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时政经济 > 

弘扬工匠精神 汇聚奋进力量

[ 时政经济 ]    
2021
09-27
08:18

弘扬工匠精神 汇聚奋进力量

第三届“萧山工匠”风采展示

第三届“萧山工匠”受表彰 通讯员 沈雷 摄

匠心筑梦,大国崛起。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执着、坚守,对自己的工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却年复一年在平凡中创造非凡。

9月26日,第三届“萧山工匠”揭开“面纱”,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的十名“萧山工匠”接受表彰。他们将“工匠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在新时代书写出了精彩、动人的“工匠故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其实,匠心从来不拘一格,每一位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到极致的劳动者,都有自己的匠心之道:择一事,终一生,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今日,本报特此刊登十位“萧山工匠”的人物风采,或许从他们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精彩故事中,我们可以解码“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时间是奋斗的沉淀剂,只有沉淀和坚持,才能最终获得幸福。

方国平:立足创新攻克难关

“要做,就要做好。”简单的六个字,是方国平一贯坚持的信念。自1990年进入万向工作以来,他从一线操作到机械产品的研究开发,先后组织参与了28项科技攻关项目,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如今是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装备工程部经理。

为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方国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进入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进修。由他负责开发的“传动轴动平衡电磁夹具”等4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表彰奖励,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还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带领团队积极对公司生产制造中的课题进行攻关,最近几年,团队每年为公司改制升级、自制专机20台以上,为公司产品制造的难点、瓶颈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手段。

2019年-2020年,为了解决公司十字轴产品的打孔加工的效率和自动化难题,同时又要应对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带来的刀具成本提高的问题,由他设计开发的十字轴打孔专机和攻丝专机刀具寿命达到通常寿命的3倍以上,每年综合可以节约加工成本约800万,改变了打孔攻丝几十年的加工工艺,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

这些年,他的勤奋努力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以他名字命名的“方国平感应涂覆尼龙操作法”被评为杭州市先进操作法;2010年,他被授予了“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其负责的“万向钱潮传动轴有限公司缓速器创新工作室”又被评为了“浙江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2014年,他被授予了“浙江省劳动模范”。

方胜远:在机械设备上刻录奋斗时光

他,多年扎根生产第一线,干一行、精一行;他,以满腔的热爱与执着坚守机修钳工的初心,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职业技术带头人”。他就是传化集团有限公司日用品分公司设备动力部经理方胜远。

1996年,方胜远毕业于杭州第三机械技工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一直从事机械维修。2008年,方胜远加入杭州传化日用品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面对车间一条条整齐的生产线,方胜远身上每个细胞都仿佛被重新激活,从此这些机械设备便成了他“情有独钟”的研究对象。

这些年,他始终坚守在生产第一线,为了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维修效率和设备的运转率,休息时间他也经常泡在车间,一次次将老旧设施、设备进行技术改良和提升。2018年,他为传化工贸公司量身定制研发了一条全自动双工位磺酸灌装流水线,以解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求。灌装线从研发、制造、安装到调试共历时5个月,自投入使用后,日产量提高230%,节约资金15余万元,实现了预期经济效益。方胜远所带领的团队,仅“高配直流屏技改”和“高压泵技改”及“异形线码垛机PLC程序控制系统优化”三项技术创新,就为公司节约成本25万余元。

萧山区首席技师、连续四届被评为“萧山区职业技能带头人”、入选2018年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优秀技能人才”培养项目……这些荣誉是对他挥洒在车间机械设备上汗水的见证。他说,荣誉是对他的认可,更是对他的激励。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他依然秉持“创新、节能、增效”的信念,继续坚守在机械设备技术革新的第一线。

朱民强:做智能制造的“良工巧匠”

投资约5亿元,历时近一年时间,所有工作顺利完成,智能工厂按时开业……如今谈及新工厂筹建的心路历程,朱民强依旧感触颇深。作为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设备工程部部长,朱民强在筹建阶段全面负责新工厂的流程设计、基础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他带领工程师团队,各方协调,保障了该项目按计划圆满完成。

这个看似“平常”的结果,背后却与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在22年的工作经历中,朱民强勇于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带领团队开展各种节能降耗、创新创效工作,尤其在自动化技术改造、机器换人、二化融合、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等方面卓有成效,为公司在减员增效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从实际出发,主导参与的《同质多层原纸实时起楞技术功能纸箱制备关键技术》纳入萧山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参与建设的“纸包装智能制造”获浙江省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参与研发“蒸汽阶梯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并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2017年,他参与主导的基于两化融合的纸包装工业智能制造协同平台,被中国包装联合会纳入科学技术创新二等奖;2019年,他参与指导的纸包装材料力学性能敏感性研究及可调湿纸包装材料的制备技术,被中国包装联合会纳入科学技术创新二等奖。

一路走来,朱民强觉得这些荣誉和创新成果对他来说更是一种鞭策,“我还会继续通过传帮带,完善团队人才梯队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来涵彬:敢想敢拼的“保电先锋”

顶着烈日、挥汗如雨,一“蹲”就是大半天,这是来涵彬和同事连日来在亚运场馆忙碌的侧写。随着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高标准、严要求的“预验收”模式,成为了业主和施工单位不走弯路、提升进度的“捷径”。

如何做到“边装、边查、边改”?这就需要“电医生”出马了。在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工作11年的来涵彬就是其中一员。作为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能手,他在同事眼里是一位敢想敢拼的“保电先锋”。先后圆满完成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全国学生运动会、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多项重大活动保供电工作。

平日里,负责用电监察的来涵彬总是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新知识。他参与编制的《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重要活动客户侧保电管理办法》《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场馆及设施电气配置导则(试行稿)》等省内多项规章制度,为浙江省供电保障提供了技术规范支撑,在后续各类重大活动中均得到了验证。

此外,他参与编写的《基于市场与顾客为导向的县供电公司全业务融合支撑体系建设》荣获浙江省电力公司2016年度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缩短客户通电时间27天,市场竞争力极大增强。《供电所实训项目接入信息系统》《供电所实训项目深化,提升实训成效阶梯报告》入选浙江省电力公司2016年、2017年供电所管理优秀课题,并在全省范围推广。此外,他参与开展的《“阳光 N次方”让办电又快又好》获国网公司社会责任根植项目第一名,并在兄弟省市推广。

虽然才30出头,但这位年轻的“老师傅”已经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细心、耐心,敢想、敢拼,把热爱转化为前行的动力,这就是他的“工匠精神”。

吴良华:专注于研发高品质功能纤维与制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服装面料已不单纯满足保暖和牢固,开始追求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比如抗菌、除螨、抗病毒、防紫外线、防电磁辐射、免烫和芳香整理等。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的吴良华,就是一位专业研发高品质功能纤维与功能性制品的高级工程师。

2008年,吴良华从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便入职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工作。从普通的技术研发员做起,一干便是14年。如今,已是总经理助理的他,仍专注于纺织面料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加班加点技术攻关已成为常态。“产品被客户喜爱并下订单生产,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刚入不惑之年的吴良华说起这些时,语气中充满青春的激情。

目前,市面上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有高级免烫拒水防油的易去污面料,高效抗菌面料,高级免烫,抗紫外整理等等。2018年,由吴良华牵头研发的“生态免烫+高效拒水拒油易去污”特殊功能面料,广受工装生产企业的欢迎,仅这一款产品就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敬业、专注、创新”是吴良华的工匠宣言。而14年的三元纺织工作经历也见证了他的工匠精神。吴良华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获省部级、市区级科学技术奖,其中“高品质功能纤维与制品研发及应用示范-负离子/抗菌抗病毒功能纳米材料及其纤维制品产业化”项目,被列入省重点研发项目。主持或参与相关项目,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参与制定相关行业标准2项,主笔发表3篇论文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论文一等奖。2021年,吴良华被评定为杭州市“百年百星”,“数智攻坚先锋”,同时受聘为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和杭州市经济信息化局专家库专家。

陈美秀:拼劲十足的“蓝天卫士”

负责8个环保项目管理、24个工程设计工作,完成80余个项目工艺技术审核,授权国家专利18项……在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事们都知道设计部执行经理陈美秀工作“很拼”。而陈美秀却说,“其实大家都想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守护好一方蓝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天蓝环保公司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陈美秀,职业意向便是环境保护。从2004年入职以来,她担任过技术部副经理、研发中心副主任、设计部执行经理等多个职务,瘦小的她担起了工程设计、技术支持、项目管理、技术开发等重任。

陈美秀的“拼”,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体现在学习和研究上。在职期间,她利用业余时间取得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获得注册环保工程师证书,还被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聘为导师。她精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节能消白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承担萧山区重大科技项目《燃煤烟气环保岛废水深度处理及“近零”排放技术》研究工作,参与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燃煤工业锅炉炉窑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团队”,参与设计全国首套30万千瓦级新疆天业4×135MW机组脱硫工程,负责设计的浙江富春江环保锅炉烟气治理工程被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认定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项目。

从喜欢挑战新项目这点上,也能充分彰显陈美秀的“拼劲”。在她17年的工作经历中,由她主持的公司“第一套”技术项目达6个。其中“节能减白”技术,通过精脱硫、高效脱硝、深度除尘及降温凝并等技术处理后,烟气实现超低排放,达到了节水的效能,该技术在中山纸业公司运行后,得到了环保专家的一致好评。

赵海军:数控机床领域的“行家里手”

从西安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的赵海军,冲的就是企业科技含金量高,“有技术可学”,他应聘进入杭州大天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赵海军担任研发部门主管期间,先后获评区第四届职业技术带头人、“萧山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回顾17年的职业发展经历,赵海军一直坚持一个奋斗目标——爱岗敬业,刻苦专研,努力让自己成为本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也正是这个目标,不断地驱动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而其中电气自动化设计环节又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需要有高超的软件编程能力、领先的设计理念、丰富的实战经验、综合的管理能力及素养。为此,赵海军积极向国内外同行学习,不断在实践探索中提升。秉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在自动化软件项目推进过程中,在现场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待整个项目完成后,他都会重新复盘进行数据梳理,并记录存档,将获取的经验传授给青年职工。

正是这种勤奋学习和专研精神,赵海军的技能和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他曾参与十余项区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任务,十余项差异化产品的开发,包括科技部重点新产品“高精高钢性数控小龙门”、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GS系列高档数控龙门机床研发与产业化”、杭州市国内首台(套)“双主轴复合龙门与立式加工中心”等诸多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曾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

俞剑烽:从高中生到技术骨干的“成长之路”

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11项,发表《人防通风系统要点研究》等论文2篇……扎根一线33年,只有高中学历的俞剑烽,凭借着刻苦钻研的精神逐渐成长为浙江叁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用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诠释了工匠精神。

“普通人只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也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做精。”这是父亲从小教导俞剑烽的一句话。而父亲的话,也成了俞剑烽一辈子的工作信条。

高中毕业后,18岁的俞剑烽进入浙江诸暨粮食机械厂(现浙江耀江机械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设备安装学徒。“为了快速掌握技术,那段时间我每晚都会加班。有一次为了掌握电路安装技术,我每晚都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出门安装电线,一边看他们如何操作一边在旁边学习。”

这便是学徒俞剑烽的日常。凭借着不错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钻研,2008年,俞剑烽进入浙江叁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做起,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全面掌握了生产安装工作的技术要领。此后,公司多次选派他到北京098工程、拉萨1201工程、北京1029工程等担任项目经理,他都出色地完成了设备安装任务。

这些年,俞剑烽积极从事新产品研发、生产安装过程的工艺设计与控制,参与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规范了新型人防专用过滤吸收器的制造工艺及标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便实现了产品的设计生产定型,迅速成为行业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参与完成的“广谱过滤吸收器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机械科学技术二等奖、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参与完成的“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防空防灾警报系统”获浙江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徐继伟:用匠心“焊接”精彩人生

走进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的电焊车间,只见火花四溅,焊工技师徐继伟正在专注地进行焊接工作。“焊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大意,每件成品都必须零瑕疵。”这是徐继伟对自己的严苛要求。在焊工岗位奉献18年,他精益求精,勇于自主创新,用一颗匠心诠释着专注和创新精神。

“焊工一定要手稳、眼尖、蹲得住。”2004年,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技工学校毕业的徐继伟进入东南网架成为一名焊工。如今,36岁的徐继伟算不上“老师傅”,他却用卓越的创新能力及优秀的操作技能解决着焊接技术的“疑难杂症”。

2018年,徐继伟接到了中科院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不锈钢网壳制作制造项目的焊接任务。项目对焊缝一次合格率及焊后收缩、变形量都有严格的要求,面对近乎苛刻的技术要求,徐继伟带领同事们夜以继日地钻研试验,设计出了一套新的焊接工艺方案。“我们用高频深熔氩弧焊枪替代之前的手工氩弧焊,并且采用双面深熔焊接技术,即使用两支氩弧焊枪同时对钢材进行双面深熔,来解决不锈钢材难熔透的问题。”该技术在不锈钢焊接领域T型方法中属于首创,经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项目专家组专业检验专家检验,焊缝一次合格率达到98.9%。

这些年,徐继伟一直奋战在高温火花中,也成为一身绝技的焊接行业“领军人”。他曾参加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奥体中心三馆合建工程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型重点工程的焊接工作;做好“传帮带”,与36名焊工师徒结对,所带徒弟大部分都成为公司焊接技术骨干,为公司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他自己也曾获萧山区技术能手、杭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

蒋教芳:从快递员到高级工程师的完美蜕变

都说隔行如隔山。今年55岁的蒋教芳不仅完成了从茶叶大户到快递业务师技师的“跨界”转型,还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从一线快递操作员到国家高级工程师的完美蜕变。

这背后,是他十多年如一日对快递行业的热爱和深耕。

2010年,44岁的蒋教芳走进杭州申通快递转运中心,成为分拣台上的一名普通操作员。虽然是半路出家,但蒋教芳坚信勤能补拙。“当时一名分拣员负责分拣一个省份或地区的包裹,为了迅速识别自己所属地区的包裹,我特意买了两张中国地图,一张挂墙上,一张放枕头底下,每天睡前和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地图,记各个省、市、区的名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蒋教芳就因工作出色,被调派到贵阳转运中心担任中转部经理。也正是这时,他产生了为快递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的想法。“随着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高、技能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不断显现,我就想通过培训来提升大家的技能水平和持证上岗率。”

说干就干。凭借着当过5年代课老师的教书经验和长期在一线操作的实践经验,蒋教芳的快递员技能培训班很快就开课了。“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一方面,我将邮政行业快递的国家教材整理成PPT,给大家上理论课;另一方面,我也在现场亲自指导大家如何高效地进行快件分拣、快件包装等操作。”

这12年间,蒋教芳走遍浙江省11个地级市,累计培训人员15000余人,其中11248人获得初级、中级、高级、业务师证书,3人获得全国邮政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人多次获得浙江省邮政行业技能比武第一名。在他的带领下,还成立了全国首家且目前唯一的快递行业技师工作室。他自己也成为全国首批邮政行业高级工程师,连续3次获评为“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工作者”。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蒋超 姚建玲 童宇倩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