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奶奶咳血查出肺结节,是肺癌吗?医生“火眼金睛辨忠奸”
肺结节是体检中最常见的结节之一,因为有可能提示肺癌而让人格外担忧,谈之色变。在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中显示肺癌是国内癌症疾病中的第一杀手。但肺部结节除了肿瘤还有许多其他病因,为了找出病因,对症治疗需要更为缜密、明确的判断。
咳血、结节,是肺癌吗?
奶奶愁地睡不着
近日,66岁的柯奶奶因为在家连续咳血,来到医院就诊。肺部CT检查报告提示,柯奶奶右侧肺部有一个近2cm的结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丁盈盈发现,这个结节边界光滑,内部有些小空洞,与普通的“肿瘤型”肺结节有所不同,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于是考虑为柯奶奶做气管镜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会是肿瘤吗?是肺癌吗?”内心不安的柯奶奶愁得睡不着,家人也担忧地没心思上班了。“要不要做手术?能不能做手术切掉?”在等待检查时,柯奶奶无数遍地询问丁医师。“阿姨,别怕,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之后,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了。”丁盈盈拉住柯奶奶的手宽慰道。
病灶组织样本快速“侦查”
检查室里的欢呼声
在麻醉科的配合下,柯奶奶的检查进行地十分顺利。很快,躲在肺里的病灶就被超声探头找到了,医生操作活检钳顺利夹取到了组织标本。
柯奶奶的超声气管镜图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生于秀文对组织标本进行快速涂片染色,并通过显微镜进行判读,她动作流畅,一气呵成,整个操作过程只花了3-5分钟。
“常规染色没有看到核异质细胞。”于医生沉着冷静地报告着,随后她换了一张荧光染色的玻片,把光线调暗,显微镜的模式切换成了荧光模式,仔细地一个视野一个视野寻觅着。
荧光染色镜下图像
“找到了!”随着她的一声惊叹,显示器上一幅图像映入大家的眼帘,暗色的背景下,清晰可见数根亮绿色的菌丝纠缠交错。
病理图像
“应该是霉菌!”“不是肿瘤!”检查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大家都为柯奶奶的快速诊断结果高兴。
随后,医生为柯奶奶开出抗霉菌治疗的方案,柯奶奶的咳血症状很快得到了控制,欢欢喜喜带药出院了。
柯奶奶顺利的治疗经历,得益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快速现场微生物学评价(M-ROSE)技术。这是继2017年10月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快速现场细胞学评术(C-ROSE)技术以来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医院支气管镜介入诊断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疑似结核菌和真菌的患者,取得标本后均可以现场制片,结核菌染色15分钟,真菌染色仅仅只需要1分钟,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读片,有无真菌和结核菌一目了然,快速、准确。医生还可以结合M-ROSE和C-ROSE进行判断。同时得到组织细胞学的诊断和微生物的诊断,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充分的诊断依据,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