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那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萧山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一个年轻的姑娘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俄语向世界播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
她叫瞿独伊,1921年出生,浙江萧山人,也是“七一勋章”获得者。
她的母亲是杨之华,生父为沈剑龙。瞿秋白和杨之华结婚后不久,就将瞿独伊接到了身边。
瞿独伊和杨之华、瞿秋白
1928年,瞿秋白前往莫斯科筹备中共六大的相关事宜。而后,年仅六岁半的瞿独伊也和身为中共六大代表的母亲杨之华跟随着瞿秋白的脚步来到莫斯科。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召开,这也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那段时间,国内白色恐怖严重,过境时,瞿独伊还掩护了赴苏联参加会议的一些同志。此后,瞿独伊在莫斯科度过了十余年的学习和生活时光。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瞿独伊结束了异国生活,与母亲杨之华离开莫斯科回国。回国后不久,他们就被当地新疆军阀软禁、逮捕而进入监狱,其中包括中共在疆人员及家属150余人。
新疆难友 瞿独伊(二排左一) 李何(二排左二) 杨之华(二排右五)
狱中,年轻的瞿独伊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从不屈服。
在历史档案中一段审讯瞿独伊的记录里,她在敌人面前坚决地表达了自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我始终信仰共产主义,不用考虑,我已经谈过,共产党是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的,我就是要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而奋斗,死了也是光荣的。”
随着局势变化,1946年,经过党中央的营救,100多位同志分乘10辆大卡车,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安全到达了延安。同年,瞿独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瞿独伊再赴苏联,与丈夫共同创办了新华社莫斯科分社,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华社建立的第一个驻外分社。
瞿独伊(左二)和李何(右一)跟着农民代表团采访考察
面对资源的短缺,瞿独伊夫妇身兼数职,并主动提出降薪,把大部分在国外发表文章所得的稿费,都作为党费上交。其间,瞿独伊还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
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瞿独伊的一生,充满了奉献和无私,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楷模。
在开国大典上,还有另一个身影,就是瞿独伊的母亲杨之华。
开国大典 杨之华(前排右一)在天安门城楼上
杨之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忠诚的战士,杰出的女性”是她一生真实而鲜明的写照。
青年时期,杨之华意气风发,深受新思想的影响,1921年,她进入萧山的衙前农村小学校任教,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衙前农民运动。
1924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作为上海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参加中共四大。在瞿秋白和向警予的引导下,杨之华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深入上海女工较为集中的工厂,号召女工参与反帝斗争中去,为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打下了思想基础。她撰写的《妇女运动概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明确指出了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也是党内第一本以妇女运动为专题的宣传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杨之华对妇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直非常关心,她对纺织、轻工等工厂女工的劳动和生活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提出妇女职工的产假应为五十六天。后经党和政府批准,正式成为了全国妇女职工享受的社会主义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之华先后担任了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等职务,解决女工疾苦,发挥女工力量,寻求妇女彻底解放之路,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妇女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杨之华、瞿独伊、瞿秋白一家三口的贡献与精神品格,彰显了共产党人对党的坚定信仰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对党和国家的坚定决心,什么是真正传承与发扬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