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浙江 > 

浙江乡村也要搞“地瓜经济”?六问省委一号文件

[ 浙江 ]    
2023
03-16
17:32

日前,浙江省委一号文件《关于2023年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既是全年“三农”重点工作的“任务书”,也是指导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施工图”。

今年,“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更甚以往: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出台了新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多项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的浙江“三农”,接下去怎么做?3月16日,浙江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解读文件相关内容。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通林介绍,聚焦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乡村振兴,锚定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目标,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上。

文件共8个部分、32条,主要内容可概括为稳供给、抓振兴、促融合、强保障:

稳供给,就是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头等大事、摆在首要位置,提出要做好“三抓三强”:抓耕地强根本、抓科技强支撑、抓机制强动能。

其中第三条亮点颇多:强化“谁种粮谁受益、谁多种粮谁多得”的鲜明导向,浙江提出要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建立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落实省级规模种粮动态补贴机制,保持稻谷最低收购价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全省域实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积极探索种植收入保险,确保农民种粮有钱赚、有奔头。

抓振兴,就是坚持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条主跑道,高水平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振兴,让农业更强、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文件明确了三条跑道具体的目标和相应的深化行动方向:

锚定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深化农业“双强”行动,不断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锚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以“千万工程”统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锚定持续缩小“三大差距”目标——深化农民共富行动,持续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促进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增收,加快山区海岛乡村发展步伐。

促融合,就是以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县城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支撑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提升县城产业平台集聚、基础设施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生态环境承载“四大能力”。另一方面则要继续深化“千万工程”,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善治和共同富裕“四大提升”,推动乡村加快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同时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点是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等机制,推进乡村营商环境、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等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强保障,就是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为主抓手,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

WechatIMG24404.jpeg

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浙江如何作为?

浙江的答案很明确: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

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伟峰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为浙江指明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子,这也是一条极具浙江辨识度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浙江将重点抓好“126X”体系建设——

“1”就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是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的头等大事。

“2”就是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国家丘陵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

“6”就是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提能,大力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六个“百千”工程。

“X”即培育壮大“十业万亿”乡村产业和“百链千亿”农业全产业链,构建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此外,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推进种业革命,持续稳定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完成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推进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水产种质资源库和畜禽遗传资源库建设。

蒋伟峰介绍,目前,全省共有持证种业企业约1200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子种苗年产值约50亿元。我省种业企业规模总体不大,但经营机制灵活,资本构成类型多样,国有、集体、民营及混合资本企业均有分布,特色化、专业化特点突出。

一些企业具有成为“单打”冠军和“隐形”冠军的潜力,在粮油、特色蔬菜、茶树、优质肉鸡、蛋鸭、水产等产业的育种上优势明显。2022年,浙江共入选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4家(含农作物企业2家、畜禽企业1家、水产企业11家),总数居全国第五,水产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组织认定综合性、特色优势型、区域优势供种保障型等3种类型省级种业阵型企业共28家。

下一步,浙江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做强农业“芯片”,打好种业翻身仗。省农业农村厅将联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出台《关于加强种业企业培育的指导意见》,还将聚力打造一批“骨干企业牵头,首席专家挂帅,产学研推协同”的省级育繁推种业创新平台。

此外,我省还将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种业研究院,建设稳定的科研创新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针对成果市场转化不足等问题,加快农作物、畜禽、水产等良繁县、良繁基地建设,建立一批稳定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良繁基地。

浙江如何提高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发展乡村产业,关键还是要强起来、走出去、回得来。文件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提”:

一是创新提质乡村数字经济。去年,浙江获批创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数字乡村引领区。

接下去,浙江将加快乡村数字产业增效,推进未来农场、数字农业工厂(基地)建设,特别是发挥好平台经济作用,培育网上农博、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农产品电商新业态,全年计划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1.1万亿元。

加快乡村数字服务提质,完善“浙江乡村大脑+浙农系列应用”,“浙农码”用码量日均30万次以上;加快乡村数字基础提升,纵深推进乡村数字化新基建工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二是升级提能乡村地瓜经济。浙江将发展农业总部经济,推广台州“追着太阳种西瓜”、嵊州“三界种粮队”外拓种粮等模式。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长三角农业交流合作等。

三是优化提升乡村营商环境。一方面深化农业农村投资相关集成改革,另一方面深化以“三块地”为核心的农村各项改革,两端发力,全面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差需要做哪些努力?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浙江如何持续发力?

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方毅介绍,浙江将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主抓手,以美丽乡村为底色,以未来乡村为示范,以共同富裕为追求,围绕“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治理和谐、生活和顺”,点线面结合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构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加快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浙江将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乡村产业兴旺度、乡村文化兴盛度、乡村社会和谐度。

WechatIMG24401.jpeg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浙江如何“出招”?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新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9以内。

王通林介绍,浙江将重点实施好“一改革、两行动”。

“一改革”即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浙江将持续打好四套改革组合拳,用好强村公司培优带富、农民农村提低帮富等八大招式,实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年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超90%。

“两行动”即乡村点亮行动、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

乡村点亮行动,重在加快盘活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等资源,实施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发展乡村庭院经济。浙江还将启动“农创客点亮乡村行动”,充分发挥好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乡村运营专委会的作用,吸引聚集一批致力于乡村运营的优秀农创客,探索推广乡村运营先进做法,推动“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第二个是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重在深化新型帮共体建设,拓展乡村振兴(26县)十大助力行动,提升重特大疾病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山区海岛县乡村高质量发展,持续缩小“三大差距”。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浙江如何发力?

浙江要实现“两个先行”,最大的短板在农业农村,必须投入更多资源、给予更大支持。在强化政策保障、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都有不少亮点。

方毅介绍,在党建统领上,文件提出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和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体系化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提升,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在人才振兴上,提出要实施乡村绿领人才培育计划,培育乡村振兴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新招引4万名以上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新培育农创客2万名。

在用地保障上,提出要落实农业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实行单列跑道、单设标准;建成农业标准地40万亩。

在资金支持上,提出要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等举措,各设区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达到6%。



来源:潮新闻  

作者: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