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先锋,多点作“战”!连续8天,他们完成核酸采样9万余人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坚决阻断新冠病毒扩散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涉疫区域立即采取相应管控措施,第一时间排查风险人员,并开展核酸检测。萧山中医院医共体总院接到上级指令,迅速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从4月4日至4月11日,他们连日奔波在余杭、钱塘新区、萧山盈丰等地,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战疫号角再次吹响。4月4日凌晨2∶30,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萧山中医院一支由3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小分队在夜幕下出发了。疾风骤雨砺初心,危难时刻显担当。这支小分队可以说是萧山中医院派出的一支精锐部队,由萧山中医院院长助理、医务科科长汪灿锋担任队长,队员中大多是有着丰富采样经验的“老手”,曾参加过支援宁波北仑等地的核酸采样任务,队员中有院感科长、有护士长、也有科室的骨干医生,其中有一半队员是共产党员,更有2名支部书记。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带领这支红色“铁军”冲锋在前,战斗在前。
高强度的工作,让他腱鞘炎发作
“每天基本都是在晚上才下达第二天的任务,接到指令后,我就需要立即根据任务量进行分配,根据点位分配好组和队员。”共产党员汪灿锋,是此次带队的队长,肩上的担子非常重。
钉钉群、浙政钉、微信群……每天,他需要关注无数个群里的各种消息,以确保命令的准确下达。每次接到一个新任务、每到一个新的采样地点,他都必须提前与当地人员做好对接和相关准备工作。在采样现场,他还需对各点位进行巡视,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并根据采样量进行人员调配,以确保采样工作的顺利、高效地完成。完成采样任务后,还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汇总并及时上报。
面对每天高强度的工作量,汪灿锋丝毫没有退缩。由于频繁地使用手机回复各种信息,导致拇指腱鞘炎发作。但轻伤不下火线,他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依然忙碌地奔走在路上。有次在回程的大巴车上,队员们拍下了他睡着时的场景。他攥着手机,屏幕依然保持着信息“聊天”模式,随时准备接收各个工作群信息,这样的场景令人动容。
确保“零感染”,她7天只睡了30小时
“我们到达的很多区域都属于管控区,这对院感的要求非常高。我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时刻监督队员们做好防护措施和遵守各项工作流程,避免院感事件的发生!”每到一个采样点,内科一支部书记、院感科科长倪燕红就会与队长汪灿锋一起设置好“三区”。在队员采样时,她就像一个不停转动的“小马达”,时刻做好每个采样点位的巡视督查。
“大家注意手卫生”“穿脱防护服要注意间隔距离”“发现防护服有破损或污染一定要立即更换”……每天,她总是在各种采样点位不厌其烦地强调防护意识、防护技巧,提醒大家注意院感安全。每次采样任务结束,她总是最后一个脱卸,因为她需要监督所有人员的脱卸是否规范,然后把所有的垃圾进行消杀打包,结束后才能脱掉自己的防护服。在返回路上,她也会在群里提醒所有队员将采样时穿戴的衣服进行单独清洗,淋浴后才可正常工作生活。
“我们要打胜仗,更要确保自身的安全!”确保队员“零感染”,这是一位院感人的使命和职责。每天奔波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她顾不上吃饭是常事,一周时间总共才睡了30个小时,无论多晚,只要有需要,她二话不说随叫随应。
错过研究生课程,却得到老师点赞
队员杜伟斌是一名骨科医生,同时他也在攻读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根据学校课程安排,4月4日和4月11日他需前往浙江中医药大学上课,可由于临时接到核酸采样任务,他只能匆匆和任课老师请了假,奔赴疫线。
“好样的!”“为你点赞!“虽然缺席了老师们的课程,可是任课老师们纷纷点赞。学校辅导员及时向学校进行了申请和报备,让杜伟斌安心完成核酸采样任务。
得到老师点赞
刚出隔离点,又毅然参加采样任务
“抗疫三年,不是在抗疫就是在抗疫的路上,我们感觉好像都已经习惯了!”队员郑文燕3月29日刚刚从尚岛集中医学观察点完成60天的抗疫任务轮岗回来,才休整了短短三天时间,她又被紧急召回,参与了这次核酸采样任务。
作为一名“老兵”,昨天她又接到了护理部的指令,即将前往全季集中医学观察点执行抗疫任务。
屏上生日,累并快乐着
“感谢战友,同事!毕生难忘,明天会更好!“4月10日是杜伟斌的生日,骨伤一支部书记、护士长华爱兰特意定了一个蛋糕为杜伟斌庆祝生日。华爱兰的大娃正面临中考,一想到这,她便心急如焚。但是参与这次“硬核”的采样任务,她深知作为党支部书记,更应身先士卒,鼓舞士气,让大家吃下“定心丸”。于是,在保证完成任务之余,关注队员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成了华爱兰的业余工作。这个“屏上生日”,虽然大家不能坐在一起欢度,只能隔着手机屏送上生日的祝福,但是群里也是暖意井喷,其乐融融。
连续多日的“战斗”,每个人都很疲惫,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叫苦、抱怨。由于出发匆忙,所带物品不全,有的队员头痛病犯了,女队员生理期来了,大家也都默默地克服着各种困难。这支36人组成的团队,就像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大家庭”,大家同甘共苦,互帮互助,苦中作乐,累并快乐着!
凌晨两点的闹钟,凌晨三点的早餐,每天往返于各个管控区域……随着气温的升高,他们穿戴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持续工作4~5个小时。“全副武装”进社区、爬楼为居民上门采样,累到腰椎间盘突出戴着腰托上“战场”,脖子、后背、额头都被捂出了痱子,长时间戴手套,手也变得发白发胀,甚至还出现了小疹子,尽管这样,队员们还是咬牙坚持着,全力以赴阻击疫情。
精锐出击,多点作“战”,连续8天,36名队员共完成核酸采样9万余人次。向这支“铁军”致敬,他们是:汪灿锋(党员),倪燕红(党员),曹建标(党员),华爱兰(党员),徐叶锋(党员),杜伟斌(党员),刘洪(党员),沈杰,赵士杰,吕鑫松,彭叶建,楼嘉妮,徐霏霏,陈芳芳,金波(党员),钟远(党员),项佳宁,王杰超,沈雨杰,张瑜,黄雅芳(党员),於水芳(党员),徐炜炜,周慧,汪俐雯,丁婷婷(党员),吴继斌(党员),金莉,周洁琪,金萍萍,张佳丽(党员),郑文燕(党员),冯姣(党员),邓晨(党员),周英(党员),孔凡芹。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无畏的勇者
为一声号令而战,从黑夜到黎明
每一次出征都是热血的奔腾
每一次守护都是初心和忠诚
阴霾总会过去,战疫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