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国内 > 

短袖变毛衣 杭州这波降温太突然!这些秋季高发疾病要警惕

[ 国内 ]    
2021
10-11
16:54

作为杭州人,“冷”这种感觉实在是太久没有经历了,以至于今天早上的一波降温,打得很多人措手不及。

从短袖到毛衣……

虽然都知道冷空气要来,但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彻底。

加上淅淅沥沥的雨水,今早的杭州,路上到处是这样的画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袖基本成了标配,但即便是穿上了外套,也依然有些发冷。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调侃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上午气温都在20℃以下

周末还有一波冷空气要来

风雨交加下,气温被彻底打压。今天整个上午,杭州的气温都没有超过20℃,而且体感温度更低。

图片

根据杭州市气象局最新预计,杭州16日前多阵雨,17日转多云。冷空气活动较频繁,除今天外,15日傍晚到16日还有一次冷空气过程。今天到后天东南部县市阴有阵雨,局部雨量中等,其它县市阴有时有小雨。

同时,气温也将逐步下降。13日-15日最高气温26~29℃,其它时间20~23℃;16日前最低气温18~23℃。

图片

此外,最近风力也很强。今天到明天白天、15日夜里到16日最大偏北风平原地区5级阵风6~7级,江湖水面和部分高山区6级阵风7~8级。

本周多阵雨,道路湿滑,能见度偏差,需注意交通出行等安全;冷空气活动较频繁,气温较前期大幅下降,请注意及时增添衣物。


这波冷空气的到来,也预示着秋天的脚步更近了。

由于气温的飘忽不定,这段时间是最容易生病的。

这不,小编这两天就深受困扰,受了凉加上饮食不规律,急性肠胃炎找上了门,大半夜跑去挂急诊,真是苦不堪言。

早知道,早预防,小编为此特地整理了一份秋季易发性疾病清单,大家记得收藏~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之交的消化道常见病,患者以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居多,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腹痛等

图片

预防:急性胃肠炎通常是由于进食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的,吃变质的剩菜、剩饭最容易“中招”。注意饮食卫生是保护肠胃,预防此病的关键。


胃肠型感冒

夏秋之交是胃肠型感冒的高发季节,症状有发烧、呕吐、腹痛、腹泻等。该病发病体征和胃肠炎很相似,容易引起混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呕吐、腹泻较剧烈,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图片

预防:关键在于不要过度贪凉,晚上睡觉不要一直开着空调。胃肠型感冒患者需要多休息,要多吃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降低对肠道的刺激。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是夏秋季节不容忽视的疾病,通过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儿童。如果孩子突然发烧,体温迅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且持续不退,伴有剧烈头痛,极有可能感染了乙脑。

图片

预防:预防乙脑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灭蚊防蚊并按时免疫接种,这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感染性腹泻有很强的传染性,病人如不注意卫生就会造成感染。

图片

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是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关键。


胃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后,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这会造成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其抗病能力降低。加上天气转凉,人们进食增加,进一步加重胃的负担,从而引起胃病复发。

图片

预防: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着凉,平时应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还要戒烟、戒酒,坚持锻炼,保持精神愉快。


慢性支气管炎

随着秋季气温下降,空气也逐渐变得干燥,这种天气很容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秋季空气中的过敏物质较多,也是诱发支气管炎的病因。

图片

预防: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烟雾、粉尘和有害气体多的场所。少食辛辣食物、戒烟、戒酒。秋天气候干燥,可多吃些润燥清肺的食物,如梨、白萝卜、银耳等,以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


关节炎

夏秋交替,天还没那么快凉下来,不少关节炎患者经常贪凉吹空调,导致旧病复发。专家表示,由于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及其周围血管功能不全,这个时节容易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的现象。

图片

预防: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有关节炎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出现关节疼痛,要立即采取按摩、针灸等理疗措施促进血液循环,以免病情加重。适当运动。天凉了,爱美的少女要少穿裙装。


心脑血管疾病

夏秋之交,天气忽冷忽热,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图片

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老年人要添衣早、脱衣迟,定期到专业科室监测血压、血糖,有异常及时就医。


除了这几种疾病以外,秋季还应预防秋乏和秋燥

秋乏

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除了疾病的预防,秋季的饮食方面也要特别注意。

还记得去年火爆网络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如果告诉你有人因为喝奶茶,把自己“喝”进了ICU,你还会觉得奶茶香吗?

早前,广东就有一位29岁的年轻女子突然确诊“爆发性”糖尿病送入ICU。医生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

专家称,胰腺分泌胰岛素能力迅速丧失,血糖急剧升高是“爆发性”发病的糖尿病特点,是1型糖尿病或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的特殊表现,高糖饮食或者严重感染等都可能是诱因,严重感染加上糖尿病高血糖,病情要比其他大多数人的糖尿病严重。

奶茶 来源:视觉中国

一杯奶茶含糖量超30克,你还敢喝吗?

早在2017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曾对27家主流奶茶品牌的51款畅销奶茶进行了测试,发现27款正常甜度奶茶中,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最多的高达每杯62克。

而依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标准,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也就是说,一杯普通奶茶含糖量超过了糖摄入量上限。

因此,小喝怡情,大喝伤身,做任何事都讲究一个适度!


秋季“3不吃”“4不做”

3不吃

1、不吃寒凉之物

入秋后,万物收敛,要注意不吃寒凉之物。寒凉食物,会导致体内的阳气不足,危害健康。

不喝冰饮料、冰啤酒,这些都会刺激肠胃,造成脾胃不和,导致体内湿气重。

不吃西瓜,西瓜又名“寒瓜”,秋季,不宜过多进食西瓜,民间有“秋瓜坏肚”之说。

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秋季更不要贪吃西瓜,会加重脾胃负担,危害脾胃健康。

2、不吃辛辣之物

秋季,易犯“秋燥”,此时,要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之物。

烧烤、辣椒、生姜、花椒等食物要尽量少吃,特别是生姜。

古书有云“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秋季本就干燥易上火,而生姜属于热性,不宜多食。

3、不吃油腻之物

秋季,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也逐渐好转,加之“贴秋膘”之说,很多人便开始“大鱼大肉”进补起来。

此时,一定要注意切莫吃太多油腻食物。刚入秋,很多人肠胃功能较弱,如果吃太多肉类及油腻重口味食物,则不利于健康。

秋实适当进补,确实不错,但是切记,“贴秋膘”不宜过早。

入秋后,要注意清热润燥,可以适当吃一些鸭肉、鱼肉、山药、百合等,既能清热,又可补益。


4不做

1、不洗冷水澡

入秋后,天气转凉,此时一定不要再洗冷水澡了。虽然,有“春捂秋冻”之说,但是,入秋后不能贪凉洗冷水澡。

2、不做剧烈运动

秋实,是适合运动的季节,但是,切莫剧烈运动。秋季运动,适合做一些有氧运动,如登高、快走、打太极等。

老人及高血压、糖尿病者一定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要及时观察身体变化。

3、不做熬夜之人

入秋后,应该顺应天时,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每晚尽量在22:30之前入睡,年轻人保证7小时的睡眠,老年人要6小时。

4、不要忧心过度

自古逢秋悲寂寥,由夏入秋,人们在精神情绪上,也会有变化,出现“悲秋”“伤秋”之情。

忧心过度,或常生气,会导致阴阳失衡,影响健康。所以,要学会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快,遇见烦心事,切不可过度钻牛角尖,一切都要想得开。


进入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

秋季养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起居养生: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二、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三、饮食养生: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白萝卜、白梨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肺,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四、运动养生: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爬山、打太极拳、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

五、药物养生: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为主,忌耗散。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


这个秋天怎么过

你,学会了吗?



来源:萧山网综合中国新闻网、都市快报、杭州天气、浙江天气、工人日报、封面新闻、健康浙江、健康杭州、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等  

作者: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