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创建14个专病中心!“对症挂号”让居民看病更精准
近年来,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对专病的精细化管理是临床优势专科发展的重要途径。萧山卫健以“健康大脑+智慧医疗”为方向,在全区范围内创建慢阻肺、慢性肾病、冠心病等14个专病管理中心,“对症挂号”让市民看病更精准。
1、“筛防管治康”全程纳管
我区在萧山医院和区一医院成立了慢性肾脏病专病管理中心。从最初的诊断、用药提醒、饮食宣教到最后的定期随访、康复指导,全程实现数字化管理,“筛防管治康”全程纳管。
丁叔叔是萧山医院肾病中心的纳管患者,时常会忘记吃药,给他的健康管理带来不小挑战。在复诊时加了医生的企业微信后,能定期收到服药提醒、养肾食谱、运动指导等消息,这让他觉得十分便利。
对此,萧山医院肾内科主任杨爱华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推进,中心已经纳管了400多名患者,所有纳管患者都会加入慢性肾脏病专病管理中心的企业微信,从原有单一的门诊管理转变为线上线下全流程管理。比如很多肾脏病患者感冒发烧了,不知道能吃哪些药,他们就能在微信群里跟医生咨询,医生只要看到都会及时回复。
另外,医院还配有一名专病管理护士,会主动跟进患者的异常指标,提醒门诊随访。后期,医院还将加强对慢性肾脏病高危因素筛查,把更多高危人群进行纳管。
2、依托健康大脑助力学科建设
目前,全区各个专病中心累计纳管人群达9000多人。随着各个专病中心的“落户”,如何有效、精准锁定高危人群,并纳管、跟进患者诊疗情况,我区积极推进的“健康大脑”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卫健局科教信息科科长鲁建锋表示,我区目前已经拥有160多万建档居民数据构成的健康大脑数据底座,各个专病中心将通过“健康大脑”大数据筛查模式聚焦高危人群,通过医防融合、分级诊疗的模式,实现疾病的“未病先防,既病得治,已病防变,病愈防复”。专病中心管理模式还能在全区各医共体内复制推广。
专病管理中心不仅为患者健康多一重保障,而且还有助于区域医学学科建设,通过专病中心的数据库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开展各类科研课题。如区中医院骨伤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名单,区一医院呼吸科成为市级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