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教育网 >  头条新闻 > 

教育实事半年答卷:14所新学校9月投用

[ 头条新闻 ]    
2022
07-28
09:49

一所所崭新校园拔地而起,一所所品牌学校提质升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门口的好学校”这句承诺正成为现实。

当前,开学进入倒计时。截至目前,14个2022年省、市、区政府民生实事学校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其中初中项目2个,小学项目5个,幼儿园项目7个,9月均可投入使用,萧山基础教育教学正向着优质均衡的目标阔步前行。

理念创新

完善教学机制激发活力

美好教育,理念先行。针对家长关心的新学校办学氛围问题,采用“名校长带新校”管理模式的江南初中第一时间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漫步校园,学校主体建筑已经竣工,正在进行扫尾阶段。这几日,江南初中的校长陈向红每天准时到学校,就提出的“诗学校园”办学理念进行开学前最终细化。

“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已有蓝图。”作为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的校长,陈向红充满自信,“很多人对这块工作有认知误区,认为就是堆砌分门别类的大量学习,其实不然,‘诗学校园’的最终目的是让文化服务于学校发展,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的同时,发挥孩子们创造性,自主设计私人定制的书吧,推荐利于个性化成长的专属书籍,让书香弥散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孩子最金贵的三年时光沐浴书香,深刻思想,走向诗与远方。”

在教师队伍建设及课程设置上,学校以省级名师工作室挂牌为契机,积极引进省特级教师担任学科教学顾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对接省市教研室教科院,开展智慧教学、智慧体育、美育等研究实践,创新美好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开学后我们就将实行必修课、选修课、拓展课的‘三课’制,邀请国内各界大咖来校教授书法、剪纸、皮划艇、陶艺等拓展课程,丰富孩子精神生活。”陈向红向记者介绍接下来的计划。

无独有偶。同样在办学理念上独树一帜的还有通惠小学。为了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因艺术而丰富多彩、生命成长因艺术而迸发活力,通惠小学在以文化教育为基础,以美育为核心的基础下,开设“播音主持”“采访编辑”“演讲口才”等一系列传媒、艺术课程,让美走进孩子的心灵,让艺术浸润孩子的人生。

设施过硬 

整合城乡资源提升教学环境

内在实力有了,那外在表现又如何?火热7月,走进江南小学校园,已是一幅崭新的景象。清一色蓝白墙面,优质的地面砖防滑效果良好;校园各处,绿化全部完成,不同种类的果树迎接着新成员的到来;宽敞教室里,护眼灯、空调等设备全部安装完毕,科学设计的课桌椅只待摆放整齐,设计合理的校园景观充满现代气息。

作为我区倾力打造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城市精品公立小学,江南小学按照浙江省I类学校标准设计施工,是一所根据新型绿色节能理念建设的高规格现代化学校。“学校占地54.6亩,设计规模36个班,预计可容纳学生1200人。”既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又是浙江省劳动模范的江南小学校长滕闽军兴奋地介绍道,“250米田径场、450座的报告厅、2万余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功能齐全的拓展课程空间,将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梦想舞台。”

城乡融合,教育先行。不止在城市,乡村学校的建设也同样喜人。穿梭在浦阳镇桃源村,远远地就能看到桃源幼儿园简约温馨的暖黄色外墙,走进园内,无遮挡的玻璃墙将蓝天白云和绿化都装进了幼儿园。室内家居以纯原木系为主,温暖得仿佛走进了家里。“室内我们设置了五个主题场馆,室外则赋予小朋友无局限的区域空间,寓教于乐,希望孩子们在‘真游戏,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桃源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桃源幼儿园已完成全部招生工作,开设12个班,以每班两教一保配备师资,教师学历都是学前教育本科以上。“虽然还没正式开学,但看着家门口的学校一点点建起来心中就是说不完的开心,外观看不仅环境好,硬件设施也齐备,孩子能上这样的好学校真是高兴。”学生家长马女士表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教育资源的布局更加均衡合理,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现代化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制教育。下一步,区教育局将继续加强调度,协调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民生实事保质保量、办好办实,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魏乐钇 实习生 孙寒青  

编辑:林青颖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