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萧山节日探源 | 航坞山下“祭星乞巧” 古风新说传承非遗

[ 文教卫 ]    
2022
08-05
08:01

萧山节日探源

航坞山下“祭星乞巧” 古风新说传承非遗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情景表演

穿针引线来“赛巧”

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又到我国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这天,我区瓜沥镇举行了七夕“祭星乞巧”民俗文化活动。夜色下,古色古香的航坞公园内,人们演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场景,再现民间“祭星乞巧”的整套“标准动作”。现场被浓浓的节日仪式感包围,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瓜沥坎山一带七夕“祭星乞巧”的民俗传承已久,独具浓郁地方特色,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瓜沥镇也被确定为省级传统节日保护地。知名民俗学家吕洪年曾在调查考证后赞道:“关于七夕节的民俗全国有很多,但只有坎山的七夕节民俗文化,传承保留得最好。”

那么,瓜沥七夕“祭星乞巧”如何缘起,又为何能“原汁原味”绵延至今?近日,记者到瓜沥进行了一番探究。

宿山、洗头、吃鸡、赛巧、乞巧……

瓜沥人的七夕满满仪式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年农历七月初六,七夕前一天,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齐聚航坞山西麓的千年古刹地藏寺宿山祈福,寄托国泰民安、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景。在老人们通宵诵经的同时,陪同前来的青年男女则借机相亲寻偶,于是又有“地藏寺鹊桥会”之说。

“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说法,我们这里的七夕‘祭星乞巧’就与这地藏寺宿山祈福有着很大的历史渊源。”说这话的杨雅贞,土生土长的瓜沥坎山人,在当地政府机关从事文化工作多年。她参与了七夕“祭星乞巧”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并于2008年起一直参与策划组织当地历年举办的七夕民俗活动,一直以来,致力于七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杨雅贞说,从她记事起,瓜沥坎山一带百姓过七夕,便是从农历七月初六夜的宿山祈福开始,一直延续到次日农历七月初七,过节仪式感十足。“最多时宿山者可达一两万人,场面十分壮观,但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于是此后便慢慢开始了分流。”她说,如今宿山祈福已逐渐淡化,但旧时其他的七夕民俗大多得以延续。

到了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女子会采摘“槿柳叶”(萧山土话,即木槿叶),用其挤压出来的汁水洗头。

家家户户在这天都会吃鸡。女孩要吃公鸡,男孩吃母鸡。因有说法七夕吃鸡特别补。另据老人们说,这是为让牛郎织女长夜多待一会,杀鸡使之不鸣,不鸣则不知天亮。

到了傍晚时分,就要进行“祭星乞巧”仪式了。人们会取一竹竿(又称巧竿),挂上一块花边摆在供桌旁。供桌上摆上六盘水果,都是各有寓意。必备的有莲藕,意为藕断丝连、情意绵绵;柿子,意为甜甜蜜蜜;石榴,取多子多福之意;巧果和水菱,寓意心灵手巧。放上一盘饺子,饺子里面放有被剪成剪刀、针、线板、纺车等形状的橘子皮。再摆上3只酒盅,备好酒壶、香炉、蜡烛、香和一碗由井水、雨水各半混合而成的“阴阳水”。

仪式开始后,由长辈在一旁指引,让年龄最长的女孩点上蜡烛、三支香,对着苍穹祭拜,其他女孩轮流祭拜。接着,年龄最长的女孩要向牛郎织女敬酒,在3只酒盅中斟上酒。两杯是给牛郎织女相会时喝的交杯酒。剩下的一杯酒由女孩慢慢举起,默默祝愿牛郎织女情深意长,乞求织女多多赐予心灵手巧的本领,然后用这杯酒在地上洒出等距离的三点,再绕着三点洒出一个“心”形。

敬酒结束后,自家姐妹或是和街坊邻居的女孩们还要一起“赛巧”,大家穿针引线,比赛谁的动作快,快的那位就算先“得巧”了。再有丢针法,大家依次把针放到那碗“阴阳水”中,谁的针浮而不沉,即为“得巧”。还有吃饺子,女孩们只要吃到被剪成各种形状的橘子皮的饺子,就表示乞巧成功。当然,包饺子的大人们总是不忍心让某一个女孩落空的。

仪式最后,长辈们会教女孩们唱七夕歌谣——

“七月七,

牛郎哥哥、织女姐姐快快来,

伢给你送肉,教伢学做活。

伢给你送物,教伢扎鞋帮。

伢给你送菜,教伢学裁剪。

伢给你送水,教伢纳鞋底。

伢给你送瓜,教伢纺棉花。

伢给你送醋,教伢学织布。

伢给你送酒,教伢学梳头。”

歌谣不知出处,都是外婆传母亲,母亲传女儿,如此代代传唱下来。歌谣也没音调,女孩们边拍手打着节拍,边用萧山土话吟唱。

到了这天夜深的时候,大人们还会让孩子们去瓜棚下聆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孩子们总是大气都不敢出,虔诚地听上半天。谁也不曾追究是否真有人听到过些什么。对于孩子们来说,过七夕,就如同玩着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此后忆起时,只有令人回味的童年的快乐。

七夕“祭星乞巧”何以古风犹在?

曾与家庭收入、婚姻息息相关

据《中国实业志》记载,1919年,上海商人徐方卿在萧山坎山塘上组织24名妇女学挑花边。接着,在萧山坎山开设了萧山县第一家花边厂。从此,萧山农村妇女学习这种挑花技艺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地从七八岁的小姑娘到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都学会了挑花。鼎盛时期,萧山常年有近30万妇女从事挑花生产,尤以坎山一带最为集中。

“瓜沥坎山一带‘祭星乞巧’民俗文化之所以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且能够延续至今,这与萧山花边这一地区产业发展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在瓜沥探访时,记者遇到了正在当地进行七夕民俗文化调研的浙江财经大学毕雪飞教授。她说,自己去过全国不少地方调研七夕民俗文化,对比之下,瓜沥坎山这里的七夕民俗较好地传承了古风,即旧时的一些习俗在当下基本都能看得见,萧山花边作为一个载体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无论是乞巧,还是赛巧,七夕“祭星乞巧”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也为锤炼萧山花边品质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位于瓜沥坎山老街的瓜沥镇坎山花边站,是萧山现存唯一的一家花边站,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仍采用传统生产模式,村民们来这里拿走手工花边的原材料,一段时间后再将挑好的花边送来,按工计酬。花边站的主人戴水珍,还经营着一家花边厂,生产各类花边产品。她从小跟随外婆、母亲挑花边,是挑花边的能手,现为两大省级非遗项目萧山花边、“祭星乞巧”的传承人。

生于1964年的戴水珍说,七夕“祭星乞巧”于她可是深深印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从小至今,家中一直延续着那一套过节的习俗。“花边要挑得好,有一双灵巧的手自然是关键啊。”她笑着说,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萧山花边最兴旺的时候,挑花边是一个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那个时候有女孩的人家,经济条件往往比那些只有男孩的人家要好许多。当时,一个姑娘挑一天花边一般可以赚1块钱,而一个男的在生产队里干活只能赚5毛钱。像我的话,最多时每天挑一个四英寸的盘垫,可以赚5块钱咧!所以一开始我都不愿意去厂里上班,因为厂里一个月工资也不过45块钱。”

不仅如此,在当时,姑娘会不会挑花边,还关乎着个人的终身大事。

“那时姑娘到了适婚年纪,就会有小伙上门来看自己挑花边。一般是三五个姑娘坐成一排,小伙远远坐着观看,看谁花边挑得快,就中意谁。也有的相中哪家姑娘了,还会去周边打听,问这家的姑娘是不是挑花的能手。”戴水珍笑着说。

从家庭收入到婚姻命运,曾经萧山花边带给一代人的影响,也使之成为如今依然刻在不少瓜沥人心中的一个情结。而或许也是因为这份情结,七夕“祭星七巧”的民俗在这里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在传统民俗的仪式感中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机制花边的出现,手工花边的生产逐渐边缘化。戴水珍说,如今花边站仅有1000多人在绣花,基本上是6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技术精湛的工艺制作者。

为了将萧山花边传承下去,这些年,戴水珍致力于积极推动非遗传承进校园,在萧山、滨江等地,从幼儿园到大专院校,通过开班、成立社团等途径传授手工花边的针法技艺。

有一次,一所艺术院校的手工花边课程结束后,戴水珍与校方商量沟通,将瓜沥七夕“祭星乞巧”的仪式搬上了同学们的毕业展。没想到,从原先只有静态的花边展示,到融入活态的民俗仪式,这一创新之举在学生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那所学校再次开班的时候,学生报名热情很高,最后从一个班扩到了四个班,每班20名学生,其中还有18名是男生,太让人意外了。”戴水珍的脸上满是欣慰。年轻人的热情,总是会让人对传统工艺产生新的期待。

不仅有戴水珍这样的个体,一直以来,瓜沥镇十分重视七夕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努力打响这张文化“金名片”。除了每年镇级层面举办大型七夕“祭星乞巧”民俗文化活动,瓜沥镇还充分利用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七夕民俗活动,在传统民俗的仪式感中,唤起更多人对萧山花边这一传统技艺的热爱,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子,让瓜沥的七夕民俗文化走得更远。”瓜沥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来源:萧山日报-萧山网  

作者:文/记者 何可人 实习生 卢悦 通讯员 沈国强 摄/通讯员 沈雷  

编辑:汤圣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