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门”拥有的柔性悬垂屋面系国内首例,杭萧钢构,绿色智能建筑铸立“潮头”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杭州城市发展的一次飞跃。在这场国际盛会的筹备过程中,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萧钢构)作为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以创新的技术和理念,为亚运会提供了多个精品工程,展现了钢结构建筑的魅力和优势。
近四十载风雨,无数荣誉见证,开创数智平台,铸成亚运之梦。杭萧钢构以创新为动力,以品质为根本,以客户为中心,以社会为责任,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
从创业到发展
风雨兼程开拓前行
杭萧钢构从创业到发展,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品质为根本,以客户为中心,以社会为责任,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这一段发展之路,不仅是一部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民营企业的奋斗史。
创业期,杭萧钢构创始人单银木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超前的战略眼光,毅然决定转型钢结构建筑领域。面对内外部的质疑和阻力,他保持初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他带领团队在一夜之间拿出了一份优化设计方案,以一份节省35%用钢量的创新型建设方案拿下了安徽省“九五”期间第一号重点工程、当年亚洲最大的单体工业厂房——奇瑞汽车发动机厂房,打开了市场大门。他们说:“立志做中国代表性的钢结构公司,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转型期,杭萧钢构不断拓展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从厂房到多高层,从住宅到公共建筑,从国内到国外,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技术突破和市场开拓。他们建造了国内首栋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项目——瑞丰国际商务大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誉;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湖北唯一的钢结构康居示范小区——武汉世纪家园,也是国内第一个完全国产化的绿色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并荣膺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和“全国绿色创新奖”;建造了安哥拉安居工程、德国法兰克福空铁中心、冰岛国家音乐厅和会议中心等海外知名项目,展示了中国钢结构建筑的魅力。他们说:“我们要用钢结构改变中国建筑业的面貌,要让中国钢结构走向世界舞台。”
发展期,杭萧钢构进一步完善了以钢结构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形成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项目建筑总承包+绿色建材+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五位一体”绿色建筑集成新模式。他们投资设立了万郡绿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绿色智能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数字化订单拆解、原材料智能集采、云端深化设计、仓储物流运筹等数据云端融合;他们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他们说:“我们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要让绿色建筑惠及全人类。”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杭萧钢构用钢铁铸就精品工程,用心创造奇迹故事。他们用智慧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腾飞,用实力成为钢结构建筑的领跑者。
从工程到艺术
精品项目展现卓越技术
杭萧钢构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数千个样板工程已覆盖40多个行业,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杭萧钢构参与众多国内知名工程的建设,如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项目——延庆冬奥村及延庆山地新闻中心二标段、北京世园会“四馆一心”主场馆中的“心”——妫汭剧场、我国建设规模最大的钢结构绿色建筑商品房住宅区——包头万郡·大都城、目前中国西北最高建筑——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498米)、全球海拔最高的五星级酒店——拉萨圣地天堂洲际大饭店、全球海拔最低的五星级酒店——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深坑酒店)、广州亚运会主要比赛场馆之一——广州亚运会综合体育馆、开封市首个采用装配式钢结构的教育建筑项目——兰考县兰仪教育高级中学等。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杭萧钢构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杭萧钢构的艺术追求,将钢结构建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杭萧钢构的精品工程不仅是技术的展示,也是艺术的创造。
在国际上,杭萧钢构的精品工程也同样赢得声誉。例如,德国法兰克福空铁中心项目,是机场连接城市的交通枢纽,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单体建筑。该项目采用60~80mm S355K2超厚构件,属独特的空间结构,其技术要求高、结构类型多、构件板超厚,异形超厚构件焊接时有很强的焊接裂纹倾向,给工程的焊接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杭萧钢构通过对焊接构件的结构及技术分析,拟定了控制其焊缝焊接裂纹的一系列措施,并在焊接施工过程中进行试验及优化,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的控制S355K2超厚构件焊接裂纹的工艺,使构件质量达到德国验收标准的要求。
又如,安哥拉安居工程项目,是非洲首个钢结构住宅小区,工程由A型和B型两种独立户型组成,建筑高度均为45.8米,15层,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具有抗震、防火、隔音、保温等优点。该项目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五星住宅,并获得“浙江省金刚奖”等荣誉。
再如,卡塔尔多哈国际机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世界上最大的客运飞机空中客车A380-800双层“巨无霸”设计的机场。
从绿色到智能
创新思维成为行业领跑
杭萧钢构始终坚持绿色建筑的理念,积极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传统建筑方式不同的是,这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像是在“搭积木”——在工厂加工制作好钢柱、钢梁、楼承板、墙板、楼梯等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再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构件、配件安装到一起,一个完整的建筑物就完成了。这种建造方式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和能耗,减少了建筑垃圾、粉尘污染,钢构件还可以循环利用。
早在1999年,杭萧钢构还成立专门机构展开对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了成熟的钢结构住宅产品体系,并于2003年获得钢结构住宅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杭萧钢构自主研发的钢结构住宅成套体系,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积累了一套可实施、可复制推广的试点建设经验。
杭萧钢构不仅在绿色建筑方面有所突破,还在数智服务方面有所创新。杭萧钢构积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历史机遇,着力打造“钢结构产业大脑”,在自有产能扩张之外,率先开始打造数智化的服务能力。目前,杭萧钢构布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二十余家工厂上线使用,实时用户数量超过数千人,实现了两百余个工程项目及其项目钢构件的实时性追溯和协同管理。该平台已取得11项正式授权的发明专利,并被各级政府列为重点推进的“工业互联网项目”。
杭萧钢构从绿色到智能,从传统到创新,从国内到国际,展现了一个钢结构企业的发展之路。
从服务到奉献
投身亚运为国际赛事
锦上添花
作为东道主城市,杭州市将以“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打造一届高水平、特色鲜明的亚运会。在这一过程中,杭萧钢构作为本土企业,积极参与了亚运会的配套项目建设,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杭萧钢构承接了杭州世纪中心(杭州之门)、亚运会运动员村2号地块一标段、亚运村技术官员村(三期)等多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杭萧钢构在钢结构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也体现了杭萧钢构在服务亚运会的过程中所秉持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其中,杭州世纪中心(杭州之门)是杭州亚运会重要的配套项目之一,是杭州市的新地标,也是目前已建成的杭州最高建筑。“H”形状源自杭州城市拼音第一个字母H,象征着城市腾飞和和谐美好。这座超高建筑由两栋310米高的塔楼组成,中间以钢连桥相连。杭萧钢构作为唯一一家钢构企业承建该项目主体的钢构工程,负责两栋塔楼的主体钢结构工程、两栋塔楼之间的钢拱连桥及悬垂屋面,以及东、西裙房商业区的钢结构工程。该项目最大的挑战是双塔中间连接部分的施工,双塔之间的马鞍型悬垂屋面和拱形钢连桥安装最高高度103米、最大跨度80米,匠心独运的悬垂网格钢结构系统,铸就了“亚洲知名的柔性悬垂屋面”,受到各方高度评价。该结构形式为国内首例,且在国际上也无先例。
亚运会运动员村2号地块一标段是亚运会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主要用于运动员的日常居住和训练;技术官员村(三期)则是亚运会期间接待技术官员和媒体人员的场所。两个项目均采用了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低碳化的施工目标。
这几座建筑凝聚了杭萧钢构在钢结构领域积累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也展示了杭萧钢构在绿色建筑集成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千年古都风华再现,万里长江水天相连。这些项目是杭萧钢构为亚运会献上的一份厚礼,也是杭萧钢构为杭州城市发展贡献的一份力量。
在亚运会筹备工作中,杭萧钢构不仅保证了项目的按时按质完成,还积极参与了亚运会志愿者培训、亚运文化传播等活动,为推动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召开,杭萧钢构将进一步借助亚运机遇,释放亚运年的发展红利,为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增添杭萧色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