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企业在萧山 | 传承老一辈企业家精神 把企业做大做强——专访浙江华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虞泽超
不仅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体,更是与萧山共生共荣、彼此成就的命运共同体。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们企业在萧山”全媒体微访谈,深入企业,聆听萧山企业家们的改革创新实践故事。本次专访的是浙江华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虞泽超。
记者:“未来创新谷”这个名字是谁取的?
虞泽超:“未来创新谷”是我们跟招商团队一起取的,取自于我们这边的地形。三面环山,就像一个山谷一样。
记者:原先这一片都是旧厂房吗?
虞泽超:对,原先都是我们自有厂房,正好萧山区出台了有机更新政策,我们也响应号召进行“腾笼换鸟”。
记者:大概占地面积有多少?
虞泽超:我们一期总共有83亩,建设面积16.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1.7万平方米。建好了之后,这可能就是萧山南片最大的一个园区了。我们目前是想把它打造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新时代园区。
记者:那目前招商的情况怎么样?
虞泽超:目前我们已经招商了六七家企业,都是规上企业。他们也有扩产能需求,我们刚好有场地,一拍即合,大家就来签订单了,等这里造好之后就可以入驻。
记者:你是95后吧?
虞泽超:是的。
记者:当时毕业了原本是怎么规划的?
虞泽超:因为我在美国读的研究生,当时想的是读完之后在那边工作两三年然后再回国。
记者:后来回来是父母说服了你还是自己说服了自己?
虞泽超:其实更多是自己说服了自己,我觉得需要回来帮助父辈去完成他们之前所做的事业。
记者:你每天都会在项目建设现场吗?
虞泽超:如果不出去跑项目的话,每天都会去工地转两三圈。在确定我们要去做产业园之后,我当时跑了17个城市,将他们先进园区运维理念和招商的方式方法,都融入我们自己园区的规划中来。那段时间其实跟读书没什么区别,就跟做研究一样,但是真正到现在开始运行了,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你要接触的人和事都比之前读书时要复杂很多。
记者:那你觉得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碰到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虞泽超:是如何因地制宜地把这些先进的理念融入萧山的这块土地上。
记者:前些日子你去参加了新创企业家座谈会。
虞泽超:那次座谈会确实让我学到很多。孙旭东书记选择“泛舟”湖上,当时他给我们解释了“泛舟”的寓意,表达了自信、有胆略、有野心但又不失规划这层意思。我觉得这也是孙书记对我们新创企业家的一种期望,表达了他对萧山后面发展的一种愿景。
记者:在座谈会中,孙书记对大家提出了要求。比如,如何继承老一辈企业家的“四千”“四抢”“四敢”精神。
虞泽超:我觉得萧山的民营经济是特别厉害的,包括围垦精神,真的是萧山的一种传统。大家就是拼了命地在做自己的事业,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我父亲是在1998年就跟浙大机电学院合作做PC钢棒生产线,是全国第一批国内的自主生产线。以前大家都要从日本买产线,当时是千辛万苦才把这条产线做起来。父亲这一辈,他们真的是为企业付出了很多。现在自己真正投入到管理岗位上来,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在驱使着我必须做到更好,把这个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