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财经网 >  萧山财经新闻 > 

电商经济“赚”出沙地新景 益农民围村:短短数年电商经济收入破亿元 人均年收入翻倍

[ 萧山财经新闻 ]    
2022
05-27
13:20

清晨,萧然大地的第一缕曙光,柔和地洒在益农镇民围村。宁静的小乡村,逐渐喧闹起来。

这是一片充满朝气的沙地。智慧的民围人,用一根根网线,连接全国乃至世界。短短数年间,全村电商经济收入突破亿元,人均年收入翻倍……探索数智促共富之路,让村民们的美好家园,有了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新农人”归巢念出“就业经”

傍晚的民围,热闹程度丝毫不逊于城区。村道两侧,车辆络绎不绝,各类仓库的货物运进运出,伴随着胶带打包的“吱吱”声,快递小哥在分拣处来回穿梭。

这是林建江很喜欢的氛围。“空气中弥漫着忙碌的味道,让人很有干劲。”

现年40岁的林建江,是土生土长的沙地人。当年,他考上江西的大学,满怀着对大城市的憧憬,离开了家乡。本打算一直在外打拼,但这些年益农的变化,吸引了他义无反顾回乡创业。

“智能家居是我们益农的传统产业,周边村社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方式。”林建江说,这些年家乡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已不亚于大城市。尤其这些年,村里大力发展电商业,正好自己对电商运营这一块也比较熟悉,就想着把老产业和新路径结合起来。

于是,说回就回,说干就干,林建江成了民围的“新农人”。他组建了浙江三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智能家居销售。

经过几年费心经营,目前,林建江的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已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员工也有30多人。这些员工,清一色的年轻面孔。他们之中,有不少是本村的年轻人,26岁的於黎锋就是其中一员。

和林建江一样,於黎锋也曾一心想去外面闯一闯,但兜兜转转之后,还是决定回乡扎根。“离家近、收入高、干的活‘洋气’,是当初我选择回村的主要因素。”於黎锋说,村里电商产业兴起,提供了许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村里的许多年轻伙伴们都回村工作了。

的确,这些年,朝着数智化迈进的民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归巢”。他们之中,有的和林建江一样,在镇村政策支持下,自主创业;有的和於黎锋一样,在村里的电商企业打拼。而“年轻血液”的回流,也给民围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民围村党支部书记赵栋梁说,村内的旮旯宝旗舰店、白色恋人卫浴旗舰店都是天猫平台各行业零售前50网店,“到目前为止,村内已有54家互联网网点,每年产值已突破30余亿元人民币,带动本村以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就业600余人。”

“老农人”直播卖起土特产

沙地民围,土壤肥沃,土特产也多。当村里年轻一代“新农人”们忙着销售“时髦”产品时,“老农人”们也没闲着,借助手机这个“新农具”,卖起了土特产,吃上了“数字饭”。

鲜美的笋干菜,是民围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美味。五月,晴天多,是晒制笋干菜的最好时节。民围村的空气中,处处飘散着笋干菜的香味。对于不少老一辈村民来说,现在晒制笋干菜,和以往很不一样了。因为多了一道新的工序——直播。

50多岁的村民老李,就是直播卖货的用户。他的手机里,装着抖音、快手等直播软件。从开春起,他的社交号就活跃更新,以笋干菜为“主角”,各类洗笋、切丝、晾晒、吃播上线等短视频不断刷着存在感。

“我们沙地土特产多,尤其像这种农家自制的笋干菜品质很好的,就是缺少销售渠道,过去这些做好了都是自己留着吃或者是去农贸市场摆摊,价格往往上不去。”老李说,前年儿子给他申请了一个直播号用来卖笋干,本想随意试试水,没想到效果特别好。“现在笋还在处理阶段,笋干菜的链接已经上网了,一个月能接到几十单预定订单,一年下来也可以新增五六万元的收入。”

老李并非个例。在民围,曾经以务工、种地为主的“老农人”们,现今纷纷放下锄头,加入到“电商大军”中。春季卖笋干菜,冬季卖萝卜干,不管是时令新鲜货还是土制干果类,都被“老农人”们搬上了网店。

“像这样以家庭为单位的电商‘小作坊’数量逐年增加,卖的商品还是以我们沙地特色的农产品为主。村民们自种自销,一般每户人家一年下来至少能增加几千元的收入,有些商品畅销,一年增加几万元也不在话下。”赵栋梁告诉记者。

新平台建起打通“全链条”

红红火火的民围电商经济,看得见的,是村民们实实在在的收益,看不见的,是背后镇村两级多年来一次次的探索,一项项的服务。

民围“触电”,要从2001年说起。在这之前,纺织业作为民围村的传统产业,发展历史已过30年。多年来,村民只能靠肩挑背扛或者用摩托车,一点一点地拉到镇上集市去卖,效率低下,销路也不好。

2001年,随着村内从事纺织业的年轻人带来新想法,老牌产业拥有了“触电”的机会。走访中,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我记得电商最早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在工厂打工的大学生们研究开了网店,点点鼠标就能做成生意,当时真是件稀奇事。”

但这并不是民围村电商腾飞的关键。随着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入,民围村从“小打小闹”到“攥指成拳”,从村到群众抱团攻坚。

直面难题,民围决定以电商为特色产业,为村民创收拓宽新路。为此,民围通过实地考察和企业调研,将农村电商发展与本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注重突出农村电商在推动农产品供给侧数字化方面发挥作用,自上而下贯通特色产业生产、加工、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硬件上,民围村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积极探索专业化园区发展路径,建成了强通科创园为代表的特色园区,通过供应链整合、开拓电子商务新模式,帮助农村电商拓宽销售渠道。

软件上,民围村多措并举,在给电商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优惠的同时,尤其注重人的培养,通过举办电商创业培训班、线上业务宣讲课等,让更多村民了解加入到电商大军中来,进一步释放就业创业“红利”,帮助新老电商人大胆迈开步子,向着新方向、新目标探索前行。

经过一系列“重拳出击”,近些年,民围的电商产业得以快速发展,2020年入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目前更是国内纺织品制造加工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前路已经铺就,蓝图也在擘画中。赵栋梁说,产业基础打扎实,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厚实,让村民们的口袋鼓起来了,“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共同富裕的成果,这就是我们的美好愿景。”

【采访手记】

从“归来燕”到“领头羊”,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东风,由“新农人”带头,吹遍益农大地。

在这里,农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更是可以安居乐业的家园。民围正聚焦“数智化”,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数智化转型,致力于为村民、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服务,以此将人才用好、留住。

有理由相信,积极发挥返乡青年的主体作用,深挖农村经济“泉眼”,定能看到乡村振兴的新“活水”。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文/记者 魏乐钇 摄/首席记者 唐柯 制图/俞钦洋  

编辑:范雨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