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结肠癌!医生感叹: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近日,24岁的小张(化姓)吃了个粽子后出现腹痛腹胀,用了开塞露也不见好转,于是到浙江萧山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经过CT检查后,医生诊断小张出现了肠梗阻。年纪轻轻,怎么会因为一个粽子出现肠梗阻?医生察觉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在小张入院后,择期安排他做了个肠镜检查。检查结果让人意外,小张竟然已经得了结肠癌。
才24岁,平时身体健康,父母也没有相关病史,再普通不过的肚子痛,怎么就变成了结肠癌呢?这让小张百思不得其解。
消化内科主任吴婵妮却说:“今年内镜中心查出45岁以下的结肠癌患者已经有4例,结肠癌越来越‘年轻化’了。”
结直肠癌早期治愈率极高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已分别跃居第二位、第四位,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年轻化趋势明显。因此,增强全社会对结直肠癌的认识,做到对结直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其重要。
结直肠癌发病隐匿,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极易被忽视和漏诊。晚期结直肠癌才出现腹痛、便血、贫血、消瘦等症状。
然而,结直肠癌早期治愈率极高。其发生遵循“腺瘤→癌”的进展途径,演变周期长,通常需要10到15年。如果在10到15年期间通过肠镜早期筛查发现,并及时内镜下切除治疗,就可有效预防其发展,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些人建议尽早做肠镜
提到肠镜检查,很多人天然会有抗拒。
我身体好好的,大便正常,各项化验指标都正常,有必要做肠镜呢?况且听说肠镜很痛苦,泻药很难喝。大家以各种理由拒绝肠镜检查。
其实肠镜检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通过一根管道进入肠道,会有点腹胀、排便的感觉,但多数人都可以耐受。实在害怕,也可以考虑无痛肠镜(顺便可以把胃镜也做了),感觉不到任何不适,睡上一觉,醒过来检查就完成了。
图片源自摄图网版权图库
以下人群建议尽早行肠镜检查:
▲合适的年龄: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尽早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高风险人群,40岁开始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直至75岁;
▲高危人群:包括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人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相关高危人群,或者检查发现 CEA 、CA199等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人群;
▲有这些症状:便血、粘液便、反复便秘、腹泻、粪便变细、长期腹痛、腹胀症状者;
▲有这些特殊情况:不明原因贫血或体重骤降者;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等人群要尽早行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