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疏肝和中,化痰散结——梅花
[ 医疗新闻 ]
2023
03-17
09:43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漫山遍野的梅花引得游客频频驻足,流连忘返。欣赏着俏丽梅花的同时,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梅花这味中药吧。
梅花,最早的功效出自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后在《本草原始》中有“清头目、利肺气、祛痰壅滞上热”的记载。《饮片新参》则认为“红梅花清肝解郁治头目痛;绿萼梅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2020版《中国药典》描述药用梅花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花蕾。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呈类球形,直径3-6mm,有短梗。苞片数层,鳞片状,棕褐色。花萼5,灰绿色或棕红色。花瓣5或多数,黄白色或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密被细柔毛。质轻。气清香,味微苦、涩。
《中国药典》收载了红梅和绿萼梅,现在药房中最常用的是绿萼梅,又称白梅花、绿梅花,相比红梅质量更佳。中医认为梅花味微酸性平,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毒等症状。
梅花的食用方法:
1、梅花粥:粳米30到60克,煮成稀粥,加绿萼梅3克,再煮至花刚熟成即可。用于素体脾胃虚弱,湿犯脾胃所致腕闷,食欲减退。本方源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
2、梅花蜂蜜茶:绿萼梅3克蜂蜜适量。用沸水浸泡,代茶饮。用于暑热或者热伤胃阴的心烦口渴。本方源于清代《百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