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国内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专题

[ 国内 ]    
2021
10-20
23:50

【目录】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丨“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丨一江碧水奔流 一派新貌展现——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丨“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谱写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定向领航。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即日起,新华社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栏目,连续播发9篇重点报道。通过记者深入调研采访,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大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天推出第一篇《“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张涛、齐雷杰

七年多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在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把脉定向。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

这是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北苑内的景色(9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承载1亿多人口,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京津冀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协同发展新路越走越宽……

重点领域“三大突破”深化“协同效应”

“以前从雄安到北京开车大约需要2个小时。京雄城际铁路开通后,雄安到大兴机场最快只需19分钟,到北京西不到1个小时。”对于经常往返京雄通勤的建设者们来说,城际铁路的开通使得北京和雄安更“近”了。

这是7月1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方向。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通过大屏幕连线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工地现场。他勉励大家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你们正在为雄安新区建设这个“千年大计”做着开路先锋的工作,功不可没。

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如今,重点领域“三大突破”已结出累累硕果:

——一体化交通网络“连起来”,“1小时交通圈”越变越大。

这是津石高速公路石家庄段与新元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

七年多来,三地累计打通、拓宽对接路、“瓶颈路”2000多公里。津保城际、京承高铁等建成通车,京唐、京滨、津兴等一批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协同发展有了坚强“骨骼系统”。

——生态环境“美起来”,“心肺之患”得到有效治理。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调研时登上秀林驿站平台远眺,乔灌草高低错落,经济林生态林比肩而立。他望着一株株摇曳的小树幼苗,欣喜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的日子成为常态。”这是京津冀居民越发明显的普遍感受。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1%。“以前只能看到河北监测数据。现在京津冀数据共享,不仅可以看到PM2.5组分监测数据,还可以看到未来空气质量预测数据,大大提高了联合预警准确性。”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良说。

——产业协作“串起来”,协同链条“联起来”。

“企业出生于北京,成长在天津,两地优势互补,发展空间广阔。”天津滨海新区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利说。产品由北京研发设计,在天津或河北的基地制造总装,类似案例在京津冀不胜枚举。

这是6月6日在遵化市境内拍摄的京秦高速公路遵(遵化)秦(秦皇岛)段与唐(唐山)承(承德)高速下院寺枢纽互通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据了解,北京中关村企业已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过9100家,北京在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600亿元。河北省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七年多来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近2.6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近万个。

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部道路进行道路测试(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牢牢牵住“牛鼻子”释放“协同动能”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疏解”二字多次作出形象而深刻的阐释。

“从北京疏解出来后,公司产能扩大了,生产自动化、绿色化水平也明显提升。”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沧州工厂厂长孙国伟说,已建成的新生产线,产能是北京工厂的20倍。

这是10月1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西片区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常住人口规模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完成……这些数字背后是北京七年来提质减量发展作出的努力。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市京津冀协同办主任谈绪祥说,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建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工人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车间工作(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如今的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阶段,200多个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高峰时有20多万建设者日夜奋战,到今年底启动区城市框架将初步显现……

在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级机关35个部门共1.2万人搬入副中心办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导入;北京友谊医院等医疗机构通州院区陆续开诊;截至今年9月底,运河商务区已注册企业1.4万余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总体工作部署,从今年起将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标杆性项目,为深入实施中长期疏解任务奠定基础。

构建新机制“协同红利”惠及百姓

不久前,一名六岁女童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跨省托管”六年来,北京儿童医院专家7000多人次下沉至保定,帮助保定培养起一支高水平医护队伍,接诊了一大批疑难病患者。

这是10月12日拍摄的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建设一个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京津冀,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合作方式,一批重点公共服务项目“跨省过河”落地实施:

——教育合作不断加深。河北与京津采用集团办学、学校联盟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高等教育深入合作,先后组建京津冀工业院校、师范院校等9个创新发展联盟……

——医疗卫生协作紧密。京津冀医疗机构不断推进双向转诊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服务取得重要进展。

——文化旅游协同推进。京津冀共同培育打造一批以长城和大运河为主题的特色文旅产品和线路,共同塑造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品牌。

更深刻的变化,是思维的变化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七年多来,协同新空间不断拓展,区域协作加速推进。北京通州区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加快,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首次跨省延伸到河北境内。

研发分析人员在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工作(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今年7月,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签订协议,决定就30项商事登记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跨省通办”,群众办事不必再“两头跑、折返跑”。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焕发温暖的民生亮色。

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起笔。面向未来,机遇无限,也需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魄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不断开创新辉煌。(参与记者:闫起磊、郭宇靖、王井怀、黄江林)

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天津新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调试设备(2020年1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车辆经津涞收费站驶入津石高速(2020年1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这是在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拍摄的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区一景(2020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工人在唐山市曹妃甸区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作。该企业为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2020年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来源:新华社)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立足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今天(10月20日)开始,《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充分展现、全面反映各地各部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今天播出《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京津冀,人口超过1亿,土地面积超过21万平方公里,三地彼此相联,协同发展意义重大。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广袤的京津冀大地开启了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性一步。

7年多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这些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构建,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建成通车,三地城市交通实现一卡通行,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越画越大,人员往来越发便捷。

协同发展,民生更好。北京、天津高水平中小学与河北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京津冀6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京津冀等地区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43个、互认医疗机构近500家。

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稳妥有序推进实施,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发展有了更大空间。河北则在产业承接中形成了以智能装备制造、现代商贸为代表的一批新产业集群。

天津立足制造业优势,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产业主题园区加快建设。最新数据显示,仅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就超过9100家,科技产业链加快形成。

从重点地区到重点领域,从体制机制到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正为京津冀注入强大创新动能。北京城市副中心承载力稳步提升,有效支持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在河北雄安新区,1770平方公里土地上230个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两翼”齐飞,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正在崛起。

7年多来,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一个经济结构优化、交通出行便捷、生态环境优美的京津冀正从蓝图加快变为现实。迈上新征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所引领的深层次变革正深刻改变国家区域发展版图,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来源:央视网)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丨一江碧水奔流 一派新貌展现——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一江碧水奔流 一派新貌展现——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刘亢、陈刚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16年以来,他先后来到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次召开座谈会,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沿江省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行稳致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杂乱的芦苇荡化为连片花海,单调的堤顶公路变身观光道路……国庆长假期间,一批批游客来到江苏南通海门东布洲长滩公园,听江涛阵阵,享秋日美景。以生态绿廊“勾勒”江海,南通市今年全面启动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工程,推动整体面貌焕新、功能重塑。

南通市,万里长江在江苏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考察调研。“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说明我们只要下决心,就一定能落实好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上游第一大江心岛广阳岛,绿意葱茏,鸳鸯嬉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多年前,这里曾规划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山坡被削平,植被遭破坏。

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重庆下决心守护长江上这一抹绿,全面修复广阳岛生态。“岛上植物已恢复到接近500种,植被覆盖率超过90%,记录到鸟类191种,去年不少候鸟前来越冬。”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岳说。

曾经,污水入河入江、码头砂石堆积、化工企业围江,长江水质持续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系统敲响警钟。“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做了几十年渔民的武汉人王明武有切身感受。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一度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2018年4月26日,武汉。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

“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指路定向、擘画蓝图。

今年1月1日零时,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

渔民上了岸,长江旗舰物种长江江豚正在“回家”。“今年好多次看到江豚,很高兴它们回来了。”王明武已成为武汉市江夏区长江禁捕金口片区协助巡护员,“捕鱼人”成为“护鱼人”。

“长江禁渔是件大事,关系30多万渔民的生计,代价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还是值得的。”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时强调。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

一场场生态保护攻坚战,在沿江省市接连打响——

三峡坝区秭归港码头,“绿色岸电”让这里告别柴油机轰鸣、泊船油烟四散的景象;九江沿长江岸线,近年关停矿山340多家,临江1公里范围内小化工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岳阳临湘市江南镇长江村,万亩沙洲恢复为天然湿地,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南京浦口“十里造船带”,蝶变滨江生态风光带……

一系列制度设计,构筑协同共抓大保护良性格局——

建立负面清单管理体系;实现断面水质统一监测、统一发布、按月评价、按季预警;相关省份加快建立省际和省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上中下游分别建立区域性协商合作机制;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依法治江进入新阶段……

5年多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中华民族母亲河生机盎然。

如今,长江干流沿线城市、县城集中式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长江干流沿线码头实现船舶垃圾设施全覆盖;沿江一公里范围内落后化工产能已基本淘汰……今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为88.2%,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

人江相亲,城水相依。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长江经济带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

金秋的重庆果园港,塔吊林立,货轮穿梭,铁轨交错,车流滚滚。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果园港区的建设者、管理者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好。

南来北往,西进东出,四通八达。果园港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联通全球的“中转站”。“以长江为主动脉,不同的物流通道,在这里实现‘自由组合’。”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说。

“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今年8月1日,武汉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开港运营,水运与铁路运输在此实现无缝对接,未来可形成年100万标箱吞吐量、50万标箱水铁联运量,成为长江最大水铁联运基地,进一步打通东北亚、东亚、东南亚经武汉至欧洲的国际物流贸易新通道。

三峡升船机自2016年9月试通航5年间,安全稳定运行2.2万余厢次,通过船舶1.46万余艘次,运送货物681.86万余吨、旅客46.72万余人次,客运量、货运量、通过船舶艘次数呈稳步上升趋势。

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千年“黄金水道”,激荡澎湃,有效连接起沿江省市和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汇入世界经济大潮。

在长江入海口北翼,通州湾20万吨级深水大港呼之欲出,将成为继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之后我国又一江海联运新通道。“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加快建设水陆空立体式双循环战略通道,探索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江海联动,陆海呼应;纲举目张,经脉循行。

“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探索有利于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长三角一体化“龙头”腾飞,长江中游城市群“龙身”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龙尾”舞动……沿江省市联动发展,正加快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可卷曲的玻璃、薄如蝉翼的玻璃……走进位于安徽蚌埠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仿佛打开一本玻璃百科全书。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绿色低碳目标,这里陆续攻克前沿技术,并快速走向市场。

“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凸显着“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

大江奔流,巨龙起舞。长江经济带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精彩纷呈。

深耕新“赛道”,江西南昌的VR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批行业头部企业落子布局;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岛、江西九江、湖南岳阳深入推动绿色发展示范;浙江丽水、江西抚州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2020年11月14日,南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成为长江经济带新的历史使命。

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生机勃勃的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今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24.88万亿元,同比上升14%,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6.9%。

日益优化的长江生态,也在回馈保护它的人们。重庆广阳岛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人才、资金、技术加速聚集,科大讯飞等企业纷至沓来,其所在的重庆南岸区正崛起为智能产业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尚未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长江源远流长,发展任重道远。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定能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参与记者:赵宇飞、侯文坤、郭杰文、魏一骏、周楠、程士华)

(来源:新华网)


来源:  

作者:  

编辑:值班小编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