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健康网 >  图片新闻 > 

倡导中医护理文化,提升优质护理服务

[ 图片新闻 ]    
2022
04-18
10:00

近日,78岁的刘奶奶(化名)因患肺炎入住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经过医生悉心治疗,咳嗽倒是明显好转,但刘奶奶却有一难言之隐一直困扰着她。

原来,刘奶奶已经偏瘫8年,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导致十多天才排便一次,而且每次排便都非常困难,不仅需要使用开塞露,还要服用通便药物,更要费很大的力才能排出,且大便干结呈栗子样。因此,每次排便对刘奶奶和她的家人来说,像是要干一件大事一样。

图片

图片

入院后,呼吸内科的护士们便了解到刘奶奶的痛苦,尝试使用中医护理技术来为刘奶奶排忧解难。中医专科护士根据刘奶奶的病情,予大黄等中药调制后,给刘奶奶取穴神阙穴,天枢穴予穴位贴敷治疗,再配合相应的腹部推拿按摩。经过二天的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刘奶奶排便就通畅了,且便质转润。这一次既没有服用一片通便药物,也没有使用开塞露,刘奶奶及家人都非常开心,对护士们赞不绝口。

图片

在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心血管内科病区,患者以老年病人为主,其中便秘及胃纳差是比较常见的症状。病区护理团队以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倡导中医文化理念为己任,将中医护理技术带入临床护理,运用穴位贴敷等治疗便秘、咳嗽、不寐、盗汗、胃纳呆滞等病症,在不服用一片药物的情况下,为患者排除困扰。针对科室特点还带领病人练起八段锦,将中医文化深入到治疗、康复的每一个阶段。

图片

治疗便秘的中医护理技术

腹部推拿按摩是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

操作方法:将小便排空,取半卧位或仰卧位,弯曲双膝,腹部放松。右手掌轻放于腹壁,左手叠放在右手上,沿脐周顺时针环形掌揉,后沿结肠走行至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按揉。采用环形掌揉的方式自右下腹开始向上至横向至左腹按揉。

图片

中药穴位贴敷是将药物碾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直接贴敷在穴位上,通过药物与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穴位疗法。

操作方法: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 天枢穴,大横穴位上, 每天贴敷一次,每次贴敷4-6小时,连续贴敷一周。

图片

耳穴压豆 采用王不留行籽,对耳穴进行刺激,可起到调节脏腑、运行气血,促进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

主穴:大肠、直肠、三焦穴位。

配穴:脾、胃、内分泌、交感等穴位。

图片


来源:  

作者:  

编辑:朱歆楠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