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精准服务 办结率98.5% “萧螺号”嘀嘀吹 吹到企业心坎里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当前,在全市深化“千名干部助千企”精准服务活动框架下,我区深入开展“进千企强三业”精准服务活动,将以往助力服务单个企业变为服务整条产业链,以“萧螺号”助企服务品牌为抓手,为“梧桐树”的枝繁叶茂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截至目前,我区累计搜集整理企业问题1036个,办结1021个,办结率98.5%。通过助企服务,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干部下沉一线解难题
“多亏了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的帮助,让我们科学解决了固废处置难题……”前不久,国泰萧星公司相关负责人发出了感叹。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密封件,年产废油等废物7—10吨。在助企干部的帮助下,企业设立危废小微收运单位,引入上市公司规范化运行,有效解决了发展中的环保难题。
这是我区助企干部下沉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区经信局统筹全区助企服务工作,把助企干部选派作为抓好助企服务工作的首要关键,坚持“企业需要什么干部,就选派什么干部;企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聚焦要素部门,做好企业诉求与职能部门精准匹配,点将选派干部担任助企服务员,使助企服务更具有针对性、精准性。
加快推进助企服务员、党建指导员、人才联络员“三员合一”,是其中的关键一招。我区遴选574名助企服务员,同步搭建区级“一对一”助企服务、镇街(场、平台)网格化助企服务平台,为1943家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做好专属服务。
比如,在结对服务杭州和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过程中,区司法局杨立威将助企服务与普法工作有机结合,帮助企业防范相关风险;作为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助企服务员,区发改局倪建萍主动为企业联系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培训,耐心细致的作风,赢得企业点赞;义桥镇助企服务员积极对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帮助杭州凯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通校企人才合作新渠道,助力破解研发类人才紧缺难题。
如今,围绕“全行业党建引领、多渠道政策宣贯、聚焦式破解难题、全链条助推发展、细颗粒护航安全生产”等五大方面内容,我区还不断完善问题破解工作机制,落实专班跟踪督办,对本单位、本级解决不了的企业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推动提级研判解决,从而推动问题处置质效双提升,做到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链式”服务助企“加速跑”
结合“提振精气神,奋勇争一流”活动,我区在助企服务一线强化“马上就办”理念,对于1943家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政策、人才、用工、用能、市场等各类需求,建立企业服务和诉求闭环解决机制,推出“企呼我为·萧然善治码”,实现企业诉求“掌上办”,尤其是在项目落地服务中,为企业量身打造模拟审批流程图,创新提供“管家式”盯办审批服务,为企业及时有效提供各节点指引,不断节约项目推进用时。
同时,我区深度聚焦产业链发展共性难题,在产业集群和细分赛道整体发力,实现突破。遴选组建“产业链助企服务团”,并召开座谈会,重点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收集需求、牵线搭桥、补链强链。聚焦杭州五大产业生态集群和萧山“2+3+X”产业细分赛道,举办装备制造、新材料、视觉智能等领域的17场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为区内500家以上企业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产销对接平台,并通过政策积极引导企业优先采购本地企业配套产品。
截至目前,我区已召开企业家座谈会6场、“助企服务提质增效”座谈会5场、政策宣贯会20场,开展金融、人才、上市等专场服务活动115场。针对企业问题组织跨部门联合走访企业32家,挖掘典型助企案例18个,为全区打赢经济翻身仗贡献了力量。
后续,围绕纤维新材料、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链助企服务,我区还将召开5场系列座谈会。紧扣“链”字做文章,继续围绕延链、强链、补链,加大走访企业频次和力度,拓展服务形式,精准发力、形成合力,打造具有萧山特色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