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时政经济 > 

数字赋能“三农” 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 时政经济 ]    
2022
02-11
09:57

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临浦科研基地_s.jpg

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临浦科研基地

图片3_s.jpg

大棚种植“云托管”

图1-5植保无人机_s.jpg

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

b4d088ba8d3fdefd0e4c2a1dbf898ac_s.jpg

直播卖农产品

欢潭村“五义指数”2_s.jpg

欢潭村“五义指数”

戴村镇“工分宝”操作系统_s.jpg

戴村镇“工分宝”操作系统

清廉村社“码上工程”监督平台_s.jpg

清廉村社“码上工程”监督平台

沥家园2_s.jpg

瓜沥“沥家园”

临云智_s.jpg

临浦镇平安钉数字驾驶舱

数字服务3_s.jpg

数字医疗服务


各式各样的“黑科技”成为农民的好帮手,琳琅满目的农产品直播带货变成吸引年轻人的新农活,功能强大的数字平台开启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数字化,正深刻改变着萧山的乡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

去年以来,我区聚焦乡村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服务等重点,不断擦亮“数智”金名片,先后上榜全省首批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名单,获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021年度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秀县(市、区)、全省首批特色农业产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农业农村局被列为省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第一批实践试点。

农业产业加“数”跑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体系建设,以“产业地图+数字工厂+产业服务”为核心构建产业平台,集聚“惠农一件事”系统平台开发建设,承接省市数字应用场景,全面扣清全区农业产业底数,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智慧化。农业产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红利。

走进萧山的田间大棚、养殖场,农民少了,但“黑科技”越来越多:无人机植保、自动作业流水线、可追溯体系……信息技术的不断加持,让农业生产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效。

发展数字农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一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大力开展先进适用农机装备试验推广,推进农业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迈进,实现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去年,全区完成数字化改造规模种养基地5个,全区粮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5%,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0多个,温室大棚、智能灌溉等设施覆盖率显著提升。数字化农机装备应用水平处于省市前列,规模经营主体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水稻、生猪等产业已逐步向全程数字化进阶。

数字化不仅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也让乡村产业模式发生了新的改变。“哈喽,抖音的家人们,欢迎来到乡村云播客的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款非常好的土鸡蛋……”在临浦镇横一村的“未来大地”上,年轻的农创客们在稻田中搭起了直播间,开启了带货模式。像这样的农产品直播,如今已成为了萧山田间地头的新时尚。

近年来,我区加快涉农电商产业发展,利用农村电商,大大拓展了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去年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10.39亿元。到目前为止,我区共培育涉农电商微商100余家,网销产品500多种,电商从业人员近2万人;累计创建省级电商示范村50个,农村电商服务点实现全域覆盖,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乡村治理更智慧

当数字化融入乡村治理后,一场重塑性的变革随之掀起。

来到楼塔镇大同三村,只见家家户户门前一派整洁,庭院内花草盆景郁郁葱葱,邻里间关系友善融洽……这片洁净祥和的景象,与该村的数字治理小程序——“美美大同”紧密相关。

在小程序村民端里,村民可以上传自家庭院美照,“晒”出荣誉奖状,还能以“美丽观察员”身份上传村庄内的安全隐患、环境保洁和不文明现象等情况,还可以线上报名参加各类村级活动。无论线上线下,只要参与都能得到“大同币”奖励。通过“大同币”的积累或参与活动次数的增加,“家庭徽章”也会逐步升级。自从“美美大同”上线后,无论是组织疫情防控、培训讲座,还是开展义工劳动、平安巡防,每当线上招募消息一发出,村民便纷纷响应,报名常常“秒满”。

在浦阳镇灵山村,村民们在家里可以通过电视系统,足不出户了解村庄家底和开支状况。出门在外时,也可手机扫码进入“乐水灵山·青清家园”小程序,将村中大小事务“一网打尽”。自从该村有了“三小”监管O2O这一智能化信息平台,将村情村务摆上网后,有效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猜疑与矛盾。

再看益农镇群围村,这里通过打造基层治理“智慧小脑”,实现人、房、事统一定位,村民办事不出门、问政不出门,真正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以上这些村庄的探索都是我区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区大力构建区、镇、村三级一体化数字驾驶舱体系,用“清廉萧山码上工程”“平安村社”“钉管用”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起基座,再由各镇街量身定制特色场景。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区正以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为抓手,推动数字化场景落地,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如今,群众诉求“云端”办理,矛盾纠纷“码上”解决,已成为我区不少村庄的日常。“工分宝”“沥家园”“新无忧”“宁聚蓝”等数字化治理平台百花齐放,通过村务监督、邻里帮扶、社团文化、生活服务等丰富场景的打造,全面打开了乡村“智治”的新格局,让“四治融合”的新风真正吹进了村民心田,呈现出“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新气象。

农民生活增品质

在衙前镇凤凰村的“未来乡村健康中心”,通过数字驾驶舱的大数据和智能穿戴设备的联动,村民们的医疗信息得以汇集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不仅让诊断更科学快捷,也便于对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跟踪。

依托“健康大脑”平台,我区把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了村民家门口。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们即可享受专家远程会诊、慢性病管理、送药上门等服务,如同拥有了身边的“健康管家”。

除了智慧医疗,还有智慧农贸、数字书房、安居守护、智慧跑道……越来越多的新名词、新场景走入萧山的乡村,利用数字技术打破空间壁垒,让民生“七优享”延伸到了村社“神经末梢”,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变。

眼下,以便捷乡村服务为目标,我区积极构建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体系,不断加强对水、电、煤气、气象、交通、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化集成,提升农民数字化应用能力,丰富乡村数字生活。区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化农村“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做到网上办、马上办、全程帮办、少跑快办。目前,全区基层村社已实现“杭州办事”综合自助终端全覆盖,办事服务涵盖社保、生活缴费、车辆违章处理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跑零次均已实现100%。

同时,我区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电脑、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已完成17个精品村、18个示范村及其余基本村建设,实现“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区各村社。

数字赋能之下,加速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点亮了乡村的美好未来。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领域”试点,我区正大力推进23个区级数字乡村样板村建设,并把未来乡村建设作为“千万工程”的延续以及乡村集成改革的重点,将按照“美丽普惠、数智赋能、未来引领”的建设路径,聚焦“五化十场景”,关注民生“七优享”,力争实现“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目前,横一村、梅林村、凤凰村、欢潭村已列入杭州市首批未来乡村创建名单,横一村、梅林村还被列入全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名单。下阶段,将深入推进、持续优化四个试点村建设,争取尽快形成示范样板,在此基础上,以点扩面推动15个未来乡村创建,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为省、市基本单元建设提供“萧山方案”。

“数字”,令未来乡村变得切实可感;“未来”,令乡村生活变得充满期待。不断涌现的数字乡村、未来乡村,正不断刷新着村民们的“幸福指数”,让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高路  

编辑:汤圣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