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囡 QQ:1161293896 电话:22806713; 陈灿华 QQ:626476086 电话:22806713; 投稿邮箱:xsjyzxw@163.com 萧山网主站
萧山教育网  >>  高中  >> 正文内容

爷爷是老师,爸爸妈妈是老师,爱人还是老师,萧山八中这位老师不简单!

2021年09月26日 11:02来源:

在今年的第37个教师节上,萧山八中李丹老师家庭成功入选首批萧山区“教育世家”。

有一种情怀,叫“传承”

陶行知有诗云:“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或许有些家庭生来就与三尺讲台有缘,在那些已经泛黄的记忆里,“传承”就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追溯家中教师生涯的历史,李丹老师说:“素未谋面的外祖父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私塾先生,这是他们家庭的第一代教师。”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三反五反时期),教书和读书都是奢侈的事情,异常艰苦的条件,做一个孩子王似乎不是一个正经的行当。但正是这第一代的教师的15年,对后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后来二舅与母亲都先后站上过三尺讲台。

祖孙三代在厦门

捧得一颗心来

“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似乎是七八十年代老师的写照。作为家庭第二代教师是已经退休的父亲李云先老师和母亲包利文老师。


李云先老师和包利文老师夫妇

1961年初中毕业的父亲,被推荐进入湘湖师范学习,后来因为家庭变故中途退学,辗转部队当了8年卫生兵。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退伍后的他又投身教育事业,成为了当时一位民办教师。70年代的教育刚刚起步,百废待兴。要强的父亲一边进修学历,一边勤勉教书。从老党山初中到长沙初中再到新党山初中,父亲经历了新老学校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变革,实现了从早期的民办教师到80年代的公办教师的华丽转身,直到2003年光荣退休,把33年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深夜与父亲相伴的,往往是几沓作文本和一盏孤灯,当然还有他用来提神的香烟。”父亲埋首批改作业的模样,成为了李丹老师儿时心目中挥之不去的印象。

李云先老师(后排右一)

而母亲,是因为七八十年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没有高学历的她进入村小代课。哪里需要去哪里,她从一开始的七张头村小以及幼儿园代课,组织的需要让她一直不断学习,四十多岁的她从头开始弹电子琴,开始跟学生一起画画,边学边教成为她最痛苦的事情。那时的母亲是忙碌的,除了每天去村小上课,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外,平时还要干一些繁重的农活。因此一到农忙双抢季节,我和姐姐也会帮着父母干些农活,拔秧、插秧、割稻、收麦等,一家人过着清苦而幸福的日子。母亲一直工作到1999年,先后经历的长达22年的教育生涯。直到现在她也总是说,那时站在讲台上,被台下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刺痛,深怕自己不够精深的知识和教学能力耽误了孩子。

包利文老师

作为老师,最幸福的莫过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来看望自己,那一刻的幸福,总是洋溢在他们脸上。如今,逢年过节和家人聚在一起,谈论的还是离不开“专业教书,专心育人”的话题,他们的一言一行对现在仍耕耘在教育岗位上的儿子、儿媳影响很大。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们常说,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儿时,办公室就是我成长的地方,跟父亲一起上班,也跟父亲一起熬夜。那辆早已破旧的自行车,与我一起见证过晨曦和星辰。1994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即将高中毕业的我毅然放弃高考,选择了定向保送杭州教育学院,成为了一名师范生。从此,我也与外公、父亲母亲比肩同行。因为同行,所以热爱。如今,26年的教书生涯已然过去,俨然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原来的青葱少年已渐生华发,当年父亲深夜批改作文本的记忆,也成为了我经常上演的模样。从手写备课本到自己油墨印卷,从以前的手动红笔批卷到现在的手机端操作,科技的日益发展不断促进教育的改革和教师素养的提升,儿时的那些不理解和埋怨,如今也变成坦然和关爱。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我才慢慢知道手中的这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追求的是梦想,点亮的是人生的灯塔!作为一名高中老师,传道受业解惑之外,将学生当作朋友,让学生热爱生活、自信有为是新时代教师的另一个使命。

李丹老师

“教育世家,分量太重,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的爱人、任伯年小学张玲华老师说。望着崭新的匾额,我想同样深耕在教育一线的她,也体会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陶行知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如此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作为一名小学高段语文老师,深知“竹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所以阅读成为了她生活、学习的重心,陪着学生整书阅读,跟学生一起熏陶古诗文也是她的日常。她深知语文的学习,必定需要长期的耳濡目染和经年累月的不积跬步。教育,是付出爱,也是收获爱的过程。她说,在向善尚美的教育沃土中,追逐光,追逐美好,追逐与时光一同成长的自己,是一种幸福。


张玲华老师

祖孙三代,五位教师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里

“坚守”让教育更有温度、更具色彩

扎根基层育桃李,初心不改谱芳华

而这份“坚守”的教育情怀

将会不断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家庭

守望、赓续、传承……

作者:  
编辑:陈灿华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教育新闻

教育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