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萧萧讲地名——东门头、西门头

[ 审管办(行政服务中心) ]    
2021
10-11
13:38

萧山自明代嘉靖年间筑起了城墙,城墙的东南西北便都有了城门,也因此便有了“东门头”、“西门头”、“南门头”、“北门头”等地名。这些地方虽然都有一些商市,但主要集市则在东门头和西门头。这个“头”是萧山方言,既可理解为顶端,也可理解为邻近区域。今天的地名故事我们将去到两个繁华的集市——“东门头”和“西门头”。

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以船只为主,因而集市大多以码头为核心。东门是绍兴、所前、夏履桥和东门外以及长山方向来往船只的主要码头,故而形成了以东城门为中心的集市,称东门头。因此地旧有城门口可起降的板桥,一般民众又称此地为“板桥头”,也就是今日的萧然东路与人民路交错以东这一带。

旧时东门板桥头 (资料照片)

西门形成集市,开始时的主因是县衙门在此附近,便自然形成了城区的中心。民国14年(1925)后,附近有了汽车站,不久又有了火车站,交通的枢纽由原以船只为主的东门移到西门,形成了从西门到明月坊一带的县城商业中心。尽管最热闹处在市心桥头,但从方位讲,则称西门头。

西门头 (资料照片)

尽管旧时萧山县城并不见大,却因地处环境有异,东门头和西门头的情况就各有千秋。东门,在旧时为水上主要交通枢纽,不仅是附近乡村农产品的集散地,也是钱塘江上游徽、婺、衢及浦阳江而来货物的集散地。因而,萧山城区的主要商贸业集中在东门,其货物主要是粮食和农产品,自然以农民为主要贸易者。

西门,因其地临近县衙门,加之民国时期火车站和汽车站在西门一带落成,便为西门带来了商机。因服务的对象多是官绅和外地客商,西门一带的商业就显得大气,而且多以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务业居多,故而使西门一带多了一份市民气。


来源:区审管办地名管理窗口  

作者:  

编辑:桂信怡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