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网——中国县(市、区)第一网
健康首页 医疗新闻 健康快讯 专家在线 社区卫生 健康大课堂
萧山健康网  >>  图片新闻  >> 文字列表

“杭州工匠”俞文华 | 匠心为径,通往神经外科之巅

2021年10月08日 09:57来源: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俞文华教授眼里的工匠精神。

不久前,庆祝2021年“926”工匠日暨第五届“杭州工匠”认定发布会在市职工文化中心举行。俞文华获“杭州工匠”荣誉称号,这也是2021年度卫生系统唯一获奖人员。   

作为当前国内神经外科功能神经领域的领军人物,俞文华主攻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

近年来,他连续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外科手术国内TOP10医生之一),并担任浙北(杭嘉湖)区域神经外科专病中心(杭州市外科系统唯一)负责人,杭州市一类重点学科带头人。

耀眼成绩背后,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辛劳与汗水。此刻,我们就穿越岁月,走进他用匠心照亮前路,最终抵达神经外科之巅的故事。

1

逐梦路上的小镇青年

18岁以前,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的俞文华,喜欢称自己为“小镇青年”。1987年夏天的高考后,他进入苏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开启了医学生枯燥又单调的生活。

本科五年,俞文华坚持别人学一遍理论,他学两遍;别人练一遍实践技能,他练两次甚至三次。就这样,他带着“优等生”的头衔,毕业后顺利进入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

不久,俞文华察觉到医疗技术正快速发展,不甘落后的他决定在工作之余复习考研。

当时,他和一群单身汉住在单位宿舍。工作之余,室友们喜欢打扑克消遣,考研的学子则需要安静的环境。于是,宿舍楼的偏僻角落以及凌晨两点的星空,都见证了这位考研人的逐梦过程。

星光不负赶路人。次年,俞文华顺利敲开了苏州大学的研究生之门。硕士毕业后,相同原因推动下,俞文华又攻读了博士。

此后的人生开始迎来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中华医学创新奖、浙江省卫生厅医药卫生创新奖,2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期刊录用,2007年作为杭州市“131”重点培养人才被市政府选派至美国耶鲁大学进修一年。

2

艰难开荒的神经外科医生

在耶鲁大学进修学习期间,俞文华发现美国的神经外科医生会选定某一细分领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最终成长为该领域独树一帜的领军人物。

在长期的实践中,他还发现医学就像树上的果子,有些伸伸手就能摘到,有些踮踮脚也能够着,有些则需要爬到树顶才能获得。

“三叉神经痛就属于最后一种,因为它是功能性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却不缩短寿命。”俞文华说,“所以,治好了是锦上添花,治不好是惹火烧身。”

2009年,俞文华当选为第九届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时值40岁的他向媒体透露,愿意花10年时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创诊疗中心”,专注开展三叉神经痛专病门诊及科研攻关工作。

然而,当时全国能够根治三叉神经痛的医生凤毛麟角,浙江省内基本属于一片空白。在无人领路、缺乏工具、没有病人等多重困境下,俞文华硬是凭着一腔孤勇开荒成功。

“那时候,恰好有个老乡得了这个病,我就劝他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俞文华至今记得那天的场景:老乡躺在手术台上,在前辈许培源主任的指导下,他和团队一边对照标本,一边实施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手术。

由于该老乡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手术只能以局麻代替全麻。所以,保持清醒的他睁着眼睛,看到了这群医生首秀的全过程。“老乡事后告诉我,他紧张得衣服都汗湿了。”俞文华感慨道。

尽管过程曲折,结局却很美满。三天后痊愈出院的老乡,成功告别了折磨其多年的三叉神经痛。

“大概顺利做了30多例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手术后,突然达不到预期效果了。”俞文华紧锁眉头,陷入回忆。

那是一段无人可依、无路可退的日子。

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一页页查找医学文献、一遍遍梳理手术病例、一点点钻研改良技术路线。当所有线索都有明确指向后,危机突然就成了转机。

3

成功晋级为行业领军者

此时的俞文华,也像落入悬崖偶得武功秘籍的侠客,只差勤学苦练就能成为武林高手了。而勤学和苦练,恰恰是他最擅长的。

他习惯打腹稿,术前在心里推敲手术细节,术后在心里总结成败得失。手术最多的时候,他曾一天16小时待在手术室。当“一万小时定律”生效时,俞文华顺理成章晋级为行业领军者。

在行医过程中,他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一位20岁的小伙子。“刚进门就捂着半边脸流泪。”俞文华回忆,该患者自述从头一年起就感觉一侧牙齿痛,拔了2颗牙齿后还是觉得痛,后来竟然连刷牙、吃饭甚至张口说话时都痛。


三叉神经主要包括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等三支感觉神经支。大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是由三叉神经颅内段被附近的血管压迫所致。少部分则是三叉神经本身发生类似脱髓鞘病变,就像电线的外皮脱落后漏电一样,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由于小伙子属于后一种病因,经俞文华自创的“三叉神经根梳理技术”治疗后,成功缓解了其病情。如今,这位小伙子早已结婚生子,过上了健康人的生活。

“当年我钻研这个技术时,一度被认为不务正业。现在业界不仅改变了看法,还纷纷跟我学习怎么梳、梳哪里、梳到什么程度,使用何种大小和弧度的工具,哈哈……”俞文华笑得爽朗而骄傲。

截至目前,他已经成功开展5000多台三叉神经痛手术,并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兑现了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培养一支技术精湛的三叉神经痛诊疗团队的承诺。

展望来路,俞文华表示,将继续秉承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以初心至匠心,以匠心守初心,为患者摆脱病痛展现担当、贡献力量。

作者:  
编辑:陈灿华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健康快讯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旅游 网络问政 北干楼宇 大江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