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教育网 >  文学 > 

我读《萧山湘湖》

[ 文学 ]    
2022
05-19
10:02

江南秀水美萧山,最喜湘湖看碧澜。

浓比钱塘披越绣,淡偕罗刹裹齐纨。

人间旧俗闹中觑,天上新奇澄里观。

不是东坡工妙喻,如何西子到临安?  

——牛振民《萧山湘湖》

《萧山湘湖》七律一首,作者牛振民,宁夏盐池人。当代著名古体诗诗人。诗贵清空妙境,诗者可谓神工,未迈萧境步履,未见湘湖实景,仅视手中萧山湘湖摄影图片二幅,思悟其独特,灵感自生,创作出奇妙深彻佳诗一首。

整首诗描摹湘湖景观,着意追求神似。匠心独运之描绘,造语淳朴而壮丽。揣摩刻骨,想象丰富。诗脉缘情体图而作,由实化虚,以虚涵实,极尽诗者之心之性拟摹之。在作者笔下,湘湖山光水色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诗之精髓润泽着湘湖富有生命和诗性的灵魂,展示了华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萧山湘湖,其“农耕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交相辉映的朴野传奇!

首联以“江南”二字领起,以“秀水”、“湘湖”、“碧澜”等异样构成极富震撼力萧山美的印象:“江南秀水美萧山,最喜湘湖看碧澜。”湘湖以其清澈至底、明净碧湖而著名,与西湖并称“姐妹湖”,地处浙江杭州萧山城西侧,占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二句“美”、“喜”、“看”三字,为诗之精骨,构成自然、动态之境;深厚、灵动之意蕴:湘湖以其浩渺、明镜般“秀水”美誉“江南”,“美”者,美在自然,美在野趣,美在纯净也!“美”成就了一个“国际化新城”。湘湖为萧山人的“母亲湖”,世人“最喜”其现代和古远自然天成之形之态。“喜”者,八千多年来的历史积淀和风趣,其中“吴越”之争,曾在此交汇,造就了神话传说流传至今;“喜”其跨湖桥人在此处繁衍生息,创造了“跨湖桥文化”、“江南水乡古桥梁文化”等等。其品位和格局,成就了萧山美名;更“喜”今日萧山百万人民艰苦卓绝,以一种更新活力,更新视野重建创造了这一方神奇山水,打造出了传世精品!“看碧澜”之语,“看”者,展示湘湖风貌、美姿、风范也。看今日碧水波澜,水光潋滟之湖景,获得世人惊艳和喜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2008年喜迎“世界第八次博览会”在杭召开,是湘湖在世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此后的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在萧山的完美闭幕。看今日无垠湖面,碧波荡漾,继而萧山人民将喜迎亚运会,湘湖将走向更广润的世界!

颔联在上联基础上,更进一层拟摹湘湖之特色,即“浓”、“淡”相宜之形之态:“浓比钱塘披越绣,淡偕罗刹裹齐纨”。“钱塘”,西湖之旧称;“越绣”,浙江所产刺绣;“罗刹”,钱塘江别名;“齐纨”,山东著名细绢。“浓”、“淡”互为色彩程度有别;“钱塘”、“罗刹”互为境地不同构成对仗;“越绣”、“齐纨”互为不同地区不同质地的绣绢而喻作“浓”、“淡”之载体。由“比”、“偕”、“披”、“裹”四言统领协调之。意谓萧山湘湖比西湖披上锦绣绸缎更显浓妆,“浓”者,寄托之深,厚重之韵也;似偕同钱塘江波流,被白色细绢裹挟样一色淡柔,“淡”者,清澈、纯雅也。无论是“浓”得比绫罗绸缎更艳丽,还是“淡”得比白色丝绢更素雅。前者更深沉,后者更朴实。 湖之碧水,静默无语。作者浓抹淡妆总相宜一泻而尽,以此标举萧山湘湖自然和本色。在作者运笔之下,湘湖呈现出了异样风彩,令人陶醉之神余自在言外矣!

颈联二句,作者从历史和现实的视野审美于湘湖,以揭示萧山湘湖存在之义理。诗之境界“清空”,“天上新奇”之景,“人间旧俗”之情,互为晖映,互为衬托,从而形成“天人合一”奇观胜景,展示了湘湖的伟大和深邃:“人间旧俗闹中觑,天上新奇澄里观”。“觑”为看之意;“澄”为水面之清澈。二句意谓历史上流传的“旧俗”,从今天萧山人的娱乐中再次重现,方知繁华历尽,平凡是真;天上的各种美景从眼前清澈水中可以看到,可见水有多清!如此这般回首湘湖沧桑,平淡如水最为真切。湘湖至朴的灵魂,厚德载物,一定是有人懂的!湘湖历经千年岁月孕育积淀至今,苦难挫折中萧山人民得到的智慧、情商和哲理,文明的意志,以及辽阔的豪情……是一本难以得到的“闹中觑”之“人间”,“澄里观”新奇之史册啊!

尾联二句思绪如潮。作者胸多卷轴,信手拈来直达东坡妙诗,使湘湖沉浸于古雅淳朴历史韵味之境,更显一种清空灵通之艺术境界:“不是东坡工妙喻,如何西子到临安?”二句语出苏轼《饮湖上先晴后雨》“欲把西子比西湖,浓抹淡妆总相宜”。诗以境界为上,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所设。诗之境界,唯诗人以感而抒之。此处借典隶事,“东坡”、“工”、“妙喻”、“西子”乃至“临安”,字字剪裁融化,句句显其浑厚,使诗句更具深厚。意谓不是苏东坡以“工”笔勾勒,设喻之妙,如何能将“西子”形象降临至“临安”呢!诗之妙在意外生意,境外生境。将湘湖与“东坡”、“西子”浑然一体。创造了情理无二,神理无二之非凡境界。诗贵乎“远近”,诗人前两联强调湘湖造就了神话传说,收笔处再强调湘湖和历史人物的密切关系。诗人转意象于“虚圆”。“虚”者,不拘泥于具体事实,由此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圆”者,诗更显玲珑剔透,艺术形象内涵更深广,诗之韵味更浓,言之更美也!


来源:  

作者:作者 陈 红  

编辑:赵佳囡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