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印迹】萧山改革开放的进军号:全县农村促富大会
【编者按】发黄的照片,珍存鲜活的历史;尘封的档案,承载峥嵘的往昔。万物皆有痕迹,那是光阴停驻的证据。萧山八千年联合区档案馆推出“兰台印迹”系列文章,用档案讲好萧山故事,再现波澜壮阔发展历程,激励今人,竞进奋发。
1979年12月25日,萧山县农村促富大会在城厢镇召开。来自全县64个公社(镇)党委书记、700多个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部分先进生产队长,以及县级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共1200余人济济一堂,气氛热烈。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大力营造“先富光荣”的社会舆论,尽快把萧山建设成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的富庶农村。
1980年1月3日,《浙江日报》刊登萧山县召开农村促富大会的报道
(馆藏资料)
促富大会的召开,犹如一声春雷,在全县上下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文章评价其是萧山历史上的里程碑,甚至是“萧山的三中全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促富大会的召开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长期以来,“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抑制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萧山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整个农村产业单一,农民收入微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犹如强劲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显示了执政党敢于纠正错误、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新长征的坚强决心,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欢迎和拥护。萧山县委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萧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须捷足先登,赢得主动。为此,县委立即于1979年1月初发出《关于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意见》,要求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结合实际,总结萧山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寻找萧山在新时期快速发展的路子。从年初到年底,县委分别通过全县四级干部会议、第六次党代会,县级机关和区乡(镇)干部学习班、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学习班等会议和培训学习的途径,深入学习三中全会公报,贯彻落实省委扩大会议精神,号召全县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经过整整一年的思想发动、理论学习、工作探讨,全县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提振,“农村要富裕”“农民要富裕”,已初步形成共识。
县委因势利导,决定利用这种氛围召开一次声势浩大的会议,用“富起来”作为主题词,来一场全县大发动,这就是全县农村促富大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一个主体、两个翅膀(即以农业为主体,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县委书记金明珠在会上提出,要把全县“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以及各行各业的能人都请出来,一起做“富”字文章,让萧山农村尽快富起来。县委副书记、县长费根楠在报告中大谈“富”字经,通篇报告赞扬先富,提倡学富,政策扶富,鼓励大家开动脑筋,广辟门路,以富为荣。会议表彰了一批集体经济富得快的社队和农场,分发了由县委、县政府调查组深入全县各地调查挖掘而来的一批抓生产、促经济和个人发家致富的典型事例材料,欢潭、党山、新围、浦沿、许贤、石岩、城北7个公社在会上作了关于全面贯彻农业生产方针,促使农村、农民致富的典型发言。
促富大会的相关讲话稿
(馆藏资料)
在促富大会期间举办的全县多种经营大型展览会
(馆藏资料)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在萧山体育场举办了全县多种经营大型展览会。展览会门口的对联是:充分利用天地山水,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展览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一批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社队企业的典型,并展示了一部分多种经营、社队企业的产品。展览会不仅打开了与会人员的眼界,还吸引了众多的农民进城参观,形成了“会外有会”的热闹景象。
促富大会犹如萧山改革开放的一道进军号,使参加会议的干部都有一种坐不住的感觉,大家对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发展思路几乎没有异议,都思考着回去后如何抓紧传达会议精神,如何尽快找到能够使本地集体经济和农民尽快致富的门路。
全县的广播喇叭在会议期间和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天天播放会议精神,不断报道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思路和农民发家致富的典型事例。欢潭公社党委在会后提出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思路以及鼓励农民兴办企业、发展养殖业以及外出打工的做法给了各地乡镇领导干部以莫大的启发;曾经被当做批判对象的“牛贩子”、养猪户和培育售卖瓜秧的农民都被评上了劳模,还受到了隆重表彰,使全县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的事情,如今已经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干了!
1980年1月3日,《浙江日报》以头版显著位置对萧山农村促富大会作了报道。紧接着,在全省县委书记参加的省委工作会议上,萧山县委书记金明珠作了萧山如何谋发展、促致富的典型发言。萧山人民群众更加坚信跳出单一农门、广辟赚钱门路、大力发展经济,已是大势所趋,从而彻底解除了长期以来头脑中“左”的精神枷锁,消除了“谈富色变”“想富又怕富”的心理阴影。一时间,一个“富”字成了萧山广大干部群众的热门话题,碰面谈“富”、聚会谈“富”、独自思“富”,成了萧山人的常态。
促富大会不仅起到了思想解放和发展定位的作用,而且产生的启迪效应和后续效应非常明显。在促富大会的感召下,全县农村和各行各业迅速涌现了一批敢想敢闯的改革先锋,使得萧山的乡镇企业捷足先登,迅速崛起,进而实现了萧山工业的腾飞。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朱重庆,从创办漂染厂入手,带领全体村民积极发展村级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航民村建设成了集农工商多业并举的集团型企业,全村实现了“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著名农民企业家、全国改革先锋鲁冠球,从一家仅有4000元家当的宁围公社农机修理厂起步,1979年他果断舍弃多头经营,集中力量进行万向节专业生产,使公司发展成了汽车制造行业著名的大型企业——万向集团;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由一家生产袜子的社队企业起家,逐步拓展至石油化工与化纤原料生产领域,现已发展成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的现代大型民营企业……
20世纪70年代的宁围公社农机修理厂,系万向集团的前身
(馆藏资料)
1980年,闻堰乡老虎洞大队试种“湘湖莼菜”获得成功,恢复了萧山这一传统名产
(馆藏资料)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围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图为该乡妇女正在采收蚕茧
(馆藏资料)
萧山促富大会充分证明,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永远不竭的动力,也是“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必备的内涵。正是由于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萧山经济才步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并多次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十大财神县(市)”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