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国内 > 

考清华还是考北大?读文科还是读理科?他全都要!

[ 国内 ]    
2022
05-24
14:20

2015年,“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以一篇《别拿屠呦呦说事》的文章一举拿下中国新闻奖。

2018年,在一片“厉害了,我的国”的呼声中,他反其道而行之喊出,“我的国,也不是那么厉害。”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他,就是原《科技日报》总编辑,现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亚东教授。

《毛铺和文化录·中国和力》第二季,对话刘亚东,和杨澜一起梳理科学与技术之脉络,探讨未来发展之方向。

一个和而不同的媒体人

2018年,一个“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的主题演讲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而演讲者正是时任《科技日报》总编辑的刘亚东。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科技领域存在的问题,毫不避讳地提醒公众,中国科技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刘亚东凭借着敢于说真话的勇气,一语惊醒梦中人,让人们看见掩藏在民族情怀之下的赤裸真相,原来“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甚至还受制于人!

2021年,刘亚东再次以一篇《我提出“卡脖子”问题三年了,许多人还不明白,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的文章引发广泛讨论,文中他针砭时弊,指出中国在诸多核心技术领域被卡了脖子只是表象,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的基础科学大幅落后于美西方。

这篇文章后来被任正非邮件签发给华为数十万名员工传阅,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在刘亚东看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实事求是,是新闻报道的原则,也是科学精神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当然值得肯定,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差距和不足。因为只有认识到差距,才有可能弥补差距。而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人会为公众拨开迷雾,还原真相。让大家能够更加平衡、全面的去看待当前中国科技的实力,从而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和认知。

“在公众都在哭泣的时候,不要让他们太悲伤;在公众大笑的时候,不要让他们忘乎所以”。刘亚东用一句话精辟地总结了他作为一个媒体人的信仰。

图片


一个兼容并包的教育家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拼图,那刘亚东一直在试图用不同的经历拼出更丰富的人生。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他始终保持着兼容并包的心态,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尝试和突破。刘亚东在清华电子工程系读了八年工科,转而又去北大攻读国际政治学,这份理科与文科交叉融合的独特求学经历,为他日后在《科技日报》的新闻报道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成为科技新闻领域的头号发言人之一。

而如今,他放下媒体主编的身份,走进校园,出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以一个教育家的身份,为中国科学发展摇旗呐喊。

图片

谈起大学的教育之道,他颇有心得。

他说,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人不光只是教给他知识,更要教会他做人,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而这个健全的人格它要靠方方面面的知识来支撑。

文理科的分科,就像工业时代人成为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人,似乎我们就是在一个岗位上,完成某一项功能就可以了,但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全面发展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我们不应该用文科和理科的标签来限制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应该因此限制了学习的范围和想象的空间。

“通识教育非常重要,大学生要保持一个更广阔、更多样化、更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这是刘亚东想送给当代大学生的建议。

图片

一个科学精神的呐喊者

曾经,刘亚东说过这样一句话“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2019年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而在2022年的今天,他依然表示中国科技领域现在面临的研究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成果不多等现状,本质上都是因为科学精神的缺乏所导致的。

“科学精神”一词不是中国土特产,它是一个舶来品。最早的中文文献是出现在1916年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的一篇“科学精神论”的文章里。

图片

那到底什么是科学精神?

刘亚东给出的答案是,科学精神蕴涵着求真务实、批判质疑、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优秀品质和信念。它既是科学家在攀登科学的高峰时必不可少的一种素养,也是我们普罗大众在工作、生活中都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科学精神鼓励和而不同的观点表达,也包容失败和挫折。

因此“弘扬科学精神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它不仅仅是科学界的事,它也关乎到我们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图片


来源:萧山网  

作者:  

编辑:汤圣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