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财经网 >  萧山财经新闻 > 

浦阳建起我区首个“来料加工共富工坊”集群

[ 萧山财经新闻 ]    
2022
11-10
13:02

在浦阳镇谢家村的“浦供伊家·幸福工坊”内,近30名来自谢家村的妇女围坐在一起,正在进行鞋业来料加工作业,偶尔聊上几句家常,笑容时不时洋溢在她们脸上。

“有了这个点位,我们拿货比以往方便多了,还能在这里一起聚聚,空闲了就做,每天能赚70元到100元,一个月增收2000多元还是比较轻松的。”浦阳镇谢家村的朱阿姨为家门口的共富工坊连连点赞。在谢家村,不少像朱阿姨这样的妇女,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家庭的增收。

近日,浦阳成立了“浦阳伊家·共富工坊”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有13家企业、11个“共富工坊”点加入“浦阳伊家·共富工坊”综合服务中心。将“红盟聚力”细化为“妇联助力”,将“浦阳伊家”延伸为“浦供伊家”“萧旺伊家”,建成了我区首个党建引领下的“来料加工共富工坊”集群。

“小工坊”点燃乡村共富“大引擎”

为进一步发挥国企助推强村富民效应,浦阳成立由浦阳镇党委、妇联出方案、找资源,区供销联社投资运营的“浦供伊家·幸福工坊”项目。

第一家的选址就定在了谢家村,谢家村做了23年鞋业经纪人的老汪做起了工坊的“主持人”。“11月1日我们的工坊开始试运营,这个门面就是一个宣传口,最近每天都有十几个妇女来问有没有活可以做,我都一个个登记好信息,拉进了群。”老汪笑着说,“现在,全村的妇女想做鞋业来料加工就更方便了。以前有了货,我会微信通知大家去厂里拿货,残疾的或者不会骑车的就会不方便,现在有专车送货到工坊,做完了还有专车来取,方便太多了。以往有些活儿我需要分发到较远的地方,有了这个点,队伍越来越壮大,村里的妇女基本就能完成鞋厂的来料加工业务。”

绣花、缝面、串珠、编线、打蝴蝶结,这些手工活虽简单,但单靠鞋厂的员工,很难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而交给村里的富余劳力,实现企业发展与村民增收的“双赢”局面。一个小小的工坊,有效畅通村企双向共赢之路,为强村共富注入了动能。

共富绘就幸福生活

今年79岁的谢奶奶正在工坊做着活儿,谢奶奶年轻时曾在鞋厂烧饭赚钱,年纪大了她就做起了鞋业来料加工。“我年纪大了动作慢点,这样每天有事做,有寄托,还能多赚二三十元,挺好的。”谢奶奶说。

“浦供伊家·幸福工坊”不仅仅是一个共富点,更是一个幸福点。“现在我们这里已经配备了饮水机、空调,未来还会装上电视机,大家可以来这里听越剧。做完手工活儿,还可以在村里的广场上一起跳广场舞。”老汪说道,脸上的笑意更足了。工坊的基础设施都较为完善,还设置了‘伊联荟’的空间,让妇女们在休憩的同时学习知识,实现钱袋、脑袋的双共富。

浦阳镇妇联主席郑国女介绍:“浦阳的‘来料加工共富工坊’主要有四种类型。‘浦阳伊家·共富工坊’综合服务中心是其中的一个类型,主要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的服务,同时有统筹协调各个企业、坊点及浦阳鞋业、来料加工业宣传推广的作用;鞋厂的手工车间也是一种类型;像老汪这样的坊点,拥有大批的妇女资源,也是一种类型;每一个将手工活带回家的妇女,她们的家庭又是一个个小型工坊。”

政府作为牵头人和领头羊,积极探索共富道路。目前,浦阳已带动1000余人加入共富工坊,实现每户家庭年均增收约20000元。随着每一个共富工坊的培育与落地,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共富的愿景。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韩柳青 通讯员 朱宁  

编辑:范雨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