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 | 跳个舞就骨折,这种病需重视
每年的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老年痴呆,跃居老年疾病第三位。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易导致脆性骨折,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30%以上。
前期,看着运动健儿在亚运会赛场上奋勇拼搏,平时缺乏运动的蔡阿姨也来了运动的劲。今年66岁的她终于迈开脚加入到了社区广场舞的队伍中。
迈开腿
蔡阿姨开心地跳了一次,感觉很轻松,可是第二天早晨,她却腰痛得起不了床。蔡阿姨以为是跳舞太用力导致的,休息下就能好转,还和女儿说“明天晚上还要按时去跳舞,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可是躺了一天后,蔡阿姨的腰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随即住院治疗。
蔡阿姨和家人百思不得其解:“就跳了个舞,没摔跤也没碰撞,怎么就突然骨折了呢?”
弯腰、打喷嚏等就会引发骨折
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医师李峰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常于咳嗽、打喷嚏、大笑、弯腰及回头转身等动作时发生,常见的骨折部位为椎体、髋部、前臂远端、上臂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椎体骨折最为常见。
当时蔡阿姨骨密度测定结果并结合腰椎X片提示腰椎压缩性骨折属于严重骨质疏松。蔡阿姨这个年龄段吸收钙的能力降低,以及绝经后激素水平紊乱,常出现血钙降低,为了维持血钙的恒定,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使破骨细胞活跃,骨骼中的钙游离到血液中,使骨骼脱钙,加重骨质疏松。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因此蔡阿姨跳个广场舞就发生了骨质疏松性骨折。
腰椎X片
40岁后需要筛查骨密度
对于骨质疏松,很多人都不觉得这是一种“疾病”。一是因为骨质疏松症的病情比较隐匿;二是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腰背疼痛、驼背、身高缩短等都是正常的,无需理会。这些错误或是片面的认知,让不少患者错失了早期干预的机会,往往发生骨折后才引起注意。
事实上,骨质疏松属于增龄性疾病,需要“早干预、早预防”,明确诊断后应将治疗关口前移。
医生提醒:40岁后就要开始查骨密度,初步筛查可做手、脚部位的超声检查,如果要进行诊断,需进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检测椎体和髋部的骨密度。
40岁后:每2~3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50岁后:每年要做骨密度检查,尤其是绝经的女性尤其要重视检查。
以下几类人群重点查:
身高明显变矮,或者已经出现驼背畸形等。
疼痛,经常有腰腿疼痛。
发生过至少一次脆性骨折患者。
超重、长期过量饮酒、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从坐位到站立时长增加均是危险因素。
患有其他疾病,比如长期吃癫痫药的患者、艾滋病患者都属于高危。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应继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骨量已经轻微减少,应给予适当干预,除生活方式干预外,还应加强锻炼,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提升钙、维生素D等营养的摄入,同时定期进行骨密度随访。
如果检查后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评估骨折风险,并且接受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骨质疏松症如何预防
健康饮食
摄入富含钙质、维生素D、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戒烟、戒酒,限咖啡因。
适量锻炼
建议每周运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阻力训练、慢跑、网球和步行等,都可以帮助提升肌肉力量,增强骨密度。
预防跌倒
多做增强肌肉的运动,改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使用辅助设备(如手杖、助行器),在老年人浴室安置安全扶手、穿合身的衣物及鞋等。
及时就医
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