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国内 > 

儿童智能手表用语音诱导孩子扫码消费?厂家这样说……

[ 国内 ]    
2022
12-01
16:28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款专属于儿童的“智能手机”也应运而生——智能手表

而就在近日,一段来自儿童智能手表中的语音,却引发不少家长担忧,他们认为这涉嫌诱导未成年人消费。

图片


儿童智能手表用语音诱导孩子消费

据报道,11月28日,河北邯郸一位8岁孩子的家长李先生称,他给孩子买手表电话,主要是为定位孩子位置和方便联系家人。没承想就在前几天,孩子突然吵嚷着要拿李先生的手机扫码听音乐,于是就出现了视频中的一幕。

视频中,李先生拿着孩子的电话手表,打开某音乐App,手表却传出这样的声音:“小朋友,请用爸爸妈妈的手机扫码,开通手表铃声VIP。”这段语音提示让李先生非常生气,多次叮嘱自家孩子不要扫描二维码消费。

图片

图片

图片


厂家:已停止该语音提示

记者了解到,李先生所描述儿童智能手表的厂家是深圳市闯一闯科技有限公司。12月1日,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记者表示,手表出厂时会安装音乐软件,“我们只生产硬件,还必须安装一些软件,才能让手表正常使用。”该手表的软件是第三方音乐软件,上面有免费的音乐铃声,也有收费音乐。

记者注意到,网络上不少家长表示,市面上不少儿童智能手表都有诱导孩子消费的语音提示。还有家长表示,不管是哪家品牌手表,只要安装了相关软件,就会出现同样的消费提示。

关于该手表是否涉嫌诱导未成年人消费,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该语音提示确实不妥,已和软件方沟通此事,对方表示已停止该语音提示。“后期如果该音乐软件不停止该语音提示,我们也会选择下架该软件。”该工作人员说。


网友评论

男子将视频发到网上后,引来了不少网友们的讨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儿童智能手表诱导消费早有先例

其实早在今年7月,备受欢迎的儿童智能手表品牌“小天才”就曾被指存在“诱导消费”的行为。

据了解,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小天才智能手表产品发生过不少关于第三方APP的消费纠纷事件,孩子未经家长同意就可以对上面第三方APP中进行充值。

一位来自北京海淀区的家长发现,在给孩子买的小天才电话手表中有内置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游戏APP,多款类似皮肤商城、游戏的内容均可“消费”。

一位来自天津的家长称,6月11日,孩子在使用小天才电话手表时,打开了智宠学堂APP,被莫名扣掉299元,查询相关交易记录只显示“小天才应用中心”。

也有家长反馈,孩子在使用手表的过程中,打开了兜兜龙和智宠庄园两个APP,想关掉未果,最终完成扣款,包年VIP费用共计402元。这个过程中,付费并未经过家长的手机支付确认,家长并未收到任何提醒。

图片

有媒体向小天才官方旗舰店询问,是否有付费APP,客服回应称:“电话手表主要是打电话、定位和微聊,帮助家长随时联系到孩子,不会有游戏和上网的功能”。

在追问之下,该客服补充说,商城中有免费资源,也有付费资源,但付费需要家长扫码。上述家长反馈的智宠学堂等APP均已下架。

不过,在不少线上销售渠道中,小天才的销售素材中仍旧主打“更多优质APP”,这其中就包括被投诉的吉米猫英语等APP。


纠纷背后

是儿童智能手表赛道日渐拥挤

在“擦边球”、扣费纠纷背后,实际上是儿童智能手表赛道日渐拥挤。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儿童智能手表需求量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小天才电话手表是该细分赛道中的佼佼者。2021年,其出货量达到637万块,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四。

然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儿童智能手表销售有所下滑,小天才排名为第七,从上一年的4.9%下降到3.4%。

图片

“儿童电话手表的核心功能是通话定位、保证安全,很多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孩子都在家上网课,因此需求有所减少。”

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分析称,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对软件的需求变大,迫切希望开发一些儿童日常所需的爆品软件来吸引孩子,急于找回丢失的市场份额。

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会长郑毅则指出,儿童智能手表近年来发展迅速,最核心的技术是手表中的芯片,然而在技术上大家并没有更多的差异性,赛道愈加拥挤,企业竞争激烈。

“现在实际上已经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更多的思考行业生态问题,而非通过旧的技术来维持市场地位”。


如何筑起“保护墙”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5-12岁的儿童数量是1.7亿,智能儿童手表的市场普及率达30%,可以说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戴着电话手表。而儿童电话手表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家庭,在下沉市场,普及率还不够,未来市场仍有不小空间。

资深工程师袁博指出,行业的监管仍处于初期,大公司监管严格,小公司则是监管盲区。究其原因在于审核方面的投资会很大,而一部分小企业是商业利益至上,自然会有漏洞。

“这次家长反映的问题主要责任还是在于生产厂家,目前把关内容和软件的主要责任方还是企业自身,日常应当有专人做预装的检查,对软件和内容进行审核和上架,此外在支付方面,家长是可以给孩子一定的额度授权,这样难免会产生消费。”郑毅谈到,此前行业协会也曾组织过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引导,但并没有对软件和内容上有过多明确规定。

刘权指出,儿童智能手表和平板等应用商城的管理与设置,应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广告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相关部门开展了“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教育类软件内的广告弹窗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管制。刘权分析,对于有学习功能的儿童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硬件,由于不能明确认定其是学习教育类产品,因此存在此类硬件打“擦边球”、为违法违规APP“打掩护”等行为。

陈文明告诉记者,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无论从法理还是从道德层面来看,这是厂商应有之义,同时也是相关产品生产发展应该严格遵守的底线和最基本要求。

他建议家长应当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儿童智能手表并保留好购买凭据,如遇到产品有质量问题,请尽快处理;在选择产品时,可选择新一代产品,更有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不过,只有家长的保护远远不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介绍,智能手表实际上有很多标准可以参照,但问题在于企业是否能够严格执行。如今电子产品逐渐发展成熟,在安全和软件层面的发展则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整个赛道上产品趋于同质化,面临天花板,未来儿童智能手表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引领儿童健康发展,在护眼和安全等场景中精细化运营”,孙燕飚补充说,企业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出一些昏招。

陈文明则建议,有关方需不断完善产品内部内容合规、使用合理的防范系统,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整改实效,切实为儿童健康成长筑起坚实“保护墙”。


来源:萧山网综合极目新闻、山东商报、 新闻晨报、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消费者报、央视网、人民日报、未来网、中国新闻网、网友评论等  

作者: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