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生活资讯 >  健康 > 

新突破丨我们给“渐冻症”患者打造了另一张“嘴”

[ 健康 ]    
2024
08-14
10:25

近日,69岁的“渐冻人”孔大伯借着从他胃部伸出的一根胃造瘘管,“吃”了一顿饱饭。这是浙江萧山医院消化内科吴婵妮主任为他创造的第二张“嘴”,也是医院首次为“渐冻人”群体实施的经皮胃造瘘术,以后他就可以依靠这根管子进食,不用担心吞咽困难了。

“渐冻人”面临吞咽困难

“渐冻人症”的学名是“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慢性进行性变性性疾病,因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人”。目前仍旧是无法治愈且致命的病,后期累及到咀嚼肌和球部,出现咀嚼困难和吞咽困难,难以正常进食,身体慢慢消耗最终死亡。

3个月前,孔大伯被确诊为“渐冻人症”,短短3个月病情进展快速,孔大伯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呛咳、不能言语,只能放置胃管肠内营养。放置胃管后孔大伯觉得异物感明显,口水无法下咽,不能平卧,病情越来越严重。

家人非常焦急,经四处打听,联系了浙江萧山医院消化内科吴婵妮主任,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克服困难完成手术

吴主任会诊后经过研判,认为孔大伯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食困难。而对于进食困难患者,胃造瘘手术可以创造另一张“嘴”,是建立营养通道的有效途径。

但如何进行手术麻醉成了大难题。这是因为“渐冻人症”是一种神经元性疾病,该疾病出现进行性骨骼肌无力、肌肉萎缩,会影响呼吸肌,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麻醉风险太大了,即使气管插管后也可能出现呼吸机无法脱机的情况。

考虑患者安全,经过多次与病人沟通,又请麻醉科姚圣杰副主任医师会诊评估,最后选用了腹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最大程度上减轻了腹部创口疼痛,同时也避免了呼吸抑制。

在腹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吴婵妮主任为孔大伯实施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胃镜引导下,将造瘘管在腹部皮肤穿出,这样即可通过造瘘管直接注入食物到胃内,摄入食物时也无需经过口咽部和食管,也避免了胃管导致的咽喉异物及反流。孔大伯和家人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

什么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 是一种通过胃镜介导放置造瘘管进行胃肠内营养或胃肠减压,且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

该方法是在胃壁打一个孔并连接一根饲管,通过饲管和营养袋,可以将肠内营养液直接输送到无法经口饮食的患者胃中,然后经胃肠道吸收。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同时,胃造瘘管留置时间较长,与鼻胃管相比,降低了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还可避免对鼻咽部的刺激,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更便于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PEG适合哪些患者?

因各种原因经口进食困难,但胃肠功能正常,需长期肠内营养支持(超过30天)的病人,建议使用胃造瘘。

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① 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如脑卒中、脑外伤、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等;

② 上消化道疾病致吞咽障碍不能进食,如口腔咽喉部肿瘤、头颈部肿瘤、食管肿瘤等;

③ 意识水平降低,如重症监护患者,长期昏迷者;

④ 其他系统疾病致营养不良风险增加或不能进食者。

但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条件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否适合,最终还需要由医生详细评估病人情况后决定。


来源:浙江萧山医院  

作者:  

编辑:陈灿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