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社会民生 > 

萧山区农合联:创建乡村振兴新样板 打造共同富裕新标杆

[ 社会民生 ]    
2022
01-14
08:02


乡村旅游研学

440.jpg

亚运林建设

1封面_b.jpg

春耕送肥下乡

春耕送肥下乡_b.jpg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萧山·楼塔)系列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111103446_b.jpg

昨天下午,我区召开杭州市萧山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图为大会现场。 记者 范方斌 摄

QQ图片20220113161308_b (1).jpg

区农合联第二届理事会成员合影

农合联理事会合影_b.jpg

临浦镇横一村未来乡村建设

未来大地_b.jpg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生产、流通、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点题、亲自破题的“命题作文”。为推进改革,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发〔2015〕11号文件,2017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推进生产、流通、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萧山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下文简称:区农合联)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五年来,在萧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为载体,不断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现代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整合涉农领域的扶持政策、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产品销售、信用服务、产业融合、农业科技、数字技术等各项资源,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培育好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助力打造为农服务先进发达、涉农产业繁荣兴旺、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萧山样板。

五年奋斗回眸

实施“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提高为农惠农助农水平

2016年11月,区农合联成立。成立五年来,“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农合联组织体系、服务体系、服务平台和服务模式基本形成,供销社综合改革和涉农部门职能融合有序推进;为农、惠农、助农服务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有效推动了小农户和大市场、萧山特色产业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土地托管、村社合作、农旅融合、信用支持等服务“三农”创新举措不断拓展,努力形成了一批萧山经验、萧山模式。

建体系争当服务农民的贴心人

“今年的育种怎么样?”“产品销路有没有问题?”每到农时,田间地头总能看见区农合联、区涉农部门党员干部殷殷问询的身影。春耕送肥下乡、种子种苗工程、农产品收储加工、农业废弃物回收、农民素质培训......区农合联始终和农民站在一起。

2017年,农民合作基金成立,由区财政局和区供联销共同出资组建,为我区“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提供资金保障。

为了当好服务农民的贴心人,区农合联还高标准构建了生产、流通、信用三大服务体系,打造了“1+4+X”农合联服务框架,即1个萧山区级农合联,4个片区农合联,以及3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个商贸服务中心、9个产业农合联、18个村级服务社、30个庄稼医院、292个农资服务网点的服务网络和种子种苗基地、临浦农产品展销中心、义桥“印象老街”、浦阳养老中心、闻堰残疾人之家等服务载体,致力于打通服务会员“最后一公里”。

农业生产有风险,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农民可能会颗粒无收。为了保障农民权益,2020年,区农合联与人保萧山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提供了水稻、小麦、蔬菜、葡萄、杨梅等种植类,生猪、奶牛、湖羊、水产等养殖类以及蔬菜价值指数等其他类的保险保障方案,不断扩大农业保险服务的覆盖面。累计承保种植面积37.8万亩,参保养殖数量62.9万头,进一步增强农合联会员和关联农合联的抗击风险能力。

搭平台争当服务农业的暖心人

农业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销售渠道......五年来,区农合联紧紧围绕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建阵地、搭平台、创载体,助力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民生产缺资金怎么办?区农合联积极探索金融支农惠农发展机制,找准信用体系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打通信用合作“堵点”。

在区金融办、杭州农信担保公司、萧山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区农合联搭建会员信用平台,初步建立农合联会员信用数据库,会同萧山农商银行、杭州农信担保公司开展了会员信用调查、评级授信和融资担保等服务,目前81家会员已使用的贷款资金达3.79亿元,同时按照相关要求对农合联会员执行利率优惠政策,致力于破解小农户会员贷款和担保难题。

钱有了,技术跟不上怎么办?一方面,我区建立以萧山农资公司为龙头、农资示范店为主体、庄稼医院为基础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重点供应“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相关单位和个人,保障全区粮食安全和蔬菜稳定生产。另一方面,区农合联与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探索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构建“首席专家+专家团队+产业农合联(联合社、产业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满足农民多样性需求。

农产品丰收,面临着销售难题?为了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区农合联依托舒禾农产品专营店、市场净菜公司、万丰物美综合商超、瓜沥水果市场以及托管16家农贸市场等载体,全面推动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

进企业、进社区的“四进工程”。同时恢复了传统“一刀种”萝卜干产销项目,搭建了全区首家茶叶专业市场--萧山供销茶叶市场,依托“供销快购”自有平台和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助推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五年来,区农合联为农服务效果显著,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集聚、功能整合等方式,陆续培育了3家省级农业服务中心和1家省级商贸服务中心,聚合了农资服务、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土地托管、庄稼医院、农民培训等功能;成功创建了粮油、芹菜、青梅、香番薯等9家产业农合联,芹菜产业农合联更是助推益农镇三围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榜单;还推进了智慧垃圾分类服务,拓展了智慧农贸市场建设等,整体提升了服务会员企业和农户的工作水平。

重创新争当服务农村的引领人

过去五年,区农合联积极创新土地托管、社村合作、农旅融合三大模式,助力我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变美、变富,发生了一系列转变。

就在去年,瓜沥梅林村和临浦横一村美丽乡村入选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备选点,亚运示范林、钱江世纪城花海、湘蜀田园等项目,成为市民休闲郊游的新场所。这些都是区农合联积极创新土地托管模式的成果。

以新时代“美丽萧山”创建为契机,我区推进土地托管服务,服务涵盖粮食区块和城市用地托管、市政绿化、综合体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实现萧山“美丽田园+美丽经济”的发展新模式。

不仅如此,我区还创新社村合作模式。按照“社村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区农合联已经与益农镇群围村等14个村社区开展结对,在美丽乡村、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技培训、产业农合联等项目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开展了党建联盟授牌仪式等系列活动,探索了一条以“党群联建、产业联动、美丽联创、服务联结、文明联教、成果共享、品牌共树、发展共赢”为主要内容的“五联三共”社村共建新路径。

创新农旅融合模式,区农合联通过整合全区的农庄、民宿、涉农企业等70余家社员,组建农旅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载体,与区妇联、区文旅局、区教育局和相关镇街等单位紧密合作,开辟特色美丽乡村游线路99条(含新增四川康定和广元各6条),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基地4个。同时,农旅融合与农产品展销有机结合,带动大批景点、乡村、农庄和农业园区走进百姓视野,实现了优质农产品、美丽乡村游以及研学教育的联动发展。

众人拾柴火焰高。五年来,区农合联积极引导会员和农户创办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努力培育好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砥砺奋进展望未来

把萧山打造成为“三位一体”改革样板区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上下用心,惟农是务。未来五年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期,更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机遇期。

今后五年,区农合联将尽心尽责,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产、流通、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聚焦时代课题、增强使命担当、推动三农发展、促进共富建设,致力于把萧山农合联打造成为农民共建共享的有效载体,成为促进萧山“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坚守为农底色

为农服务是区农合联的基石。今后,区农合联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服务萧山“三农”工作大局,始终坚持以为农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农有、农治、农享”为基本原则,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联合发展、共同富裕为发展基调,始终坚持以完善工作体系、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合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工作重点,持续融入农业生产、城乡商贸、农村金融、美丽乡村、健康养老等领域,不断丰富“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内涵,促进我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深化发展业态

今后,区农合联将持续深化区“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领导小组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部门协作、深化会员协同、推进社会合作,巩固好区农合联“1+4+X”农业服务体系,拓展好土地托管、社村合作、农旅融合三大模式,重点推进以萧山传统五大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数字化、平台化和产业化为依托,以培育萧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抓手,探索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共同体,构建“大产业+大品牌+新主体+新业态”合作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农业降本增效、农村有效治理、农民增收创富。

完善工作体系

今后,区农合联将把构建萧山特色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农合联发展的重要任务,着力打造好现代农业服务、城乡商贸服务、农村信用服务和乡村环境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农合联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推进好农合联服务体系的层级融合、功能融合和业态融合,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涉农产业和特色项目,提升一批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和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有三农情怀的农业人才和服务组织,推动好共同富裕基本单位建设,共同服务于萧山农业高质量发展。

会员大会盛况

13日下午,我区召开区农合联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

会上,区农合联第一届理事长沃岳兴作理事会工作报告,表彰了萧山区农合联优秀会员和服务三农先进集体,选举产生了区农合联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执委会班子成员。

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吴炜炜,杭州市农合联执委会主任、市供销联社书记、主任李文钢分别作了讲话,充分肯定了五年来区农合联取得的成绩,对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执委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助推我区“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工作落实落地,扎实推进我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事业的发展。

创新发展案例

萧山区稻虾共养产业农合联

在萧山党湾镇的庆丰村,有一块千亩稻虾共养示范基地。它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水稻为小龙虾提供充足的食物,小龙虾的排泄物又反过来促进了水稻的生长,以稻养虾、以虾促稻,从而实现“双丰收”。

该基地于2021年11月被正式授牌,同一时间,我区也成立了稻虾共养产业农合联。由义盛片区农合联、党湾镇庆丰村、杭州浩瑞农业公司以及相关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共同组建。

稻虾共养,能够有效提升一般农户的收益。党湾镇有部分土地推行稻虾共养后,农民收入增加,带动其他农民种田、包田的积极性,从而扩大稻虾共养的产业规模。稻虾共养产业农合联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的帮助,包括养殖技术服务、二次加工、拓展销路等。稻虾共养农合联实行“农合联+企业+农户”模式,将先发展起来的农户建立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先富带后富,带动后发的农户加入农合联,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农合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经销”的经营理念,三方合力,将产业做大做强。

在2021年,稻田种养专业公司的组建已经完成,党湾镇庆丰村协调土地流转500亩,初步完成路、渠、沟等农业基础设施改造,适时将增设水稻育秧烘干中心、冷链配送分拣中心等。未来,我区将推进稻鱼共养、稻鳖共养等模式,探索稻米与小龙虾销售品牌化运营和产品深加工,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益农镇三围村:用芹菜“搭建”的全国亿元村

益农镇三围村地处萧山最东部,因处于第三区围垦区域,因而得名“三围村”,是在钱塘江滩涂上围垦而建的村庄,是远近闻名的“菜篮子”基地、储备粮基地。

近年来,在萧山区农合联、区农业农村局、区农合联执委会(区供销联社)等职能部门和益农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三围村先后成立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三围芹菜产业农合联,实现了“种植、储藏、运输、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育苗、培训、农机、农药”的专业化配套,带动效益已辐射到周边的群围、兴裕、东沙、长北等村及绍兴滨海、上虞等地的万余亩蔬菜基地,走上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2020年益农镇三围村全年实现销售产值达1.37亿万元,土地亩净收益超10万元,实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328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增幅达12%,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农户近700余户。同年,益农镇三围村荣获了“全国乡村特色亿元村”称号。

如今,益农镇三围村主要产业是芹菜、南瓜、瓠瓜、葫芦、大蒜等大棚蔬菜,目前已建有年交易量达10万吨的绿色蔬菜产地批发市场,拥有700立方米的冷库,5000平方米的物流集散场地及2000平方米分级包装车间、2400平方芹菜清洗塘,2800平方配备有地热、湿帘、滴灌、移动床架等设施的标准育秧中心,集电商平台、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大楼。

眼下,有着“小芹菜,大市场”美誉的益农镇三围村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交易中心,正处于全面改造中。不久,这里将在益农镇“共智富”未来乡村联合体建设推动下,迎来蜕变,蔬菜从卸货、清洗、沥水、加冰打包,到卡车装货,实现智能化、“一条龙”服务的同时,还能在大数据测算加持下,牢牢占据芹菜市场销售定价主动权,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为我区乡村共同富裕发展积极探索新经验、新模式。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杨圆圆  

编辑:汤圣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