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读萧山典故 忆先贤故事

[ 文教卫 ]    
2021
10-11
08:12

二十五史是中国古代二十五部史书的统称,涵盖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战争、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发扬光大的宝贵文化遗产。萧山自古地灵人杰,人文渊薮,一个县区的地域,在二十五史也列传三十多人,其中也记录了一些古代萧山人仁厚品质的典故故事,如“木人石心”“垫钱还钱”“原平躬耕”“吴母之义”等等。

木人石心他和陶渊明一起列传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时局不安。于是,许多饱学之士摒弃世俗功名,隐逸田园山林,他们娱于山水之间,以逍遥自在为乐。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是出任彭泽令,然而,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任职仅八十多天就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人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龙山落帽”典故中的名士孟嘉正是陶渊明的外祖父。

陶渊明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最负盛名的作家,而且是屈原之后李白之前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诗人。

《晋书》中专门有一篇章隐逸传,收入了像陶渊明这样的隐士。隐逸传中共传记人物四十人,其中也有一个萧山人夏统。陶渊明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而夏统也留下了一个“木人石心”的成语。

夏统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也很有名气。然而,他淡泊名利,厌恶官场世俗。当时,许多人推荐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他只愿隐居山林,侍奉老母,做个孝子。

夏统幼年丧父,家里贫穷,他一心服侍母亲,以孝著称。他常常星行夜归,日夜劳作。母亲生病了,他又衣不解带,悉心照料,有时候还要赶到很远的地方去为母亲求药治病。

人们觉得这是可惜了人才,于是常有人劝他要学有所用,应该出去做官。有一天,一个宗族的人也劝他去做官,以展示才华,激将他说:“像你这样有才学的人,如果出去做官,一定能荣华富贵、光宗耀祖,怎么能守着这田园,一辈子没有出息呢?”夏统听了,很生气,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哪能为了官职而卑躬屈膝、委曲求生呢?”

夏统和陶渊明同处一个时代,对于官场世俗深恶痛绝。如今,宗族的人也来劝他攀附权贵,谋取官职,激起了他由来已久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他气得面红耳赤,汗毛倒竖。也让劝他的人听了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后来,就没有人敢劝他了。

对于夏统,最令人称颂的是他到洛阳为母亲买药时发生的故事。

有一天,母亲的病加重了,在当地治不好,于是,夏统就不远千里来到洛阳,给母亲抓草药。

这一天是三月初三,古代被称为“上巳日”。按照习俗,在这天,王公贵戚、官绅仕女和普通百姓都会到水边游春宴饮,看看热闹。

纷纷扰扰中,夏统买了药上了船,心里想着要赶紧回去照顾母亲,只顾埋头晾晒着草药。他神情专注,对周围的热闹浑然不觉。

这时候,太尉贾充恰巧也带着一大帮人,乘着大船在洛河上游览。贾充看见了夏统,觉得这个人的神情举止很奇怪,就问他是谁。夏统起初不回应,头也不抬只顾晒药。贾充再问时,他才答了话。

贾充听说过夏统的才名,引起了兴趣,问道:“你们家乡有没有三月初三游乐的风俗,民风怎么样?”夏统回答说:“我们也有这个习俗,那里民风淳朴,平和善良,仁义谦让,有大禹遗风!”

贾充又问:“你住在江南会稽,那里是水乡,你会划船吧?”夏统说“会”。贾充就命人找来一条小船,让夏统划了一番。来自越地的夏统有着熟练的驾船技艺。风起浪涌,折旋中流,夏统操起桨橹一番展示,让岸边的游人看得都鼓起掌来。

贾充见他有如此能耐,心中惊异,又请夏统上船谈话。

夏统相貌堂堂,谈吐不凡。他与贾充的对答大方得体,不卑不亢。夏统的表现让贾充顿生爱才之心。贾充想把他收为己用,请他出来做官。对贾充的好意拉拢,夏统则低头不语。

于是,贾充换了话题,又问:“你能唱唱家乡的歌谣吗?”夏统也不推辞,说:“吴越之人崇尚圣人大禹、孝女曹娥和义士伍子胥,我们那里的人都在传颂,我就给大家唱唱他们的歌吧!”于是,他以足叩船,引吭高歌。他的歌声清越高亢,慷慨激昂,又令围观者惊叹不已。

贾充很懊恼,又不甘心,心想:在权势美色面前,还有谁能不动心呢?贾充想拿朝廷仪仗队炫耀一下,于是,调来兵马,展开旗帜,大作军乐,引得路人纷纷注目观看。可是夏统端坐如旧,不为所动。

贾充仍不死心,又招来了一批仙姿绰约、花枝招展的美女,在人们面前翩翩起舞。然而,夏统还是正襟危坐,十分平静。

贾充叹息一声,无可奈何地说:“天下竟有这样的怪人!真像是木头做的人,石头做的心啊!”

夏统背上草药返程,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此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这就是成语“木人石心”的来由,本义为“木头人,石头心”,比喻意志坚定,不受外物的诱惑。《晋书》记载:“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垫钱还钱他让仁厚之风行于乡党

南朝时期的萧山人郭世道是个孝子,他出生时就失去了母亲,后来父亲又娶了继母。郭世道很有孝心,“孝道淳备”,尽心伺候父亲和继母。

在郭世道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悲痛万分。守孝期间,郭世道格外守礼,甚至是超过了礼节要求,身体都快要垮了。

家里贫困,也没有什么产业,他就外出出卖劳力以赡养继母。后来,继母也去世了,郭世道又极度悲哀。他还自己日夜背土,修筑坟墓。亲戚们看他可怜,一起凑了些钱物帮他办丧事。把继母安葬完毕以后,郭世道就更加勤快地出去做工,对亲戚们给予的资助加倍进行了偿还。

守孝期满后,郭世道依然哀戚思慕,一直处在悲痛之中。“追远之思,无时去心”,郭世道对父母的哀思,伴随了他的一生。

郭世道为人仁厚,他的忠厚风范,在乡里广泛流传。人们也都很尊重他,连邻村的大人小孩都没有直呼其名的。

郭世道还有一个“垫钱还钱”的故事。他曾经和一个伙伴一起在山阴做买卖,有一次,他们不小心多收了一个顾客的一千钱。当时两人都没有注意,后来才发现多收了钱,郭世道就请他的伙伴把这些钱拿出来去送还失主。伙伴不同意,还笑他傻,说多收的一千钱自己应该有一半,郭世道无奈,就向伙伴要来五百钱,又拿出了自己的五百钱去找失主。最后,郭世道找到了失主把一千钱还给了他。失主很是惊讶,也被郭世道的仁厚感动,拿出一半钱要表示酬谢。可是郭世道坚决推辞,转身离开了。

元嘉四年(427),朝廷派官员巡视天下,访查贤德之人。散骑常侍袁愉把郭世道的淳德厚行上奏了朝廷。宋文帝刘义隆对他的事迹深为嘉许,要求郡里予以旌表,并免除了他的赋税和劳役,还把他居住的地方名称“独枫里”改为了“孝行里”。

后来,会稽太守孟顗还举荐郭世道为孝廉,郭世道却一再辞让,不肯接受。

原平躬耕他让小偷小摸从此绝迹

郭原平是郭世道的儿子,他遗传了父亲仁孝的品行,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养亲必己力”,郭原平家里贫困,而他擅长做木工,就给别人做工赚钱,凭自己的力量赡养父母。他生性谦虚,每次给人做工干活,只按照打短工的工钱收取。每当东家供应饭食时,原平就会想到家里贫穷,父母在家里没有荤菜吃,不忍心独自享用美味,所以他就只吃些咸饭。家里吃得不够了,他就不吃饭,省下来给父母吃。家里还断顿了,他在外边也一整天饿着肚子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绝不肯独自吃饱肚子。一直到傍晚收了工,领了工钱,原平就在附近买点菜,然后回家生火做饭。后来,父亲生病,长期卧床不起,原平就衣不解带,昼夜服侍。从冬到夏,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没有吃上一口好饭。

郭原平对父母很孝顺,孝行感人,为父母守丧更是感动天地。

父亲去世时,郭原平悲痛欲绝,哭昏了过去,几天后才醒过来。古人认为建造坟墓是尽孝的最后体现。原平木工做得很好,却不懂怎么建造坟墓,于是他就去给本地造墓的人做工,做了一段时间后他就也很精通了。学好了手艺后,他就动手修筑坟墓。安葬好了父亲,他又盖了两间小屋作为祠堂,在此悼念哀思。给父亲守完丧以后,原平就不再吃鱼肉了,三十多年一直是这样。有时候在母亲面前时,原平就让母亲看到自己在吃肉,其实是做了做样子,在自己房间里再没有品尝过了。

后来,母亲也去世了,郭原平更加悲痛,悲伤过度以致伤了身体,勉强支撑到丧服期满。

父母的墓前是一块几十亩的田地,这不是原平家的田地。每到耕种收获的季节,干活的人们打着赤膊,汗流浃背。他觉得这亵渎了父母的坟墓。于是,变卖家产,出高价买下墓前的那处田产。农忙时节,原平就穿戴整齐,在那里耕种,边干活边流着眼泪。

郭原平束带躬耕的故事让人感动,很多古代传统美德故事都会收录郭原平的事迹。如《中国古代传统美德经典故事丛书》从历代典籍中选取了九十六个经典故事,有张良复仇、苏武牧羊、岳飞报国、杨时立雪等历史故事,其中也有“原平躬耕”的故事。

郭原平在地里除了种粮食外,还种菜种竹种瓜果,收获之后也进行贩卖。他为人仁厚,还有半价卖东西、让小偷惭愧、在牛埭助人等故事。

郭原平卖东西只收市场价一半的钱。时间一长,别人就知道他少收钱了,于是,大家在买他的东西时就会加价付钱,而原平觉得付得太多了,又不肯收,以致买卖双方总要在那里互相推让,一个要加价付钱,一个要减半收钱。最后,原平总是要请买主把价格一压再压,一直等到买主把价钱压得很低时,才肯收钱。

郭原平还有一个让小偷都觉得非常惭愧的故事。

郭原平家的房子地势低,很潮湿,他就在房子周围挖了一条沟,用以排水。他家房子旁边还种着一些竹子。每到春夏时节,竹林里就长出竹笋,有时晚上有人来挖竹笋,原平也并不在意。有一天半夜里,原平偶然起来,看见竹林里有人影晃动。原平知道有人在挖笋,就装作没有看见。可是,偷笋的人听到屋里的响动却慌了神,逃跑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水沟,受了伤。这让原平感到很内疚,于是,在水沟上搭了座小桥,以方便偷笋的人进出行走。后来,他干脆又挖了些竹笋,放在篱笆外面,让来偷的人不用挖了,可以直接拿去,也让其他想要竹笋的人可以随意取用。原平的仁厚,让偷笋的人感到很惭愧,他的仁义还感动了乡里,乡里的小偷小摸行为也由此绝迹。

郭原平还在牛埭上做了很多好事。

郭原平在地里种了一些瓜果,每到收获季节,他就撑着小船把瓜果运出去,来往各地贩卖。每次行船经过牛埭时,只要看见别人的船被堵在牛埭还没有牵过去,他就赶紧操起船桨,跑过去帮忙,而等轮到自己的船过埭的时候,从不去劳烦别人,始终自己进行牵引。有时他的船先通过了牛埭,后面的人还没赶上来,还有船在排队,他就常常停了船等待,看看还有没有人需要帮助。

郭原平做生意还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做,决不独自先进城抢占市场。他过了牛埭以后,一定是停了船,等着乡亲们跟上来,等大家到齐了,再一起进城。

郭原平仁孝感动了乡亲们,人们也用各种形式来回报他。但他对于别人给予的帮助和奖励,却不肯接受。

有一年大旱,河沟缺水。郭原平眼看地里的瓜果已经成熟,但是运瓜的小船不能通行。县令刘僧秀久闻郭原平大名,同情他穷困老迈,看他的瓜果不卖掉就要烂在地里了,也为他着急,就命人把其他沟渠的水放到这条河沟里。原平推辞说:“天下大旱,大家都很困难,怎能再减少灌溉稻田的水,用来通行运瓜的船呢?”于是他就步行去钱塘卖瓜了。

建安郡丞许瑶之,敬重郭原平的为人,派人送来一斤丝绵,郭原平也不肯要。两人送过来又还回去,来来回回前后数十次。后来,许瑶之亲自登门,恳切地他说:“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建安的丝绵质量好,我拿来是奉送给令堂大人的,还是请收下吧!”原平这才拜谢收下。

后来,太守蔡兴宗到本郡上任,听说了郭原平的仁孝,“深加贵异”,特地将他找来,要把他自己的米送给原平和朱百年的妻子,原平却一再推让。有人对他说:“府君这是嘉奖你的德行,同情你年老贫穷,你怎么能反复推辞呢?”原平回答说:“如果因为我的孝义善行而给我赏赐,那么做得好的人很多,不只是我一个啊!如果是因为我贫穷衰老而给我馈赠,那么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有很多,有的也很贫困,也不是只有我一个啊!”原平谢绝了太守的好意。他的德行感动了许多人,后来朱百年的妻子也推辞了太守的馈赠。

郭原平的仁孝美名四处传扬,太守王僧朗、蔡兴宗都向朝廷报告原平不寻常的品行,推举他为孝廉、太学博士,原平都没有接受。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况父母邱墓乎?束带躬耕,此礼之出乎至性者,非矫也。卖物求半价,而人加价与之,何俗之醇耶。”这是清朝许止净的评论。

郭原平的德行感动了许多人,成为一方人伦楷模,他的后人也都秉承家风具有孝行。

吴母之义她是古代萧山的“大姐大”

古代萧山人还有着见义勇为、大仁大义的品质。《南齐书》和《南史》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萧山女性。

这位萧山女性姓丁,她的丈夫姓吴,有个儿子叫吴翼,史书上称她为“会稽永兴吴翼之母丁氏”。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她丈夫便去世了,后来没有再嫁,一直守护着这个家,把儿女拉扯长大,左邻右舍的人们都叫她丁姐。

丁姐生活在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政权更替频繁,常常闹灾荒,人们普遍生活贫困,流离失所。丁姐的丈夫家倒是相对富裕,有着一定经济实力,丈夫去世后,丁姐就挑起了家庭的担子,孝顺长辈,操持家务,打理家产。

然而,这位丁姐很是与众不同。首先,她是一个非常精明能干的女性,把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保持一大家子上下和睦,并打理家庭产业,保障生活来源;其次,她又是一个善于处理关系协调矛盾的女性,左邻右舍凡是遇到纠纷,只要把丁姐请到,事情都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常能让各方都心悦诚服,上到官府下到百姓都信任她尊重她;还有,她还是一个非常富有爱心而大气的女性,生性仁慈,一副热心肠,凡是别人有难,就要主动出手相助。

“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这位丁姐常能急人所急,助人于急难之中,帮助人群之广,帮扶力度之大,堪称大仁大义。

她周济邻里,有求必应。在村里的人有难的时候,丁姐都会主动伸出双手予以援助。平时邻居上门来借东借西,她没有不答应的。遇到灾年,乡里许多人挨饿受冻,丁姐就给饥饿的人们送衣送食,嘘寒问暖。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大雪封路,商旅不通,村里一家家的都断粮挨饿,丁姐又主动进行救济,拿出自己的盐和米,每家每户按人口进行发放。

她收养孤儿,视同己出。乡里有个叫陈穣的小孩子,父母都死了,成了孤儿。丁姐看他孤苦伶仃,便收养了他,还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丁姐将他抚养成年后,又张罗着给他娶亲成家。

她奔走山阴,料理后事。村里的邻居死去了亲人而无力安葬时,丁姐多次主动提供帮助。左侨家一连死了四个人,没有钱安葬,都是丁姐帮助他们营造坟冢,置办棺材。后来,又有一个王礼的妻子徐氏,遇到荒年外出逃荒,结果死在山阴,也没有人给她收尸。丁姐知道后,就赶去山阴,买了棺材,把徐氏进行收殓埋葬。

她三调不登,代交赋税。“有三调不登者,代为输送”,三调是南朝时一种税的征收形式。村里有的人家交不起税,丁姐也出钱替他们交了。

丁姐的行为影响了家中的晚辈以及周围的人们,她也受到了官府的嘉奖。州郡把他们家的善行进行上报,朝廷颁诏予以表彰,还免除他们的赋税。

古代的一个萧山女性,有如此宽大的胸怀、仁厚博爱的精神、巾帼英雄般的义气,也值得今人敬仰。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傅浩军 徐益欣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