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理财网 >  萧山财经新闻 > 

聚力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 湘湖何以是“主要承载地”?

[ 萧山财经新闻 ]    
2022
02-14
09:12

二月之时,立春之后,湘湖的春天正到来。

这个“春天”,不止繁花似锦的季节,还有前程似锦的开启。

面对大战略、大事件、大项目相继叠加,作为萧山四大主平台之一的湘湖,站上了历史风口、迎来了高光时刻。

“黄金时代不仅在我们前面,更在我们面前。”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闻堰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文波表示,湘湖将始终聚焦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持续走在前、干在前,以兵团化作战作为实施路径,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为萧山“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创造更强劲的湘湖力量。

主要承载地,短短五个字,既描绘了一张雄伟蓝图,更彰显了一种万丈豪情。这背后,是湘湖与闻堰正加速从积能蓄势转向全面起势,努力变最美好未来为最灿烂现实。

为什么是“主要承载地”?    湘湖手握“三张牌”

地理学上,人造湖产生气候改变的现象称作“湖泊效应”;社会学上,名湖禀赋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亦可称作“名湖效应”,如西湖之于杭州的作用。

当前的湘湖,正处于释放“名湖效应”关键时期,而破题的新路径则是产业集聚。在大众普遍认知中,一个湖更多偏重于会展、旅游、生态、休闲等功能,当湘湖提出聚力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且定位为“主要承载地”之时,不免让人疑惑:这是个能完成的任务吗?

在一次演讲中,新华三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吕洪认为,自然生态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非常大,“秀美的湘湖能触发软件工程师灵感源泉。”这个观点反映了很多人心声。

从东莞松山湖到苏州金鸡湖,细探国内以湖引产、以湖兴产的成功典型,无一例外,优美自然资源和良好区位优势如同一块高效磁场,源源不断吸引着高端产业、高端智力大汇聚。于湘湖而言,生态本底是最大特质,是打造创新经济最大“IP”,以及持续导入各类高端资源的最好流量“入口”。同时,未来学校、人才公寓、安置房等民生保障工程建设,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加速推进,也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营商环境。

除了环境这张底牌,湘湖还拥有一批响当当的创新“招牌”,即先期已落地的重大项目,以及已布局的重点载体,这些都构成了湘湖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的深厚“基石”。

紫光恒越、云尖信息颇具代表性。作为总投资达60亿元的两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紫光恒越着力打造“工业4.0”生产基地,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工厂”,目前该项目已经投产;而云尖信息设在湘湖的首个新型基础设施智造基地也已投用,目前闻堰总部园区建设正“快马加鞭”,预计于明年建成。

另一方面,7.23平方公里的湘湖未来产业社区正加快建设之中,1.48平方公里的先导板块已集聚11大产业项目,总投资接近100亿元,包括先临三维、易加三维等增材制造“隐形冠军”;三江汇·创谷前身为闻堰黄山五金工业园,积极打造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载体和创新发展的新标杆,成为引领湘湖发展的新引擎;作为首批“浙江院士之家”的院士岛,已吸引集聚院士专家16名,入驻院士专家团队200余人,落地孵化院士领衔项目11个,其中智微科技已完成融资1.1亿元,更多院士专家项目也正在加速转化。

不仅如此,“时”与“势”将湘湖推到了舞台中央,让社会各界再次审视湘湖产业价值:萧滨合作已提上日程,定位于“萧滨一体化”发展前沿阵地的湘湖,到了引人才、育产业的最好时候。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滨江区72平方公里面积已布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溢出效应、产业转移现象日趋普遍化。湘湖与滨江接壤线长达12公里,两地不仅实现地理上的“零距离”“无缝隙”,在人文、日常交流等方面也早“紧相连”“互渗透”。事实上,“萧滨一体化”已是湘湖发展产业的一张“王牌”。

底牌、招牌、王牌,在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的进程中,这三张牌显然是湘湖支撑所在、底气所在以及信心所在。

怎样打造“主要承载地”? 兵团作战尽锐出击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于湘湖,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有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才能将蓝图变为现实。

2月8日,湘湖召开虎年第一个会:国有企业改革大会,这成为“平台+国企”政企改革模式一次重要探索。

这次会议主题是湘旅集团。作为萧山特色鲜明的国有企业,湘旅集团是湘湖新城内唯一一个涉及项目建设、园区运营、资产经营、旅游会展的国有平台,其扮演的角色十分突出、承担的任务相当重要,称得上湘湖“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的基础性、关键性保障力量。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湘湖兵团化作战重要内容之一。以“扁平化、大部制”作为运作理念的兵团化作战,是湘湖加速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的实干之举、破题之道。

目前,湘湖正在落地落实“11345”兵团作战方案,这份“金字塔型”的方案也是湘湖和闻堰今后五年发展总纲。

具体而言,“11345”即一个战略、一个目标、三张兵团作战图、四条攻坚行军线、五个精锐作战营,其中,一个战略指的正是“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由此足见,湘湖兵团化作战的重点指向与核心任务。

根据计划,湘湖将聚焦“1+2+N”未来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载体集聚作用,持续导入优质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产业资源,全面植入“未来工厂+数字孪生”新理念,不断形成地下空间互通、产业空间互联、公共空间共享、商业空间共赢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从数据上看,到2026年底,湘湖要确保GDP总量超100亿元,实现倍增,占全区比重达到3.5%;其间五年,GDP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10亿元以上项目年均落地不少于2个。这些数据构成了湘湖兵团作战方案中的“一个目标”。

支撑战略与目标的是“345”,即擘画全域发展战略图、重点板块战术图、先导板块战斗图三张兵团作战图,推进招商引资主战线、科技创新助攻线、空间开发拓疆线、企业引育阵地线四条攻坚行军线,锻造一个保障营、四个双招双引营共五个精锐作战营。仔细研究后不难发现,湘湖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的底层逻辑与重点突破口。

这一“底层逻辑”正是把握“萧滨一体化”战略机遇,借势借力承接滨江区创新要素与产业资源;这一“重点突破口”是以未来产业社区作为作战兵团先导板块、双招双引主要载体,通过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领域“靶向招商”,全力引进总部型项目、科技型企业、战略性平台。根据目标,到2026年,湘湖要累计新招引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亿元以上项目8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10个,引入成长型企业150家。

随着疫情防控逐步进入常态化、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有序化,眼下的湘湖兵团正在全面出击、合力攻坚。

“主要承载地”将如何影响萧山?    湘湖将成为产业变革急先锋

湘湖很“古老”:八千年跨湖桥文化源远流长,900多年的建湖历史引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传世佳作。湘湖是萧山人“母亲湖”,是百万萧山人精神寄托,更是传承与弘扬萧山文化萧山精神的延续地。

湘湖很“年轻”:本世纪初启动综合保护与开发工程,吹响“还湖于民,圆梦湘湖”号角。从2003年8月湘湖管委会设立到2016年10月三期开园,“扩容”后的湘湖旧貌换新颜,基本恢复了古湘湖“葫芦状”形态。

如今,历史、现实与未来在这里交织相融,湘湖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湘湖辨识度最高、公众第一印象,仍局限于这幅难能可贵的“山水画卷”。如何把自然禀赋优势变为创新发展胜势,这或许是湘湖今后几年所面临的最大命题,而解题关键在于产业营造。

这并不是说湘湖没有产业。恰恰相反,湘湖的文旅产业已在国内外风生水起,形成较大知名度,湘湖的三产服务业更在全区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发展,湘湖急需新突破口、新增长极,更需以此在萧山新发展中明确新地位、体现新作为;同样的,对于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人,也不可能满足于“湘湖只做文旅”,萧山需要湘湖承担起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即湘湖进一步提升对全区发展贡献度,努力成为萧山新一轮跨越发展最重要增长极之一。

两个“增长极”背后均指向一点:产业的跃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坦言之,以工业强区著称的萧山,依托民营经济先发优势,体量曾多年雄踞全省首位,制造业也成了一张金名片。然而随着传统模式红利消失殆尽,萧山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深水区,区域竞争优势亟待重造,实现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的双轮驱动迫在眉睫。

从这个角度看,湘湖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不仅有利于自身形成创新制高点、取得发展主动权,最为关键的是将很大程度上补上萧山创新短板、人才短板,加速高科技、高端人才在萧汇聚,为萧山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动力源泉,并为萧山优化产业结构、再造产业优势提供了一个新探索: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如何相互赋能、共生共荣。

可以预见的是,在萧山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湘湖将扮演起分量更重的角色,更将成为改变萧山产业格局的急先锋。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文/姚潮龙 甄兰  

编辑:范雨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