台阶各10余级。

   永兴桥

  永兴桥桥名据南宋《嘉泰会稽志》称“西桥”。明嘉靖《萧山县志》称“永兴桥”。清代《萧山县志》载:“在河西北,一名新桥,俗呼西桥。”桥全长10.5米,宽3米。1998年4月公布为萧山市文物点。2005年4月,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所花费20多天时间对永兴桥进行了再修缮,挖出盘踞在桥间的树根,确保了桥的稳固。紧邻永兴桥的东边,是新桥凌家桥,大多数人称永兴桥所在的这个地段为凌家桥。相对于永兴桥而言,凌家桥较为宽阔和平直。

  【延伸故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紧邻永兴桥西南的桥脚,有一个剃头铺子,设施虽然极其简陋,铺子里的生意倒还挺不错。剃头铺子的西面是小吃店,店里有用白炭烘焙的刚出炉的甜烧饼,表层铺满了白芝麻,腹内裹着甜而不腻的白糖浆水,烧饼入口,那种清香,那种酥脆,那种清甜,真有烧饼恒久远,一口永留传的味道。

  在永兴桥的北面是当时萧山最大的粮库,顺路穿过这个粮库,就是现在的萧绍路,萧绍路的北面还有个很大的粮库。其实,萧绍路南北的两个粮库是一家,这些粮食仓库都是在解放初期建成的。在永兴桥的西北,还有个被称作“宝莲庵”地方,都是些木结构的老房子,可惜也已经被拆除。

  市心桥

  过了凌家桥,向东经过原萧山工人文化宫电影院,便是市心桥。市心桥,始建于南宋,称都亭桥,旁有跓跸亭。明嘉靖《萧山县志》称“市心桥”。桥长8.2米,桥面长4.7米,跨径4.6米。东侧桥题石记曰“古真济桥”“道光十九年九月重建”。1998年4月,公布为萧山市文物点。

  市心桥段跨城河的桥共有三座,两边是新桥,中间是古真济桥,古真济桥两端现各存台阶五、六级。古真济桥西边的新桥连接市心南路通行汽车,东边的新桥仅供人行。在古真济桥西侧新桥的人行道上,有两位清代老者在下棋,一顽童在边上观看的惟妙惟肖的塑像,倒真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延伸故事】

  记得那时与小伙伴一起,从乡下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县城来玩,便是在市心桥这个地段慢慢地转悠,到最后忍不住摸出裤袋里深藏着的1角纸币,坐在北街弄的小吃店里吃上一碗馄饨,便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后来到县城工作,下班迟了,就会到市心桥附近原来的城厢饭店或湘湖饭店去吃上一碗菜面“加一”充作晚饭,偶尔单位发个加班费或值班补贴什么的,也会来碗片儿川“加一”改善一下生活。所谓“加一”就是在原二市两半粮票面条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市两粮票的面条(新制1市斤等于10市两),当然相应也得增加一些钱。再后来结婚成家,这种享受便少了。虽然现在城厢饭店和湘湖饭店早已拆除,但是对城厢饭店和湘湖饭店的这份感情还是永远地留在了记忆之中。

  仓桥

  过了市心桥继续往东走,在原萧山中学南大门现在的市心广场南出口处,建有新桥萧然桥(1996年11月建成)。再往东走,就到了仓桥。明嘉靖《萧山县志》载:仓桥“在便民仓前”,故名。仓桥长15米,跨径5.40米,宽3.6米。1998年4月,被列入萧山市文物点。


  仓桥东侧桥额上镌刻“城中第四桥”,西侧桥额镌刻“丰济桥”和“古仓桥”。桥南东侧有题记一处,碑上刻有“道光丙申桂月重修”字样(道光丙申年为1836年),下为捐助修桥人名录;桥北东侧另有题记一处,是一九九八年初夏的修理碑。仓桥与先前提到的永兴桥、市心桥(古真济桥)等,在桥的建制上基本上相同,但桥拱要高一些,南北两端各有现存的台阶十五、六级。

  如今,仓桥东南角的梦笔公园里,大树参天。在公园的西北角,建有亭子,它也是市民戏曲沙龙的演出场地。仓桥西南角的公园较为平整,场地宽敞,是市民休闲和跳舞的场所。

  【延伸故事】

  仓桥的北面,也有一个解放后建成的粮库。盛夏季节,粮库门前的路上直立着一排高大的“元宝树”,顶着烈日为过往的路人撑起一片清凉(植物学的知识储备有限,给不出树的名字,只知道树结出的果实像串穿在一起的元宝,临时借个“元宝树”的称号),雄蝉附着在高大的“元宝树”上一刻不停地高唱,雌蝉则在一旁静听着。过往的行人抵挡不住这般高温,免不了坐在桥边歇上一息。仓桥附近现在还能看到这样的几株“元宝树”。尤其是仓桥南边那株最为高大的“元宝树”,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总是那样深情地无悔地默默地守望着这座古老的石桥。到了冬天下雪桥上结冰的时候,既无人动员,也不会有报酬,却总会有人到桥上铲雪,进而在桥上撒些砻糠(稻谷辗磨后脱下的外壳),以防路人滑倒。

  梦笔桥

  现今,时间停留在寒冷12月份中旬,这恰巧又是银杏树绽放的时节,笔者几次来到梦笔桥附近都被两旁跳跃的橙黄色所吸引,虽然不比北京地坛的“银杏落叶毯”唯美壮观,也不比临安天目山的银杏群落气势磅礴,却将身边的梦笔桥衬托得更有朝气。

  据史书记载,梦笔桥始建于南朝齐建元(公元479年—482年之间),历代屡经修葺,现为清代建筑,是萧山区最古老的桥梁之一。桥借“江淹梦笔”之意,故名梦笔桥。如今,桥北镌刻的“梦笔桥”碑还算清晰,只见上面写道:梦笔桥全长14.5米,跨径5.1米,宽2.5米,矢高3.5米。1993年4月,梦笔桥被列为萧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远看梦笔桥并不扎眼,两端各有现存的台阶6级。梦笔公园在桥的西南,到了傍晚这里市民们茶余饭后散步之处。1984年,梦笔桥南端立着一石碑,镌有“古梦笔桥”及北宋文人华镇咏桥诗:“绿波照日情无奈,碧草连天恨未消。欲【】梦中传彩笔,柳丝低拂曲栏桥”。对诗中的“欲【】梦中传彩笔”,有的资料写的是“欲向梦中传彩笔”,而有的资料上写的是“欲问梦中传彩笔”,鉴于说法莫衷一是、真假难辨,故只能以“【】”代替。

  古来人们把文人产生灵感后,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很快写出妙辞美文来,称之为梦笔生花;历代有不少历史名人都认同萧山的梦笔桥是“梦笔生花”这个典故的原产地。永兴(萧山)觉苑寺,始建于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为江淹子昭玄舍宅为寺。唐诗人罗邺《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有这么一句:“正哭阮途归未得,更闻江笔赴嘉招。”其中,“江笔”即指入越必经之永兴县江寺与梦笔桥。到了宋代,书法家张即之以此寺为江氏舍宅扩建,题“江寺”匾额,遂称江寺。宋王十朋在《会稽风俗赋并序》注中称“萧山梦笔驿以江淹得名”。传闻江淹少时梦中得五色笔,故文采俊发。江之子舍宅为寺,盖为纪念其父江淹曾暂旅永兴时留下此一美谈。“梦笔生花”的故事还有多个版本,传主有江淹、李白、李商隐、和凝、纪少瑜等,他们都有梦笔生花的故事,有的是宣称自己在梦中获得神赐彩笔,有的则是别人据说某人梦得了彩笔。

  在梦笔桥的东面,有一因寺而得名的新桥江寺桥(建成于2002年12月18日)。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梦笔桥之兴,与寺偕始。梦笔桥的北面,是始建于公元480年、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寺。江寺几经废建。1949年后,曾将江寺前、中殿相继改建为“萧山县人民大会堂”。1994年,江寺列为萧山文物保护单位。后修复面积达39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建成“萧山江寺民俗文化园”。

  延伸故事

  之所以称城河北面的路为文化路,这或许与此处的江寺、永兴桥和市心桥之间的萧山工人文化宫及原电影院、市心桥和仓桥之间的原萧山剧院及萧山中学等主要建筑设施的存在有直接关联的。记得大概是在1978年底,当尘封多年的《红楼梦》等电影开禁时,江寺(县人民大会堂)、萧山工人文化宫电影院、萧山剧院日夜不停轮番放映,观者人如潮涌,盛况空前。如果说城河上的几座古石桥是萧山城市历史这项链的几颗不朽明珠,梦笔桥就是这几颗不朽明珠中闪耀着奇光异彩的宝珠。

  凤堰桥

  过了梦笔桥,便是竹林桥。竹林桥虽是新桥,但桥名多半与古竹林寺有关。据有关资料记载:萧山竹林寺建于南宋齐年间(公元479—502年),寺谱记载到清末第106世谨修为止。公元1906年,第107世绪辉还俗,后因火灾、兵燹(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及人为因素,使千年古寺肢离破碎,目前形迹全无。

  凤堰桥(古惠济桥)在竹林桥的东边竹林寺弄口。明嘉靖《萧山县志》称其为凤堰桥。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在古崇寺遗址建;明代时,在惠济寺前;清同治六年(1867年)竹林寺僧善缘重修,又称竹林寺桥,因惠济寺(竹林寺)而得名 。一位萧山网友介绍说,凤堰桥是他上劲松小学的必经之地,他整整走了六年。桥面宽3.3米、长2.6米。桥北侧金刚墙西侧有“大清同治六年八月吉日重建”字样。

  凤堰桥桥拱相对较高,南北各有台阶20余级,因现在北面文化路与桥脚的高差,桥的北面台阶较低处呈八字状,从人行道东西两边下桥。从北面文化路与桥脚的高差来看,原来的城河可能还要宽一些,河岸也许还要低一些。

  东旸桥

  在凤堰桥和东旸桥之间,是交行桥和城桥两座新桥,交行桥较宽而城桥较窄。东旸桥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六年(1577年),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明《万历萧山县志》:“嘉靖时筑城,乙卯,防倭寇奔突,桥道拆毁,令魏堂督民修之。”清《萧山县志》:“经费汤克敬独任”。该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24.5米,宽3.95米。

  东旸桥看来是城河上众多古石桥中比较有特点的一座桥,桥面北长南短,现存台阶为北13级、南9级。肩部有饰龙形的锁石各一,东西有桥栏,以饰仰覆莲的石柱为间隔,在石桥的台阶上,有纵向铺就的两条石道,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方便古代的独轮车过桥而设的。有了这两条石道,想象中后来出现的双轮车应该也可以拉着过桥的。若果真如此,则东旸桥畔在当时也可能是一个市井繁荣之地。

本站编辑:程嫚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