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教育网 >  教育指导中心 > 

书的故事我们慢慢读——周晓伟名师工作室第一次好书推荐活动

[ 教育指导中心 ]    
2022
12-19
13:29

图片

城东周晓伟名师工作室

图片

大家好,我是名师工作室导师周晓伟,今天是工作室好书推荐第一次活动,因为是第一次活动,所以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今天推荐的《教育是美好的修行》和大家的遇见,让我们以书为媒与朴素而幸福的教育的倡导者也是本书的作者汤勇共赴一场时空遇见,感受他执着于对教育的一往情深,致力于教育的探索、行走与改变,潜心于教育的思考、研究与写作。我们一起走进书本感受更多的关于教育的美好!

在周晓伟老师推荐之后,收到了老师们的心得分享,精彩内容向你投送而来,请接收

隔空投送

想要与你共享最美的教育

图片


图片

新街中心幼儿园 ——章飞女

「教育有“毒”?」

教育是塑造人,塑造人的心灵,塑造人的未来的事业,教育是美好的,教育承载着神圣,教育充满着期待,教育令人向往。教育怎么会有“毒”呢?

看了这本书之后,确实有“毒”,对这个教育之“毒”,我要由衷感谢:

是这教育之“毒”,让我熟谙了教育的博大精深,懂得了教育的气象万千,知晓了教育的本原真谛,也洞悉了教育的千疮百孔,明白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一个社会和家庭,对于一个个鲜活生命成长的意义,更深知一个教育人肩上所扛的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是这教育之“毒”,让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如癫似狂,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体验并享受到了沉醉的感觉,美妙的时光,幸福的滋味。

是这教育之“毒”,让我能够单纯地做事,能够创造性地做事,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做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事,让我这样的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因赋予了“教育”的元素,烙上了“教育”的因子,而变得特别的让自己都能感受到的一种精彩。

是这教育之“毒”,给我注入了一种强大的动力,给我提供了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撑,让我在教育路上尽情地观赏沿途的绚丽风景,在教育的画卷上涂抹上属于自己生命的一道道色彩,在教育的诗与远方上添加一束源自心底里发出的光芒!

图片

长山幼儿园 ——钱亚暖

「“土”味教育多来点」

“正如人们喜欢“土”食材一样,这样的“土”教育相信人们会更留恋,更为期待,也会发自内心认同与呼唤。”——汤勇

转念思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是否也应该多些“土”味儿呢?在户外游戏中,怎么才能让孩子们玩出“土味儿”玩出“真味儿”?

我们幼儿园幼儿大部分是“新萧山人”,绝大数为独生子女,农村生活经验少甚至没有。我们创设一个场域,通过游戏让幼儿真真正正体验农耕生活,感受自给自足的农趣游戏带来的快乐,将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综合运用到游戏中去,不断充实生活经验,用语言和动作模拟农村真实生活的特性,体会爸爸妈妈一代人的“烟火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也愈来愈重视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探索。

一、土味里的游戏,让游戏更“真”

游戏场地,合理规划。我思考可以将原先的大菜地区域改造成富有农家味的“农家土灶”区域,供幼儿体验真实的农家生活游戏。将室内和户外打通,形成一串联式的趣味游戏。游戏材料,共同收集。游戏材料自然资源与生活,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都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去探索、去尝试。可以利用“家园互动”来收集各类餐厅的材料,保障餐厅每天正常的运行。根据幼儿的兴趣,将游戏内容分为“生活学习”“生活劳作”“生活游戏”三个部分。让幼在学习、劳作、游戏中,体验充满“农乐”的餐厅游戏,在玩玩、乐乐中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让餐厅游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土味里的游戏,让幼儿更“乐”

游戏情境有“生活”。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因此,游戏的情境一定是生活化的小场景互相串联,且与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幼儿的经验愈丰富,游戏的情境内容也就丰富多彩。游戏是以农乐餐厅为游戏场地,以自然物为游戏材料,以生活为主题,游戏的场地、材料是开放的,具有着生活性。游戏过程有“自主”。幼儿游戏只有充分体现自主,才能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活动,获得轻松、自然、愉快的感受。游戏过程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幼儿自主的选择材料,自主设计游戏,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自由自主的游戏,与自然交融契合。游戏玩法有“创意”:游戏没有特定的游戏规则和玩法,它的玩法具有创意化,让幼儿在富有创意的农家环境中,根据材料和环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开展各种创意游戏,真正的融入到农村生活中。孩子们的“土味”游戏将会别有一番风味。

乡土味的活动,会让孩子留下乡音,记住了乡土味,可以给孩子一个一生都难以抹去的记忆。我认为“土”味教育多多益善。


长山幼儿园 ——邱平平

「劳动教育是最好的德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品德启蒙是办园方向的关键性指标之一。重视儿童的品格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一个不懂劳动的人,既很难尊重劳动者,又很难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来之不易”。让我感触颇多。

古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早期品格、品性的形成在人生发展中至关重要。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如何做好劳动教育呢?

基于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能力,

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劳动的过程,

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劳动赋能

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孕育而生。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的劳动主要是幼儿通过身体或体力活动,达到服务自己和他人的目的,本质上是幼儿主动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与人、物和自然的主动互动,幼儿开展了自理劳动、服务社群劳动、工艺劳动、工程劳动、种植劳动、饲养劳动等多样的劳动活动。”我认为浸润体验式、深度聚焦式、榜样导引式三种劳动教育实践方式,可以引导幼儿达成“认知赋能”“能力赋能”“品质赋能”。

我思考,浸润体验式可通过环境中浸润,游戏中体验,真实场景中践行,帮助幼儿建立劳动的正确认知,培养一定的劳动能力,形成初步的劳动意识,达成认知赋能、能力赋能及品质赋能萌发。

在浸润体验式初赋能的基础上,稳定阶段的劳动教育主要聚焦幼儿劳动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细化劳动内容,巩固幼儿劳动的知识经验,延续劳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幼儿劳动品质的外显。

拓展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达成幼儿劳动品质的内化,即认知与能力赋能的同时促进品质的深度赋能。此阶段主要通过成人潜移默化导引、同伴模仿导引、文学作品导引,实现“劳动赋能”。

因此我也想以汤局长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劳动教育是最好的德育。用劳动教育来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劳动教育在培育学生健康茁壮成长,这应该成为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和不懈追求!”让劳动变成一种习惯、让劳动变成一件乐事!


长山幼儿园 ——王燕娜

「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初识此书,感动于作者超强的学习精神和强大的学习力,他喜于读书,乐于思考,勤于写作。教育是一场美好的修行,更是一场美丽的相遇。

遇见一个天真的自己。有幸自己从事教师这一行业,更有幸成为幼儿教师。在这里看到了那么多个曾经的我,那么的天真无邪,那么的快乐可爱。让我愿意蹲下来和他们一起聊一聊,今天吃了什么?今天为什么这么开心?看到他们对我畅所欲言,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幸福,被信任、被需要。

遇见一个阅“毒”的自己。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实践。一年中总是为自己定阅读1-2本书的目标,而当遇上科研这门“艺术”,书“毒”即刻上瘾。在研究中时时沾染,给予很多理念的传递,给予很多实践的策略,让我们的教育研究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品书香,染书毒,阅“毒”修行是我教育的不断追求。


衙前第一幼儿园 ——高莹

「读《教育是美好的修行》

有感」

无意间翻到《教师发展的最美好状态》这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静的事业,是生命间的活动,是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智慧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诸多心灵。”结合文章,我觉得教育其实还是一场智慧的修行。

因为教书育人会影响人的一生一世、世世代代,可能是人类最任重道远的事业。而在这条道路上,没有亘古不变之法,只能借鉴前人经验,不断地增加智慧才能培养好每一个人。如何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获、乐学好学,这需要我们教师去学习探求教学方法,而在这个方法的选择中,始终要掌握幼儿的年龄特征,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前提;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需要我们教师事必躬亲,循循善诱,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则和强有力坚定不移的执行。幼儿阶段,家长和老师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个小小的习惯也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而上述一些都需要我们用智慧来导航,所以我们教师应永不放弃对教育智慧的修炼,终身学习,潜心为学。 

教育是一场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以纯净的热爱和天真的勇气来诠释教育的内涵,坦然面对寂寞,才能收获未来的桃李花香。 


新东名苑幼儿园 ——孙凯星

「沟通:一场“心心相印”的

教育之旅」

在这个秋天,我有幸拜读了汤勇老师的《教育是美好的休息》,收获颇多。汤勇老师在书中写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中亲子间多进行有效沟通为最佳。其实不单单是家庭教育,幼儿教师也是如此,下面我将根据汤勇老师家庭教育中的有效沟通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交流。

1. 积极和平等的沟通。

蹲下身来,用平等的视角看孩子,用对等的身份对待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同他多交流,多沟通,少用命令、批评、呵斥、质疑的语气和语言,多用平和、积极、商量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起立”、“请你休息好”等等。在这里教师是让让以指挥者的身份出现,没有平等的身份,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我们可以用商量代替命令,用对等的身份对待孩子,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帮助老师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幼儿的帮助,锻炼幼儿,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xxx,你过来帮我xxx!”;当幼儿在美工角活动时,孩子们的材料掉了一地,我们可以委婉地提醒幼儿:“你们需要一个垃圾收纳框吗?”这样幼儿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框里,而不能扔在地上。

2. 选择轻松的沟通形式。

在沟通的形式上不一定是严肃,正式的,沟通也可以是轻松的,随意的。利用空余孩子的吃饭时间、休息时间、饭后散步等空余时间都可以进行和孩子的沟通。

幼儿在幼儿园,除了晨间运动,集体教学活动与一些生活环节等等,中间还有许多空余时间,所以,我经常利用这些时间,与幼儿进行一些沟通。针对幼儿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进行针对性谈话,谈话内容主要以表扬夸奖孩子的优点,让孩子觉得老师很喜欢自己,自己有很多的优点,自己是棒棒的后再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与希望,让幼儿信任教师的基础上更加乐意表现自己。

3. 陪伴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同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是陪伴,一起看看书、一起做做游戏、一起去听听小鸟鸣叫,真情实感的陪伴可以和孩子拉近距离,增加感情。

班级里难免会有一些性格内向,不愿与他人沟通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喜欢一个人活动。对于此类孩子我多次主动与她沟通进行游戏陪伴,在多次陪伴之后,她会与我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和交往。比如在最近的开展区角游戏时候,我发现内向的孩子坐在垫子上进行阅读,其他幼儿在进行表演,我走过去,询问:“宝贝,你在看什么故事书啊?”她点了封面,对于宝贝的回应,我乘胜追击连问:“那你会讲这个故事吗?”她想了会,摇了摇头,说:“不会。”“那我给你讲一次好吗?”在遵循她的同意后,她靠着我听我讲起了故事,其他的小朋友也加入到听故事的队伍中。

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中,我们将与孩子的沟通放与高位,让孩子的内心能够因为我们的沟通而敞亮,那便是我们教育的美好。


雅逸幼儿园 ——周洁

「静待花开——读

《教育是美好的修行》有感」

关于教育的本质,什么是好的教育?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同的时代,众多教育研究者、工作者皆在不断探索着。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发展,教育的形态在发生深刻变化,它的内涵不断丰富,但总有一些亘古不变需教师坚守的真理,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是辨析反思的能力,是坚定不移的信念。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孩子的成长需要悉心呵护,而教育不正是童心与真心的碰撞吗?

教师,这份职业有其天然的独特性,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社会使命,它是一份培养人的事业;从微观出发,它切实影响着一个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更需要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修行,是一次美丽的相遇”。作为教师,长期与孩子面对面,当你走近孩子,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如此不同,他们是独立且独特的个体,如何做得更好,是老师在“修行”的旅途中要不断思索的。有人说,“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合适的教育”,合适学生的教育,合适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合适孩子发展的教育,它正是建立在老师对每个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当然,这亦极其考验老师的智慧。

书中有段话令我印象深刻,“面对教育和孩子,我们只能从容,不能步履匆匆,只能慢,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学会等待,不能揠苗助长,只能尊重个性”……当下,“急”似乎成为一种氛围,它无意识地显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浮躁在蔓延,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精神、心态的映射。面对孩子,老师会有自己的教学期待想要实现,会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想要实践,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白,教育教学需要科学地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因为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本质意义大抵如此。“急”起来的教育又如何能真正的抵达孩子的心灵深处呢?化“急”为“缓”则尤为必要,作为教师,以和缓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慢”成长,在陪伴孩子前行的旅途中,静待花开!


雅逸幼儿园 ——周洋波

「当梦想照进现实——读

《教育是美好的修行》有感」

读了汤勇的《教育是最美好的修行》这本书,让我感触良多。这本书中不仅有高深的教育理论,更有现实中生动的教育事例,联系我自己的经历我受到以下启示。

一、不忘初心

年少初入教师队伍,怀揣一腔热血,而从教时间久了,满满觉得身心俱疲,甚至有点厌倦情绪,不住怀疑究竟什么是教育理想?或者教育理想是什么?百度上说教育理想是指对未来教育图景和目标的设想和期望。根据一定事实发展的趋势、思想倾向或理论,通过推论得出的具有一定合理性的教育预见。公元前3世纪,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其教育理想,并认为理想的教育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通俗地说,教育理想就是一种对教育的美好追求,一种不变的信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印度人看到一只蝎子掉进水里,便急忙伸手,想把蝎子救上来,他的手刚碰到蝎子的时候,不料被蝎子蛰了一下。那个印度人尽管被蛰,还是想救蝎子,于是再次把手伸进水中,蝎子再次蛰了他。这时有人问他:“蝎子这样蛰你,你还救它干嘛?”印度人说:“蝎子蜇人是它的理想,想救它是我的理想。”我们要做那个“印度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

汤勇老师告诉我们有了教育理想,教师就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就有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孜孜以求,就有了对自我的挑战和不断超越,就有了对良知的捍卫和坚守。所以,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我们要有教育理想,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

二、笑容以对

余华说:“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而且想想人活着最有意义的是只能活一次,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用快乐的情绪乐观生活、愉悦地工作呢?教育工作不仅要劳力,还要劳心,不仅要面对质量、安全管理、学生成长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评价。不仅要克服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还要调整心态努力去适应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果没有一个乐观情绪,那么我们的身心就会显得疲乏,生活就会显得沉闷,我们就享受不到职业的乐趣,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作为教师,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而且承担着家长的重托,承担着孩子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始终充满活力,保持激情。对教育多一份热爱与感恩,对孩子至一份关怀与理解,用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三、始终守候

教育路漫漫,唯有我们始终坚持教育理念,多一分耐心、细心、责任心、爱心,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共同去收获成长路上的各种惊喜。


读书能启人心智,撼动心灵,丰富人生。读书能积淀学养,激动思考,指点迷津。让我们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始教育生涯的心灵之旅。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我们的生命将更加厚重深沉。


来源:  

作者:  

编辑:陈灿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