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刘一震:为中医文化传承创新发声

[ 文教卫 ]    
2021
12-08
08:19

“萧山有很深的中医文化渊源,城厢街道的竹林寺妇科有上千年历史,楼塔镇的楼英被称为神医太公,近代中医临床家施今墨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四年前,浙江一真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震被推选为区政协委员时提出了第一个提案:“这样的名医,萧山有20多位,传世的著作有数百册,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助推萧山健康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年来,为中医文化传承创新发声,助力健康萧山建设,成为刘一震自觉挑在肩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中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言

为了做好萧山中医文化的挖掘整理,刘一震在2017年牵头成立萧山区名医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收集整理研究历代名医的人生轨迹、高超医术、人文精神,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合作,首期主编了《楼英学术思想与临证应用》。

他围绕明代名医楼英撰写的《保护和利用名医文化资源,打造楼塔中医药特色健康旅游示范区》提案,提出整合与楼英以及中医药有关的各类旅游要素,开发建设楼英名医纪念馆、“养生健康一条街”,将楼英祠堂、楼英纪念馆、楼英墓和养生健康小屋、中草药种植区、科普观光区等串联成线,并与周边的吃、住、玩、购等配套服务产业联动发展,拓展楼塔经济新元素。这一提案引起政府的重视,次年楼英纪念馆建成。楼塔镇主要负责人表示:“楼英纪念馆的开馆,为楼塔开辟了又一个展示中医药文化和名人文化的新窗口,为楼塔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医药养生等产业增添了文化基石。”

数智技术为中医传承助力

刘一震出生中医世家,五岁开始背脉经,从小观摩父亲行医治病。他在工作中发现,中医行医治病靠的是口耳相传的实践经验,缺乏创新动力。

为了将中医发扬光大,刘一震决定用数智技术为中医插上翅膀。他专注中医临床辅助医疗器械研发,并成功开发出中医医疗技术云平台。该平台未来投入使用后,有望将中医诊断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这“四诊”转化为智能化的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舌象、面象、脉象、经络等信息实时传到医院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利用仿真脉诊臂将脉象还原成跳动的脉搏,使医生能够远程为患者提供准确便捷的中医诊断检测服务。

刘一震还深入走访基层医疗机构,剖析基层痛点,对中医适宜技术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提出真知灼见。他撰写了《推进中医适宜技术四化建设提升中医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服务能力》的提案,提出要加强社区中医外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医护人员的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推进中医适宜技术体系化运营和中医适宜技术信息化管理等建议,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积极呼吁。

医者仁心,刘一震每年组织中医专家进机关、进村社、进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和义诊服务,举办医药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他还与萧山妇联合作,免费开设“家政美学”微课堂,开通增加免疫力、中医导引疗法等线上课程。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刘一震多次向温州、湖北、安徽等地多家医院累计捐款、捐赠医用物资数十万元。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杨圆圆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