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时政经济 > 

学史力行下真功 为民服务见实效

[ 时政经济 ]    
2021
09-27
07:35

基层干部走街串巷,问民生、解民忧;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送服务、作指导;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措施,破难点、通堵点……一个个学史力行、实干为民的生动实践不断涌现,使我区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把为人民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民意民声为导向、以民愿民盼为引领,数月来,萧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学史力行作为关键环节,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萧山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

党史学习教育从学习入手、从教育发力,最终要体现到实践中、落实到行动上——百姓需求在哪里,党员的身影就在哪里。

在抗击台风“烟花”的大考中,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台风即将登陆,请大家关紧门窗,减少外出。”村(社区)党员志愿者、网格员挨家挨户做好宣传提醒和风险隐患排查处置;“这里的房子不能继续住了,跟着我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党员干部提前摸清在建项目工人居住情况,做好工地工人转移安置,充分保障安置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我是党员,让我来!”冒着滂沱大雨,党员干部连夜带领群众一起装沙袋、扛沙包、筑堤坝,成功堵住管涌……面对台风汛情,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把力量凝聚在党旗下,党员成为抗击台风的“铜墙铁壁”。

困扰群众的热点,就是党员干部前进的方向。聚焦民生大事,让为民办实事呈现新的“打开方式”,我区用“双减”行动给出答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教育系统围绕百姓诉求,严而有序、稳步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同时,各中小学也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基础,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内容,让放学后托管、初中生晚自习、免费在线学习、暑期托管等为重点的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双职工家庭的蒋女士是“双减”政策下最大的受益对象,“非常感谢政府能够出台这样的政策,现在有学校可以代替照顾孩子,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放心。”

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基层治理……我区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截至目前,我区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萧山建设发展全过程,把准群众需求,扎实推进“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已累计为群众办实事9600余件。

于细微处见实干情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一枝一叶总关情,不少立足实际、改善民生的小举措,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北干街道天悦社区,居民每天只需花一元钱,就可在健身房内“玩转”十余种健身器械。据了解,像这样的“一元健身房”正是街道为了补足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公共体育设施短板,充分利用辖区内村社配套用房,配备健身器械,设立百姓健身房,让村社居民可以在“家门口”燃烧卡路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在外面的健身房动辄就要好几千,室外运动计划也常被天气影响,没想到街道如此贴心为我们办了百姓健身房,价格亲民的同时,还有教练会做专业指导,小区里很多邻居都买了年卡,大家一起动起来。”居民小李第一时间为社区“一元健身房”送上了好评。

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多一份力量。作为萧山唯一一个坐落于湘湖旅游度假区的景区村庄,老虎洞村虽然设有公交线路,但是未设置村庄沿途停靠站点,村民出行很不方便。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上任后立刻围绕群众急难愁盼事,迅速进入角色,领办“开门一件事”——增加公交站点。说到这个新设的公交站点,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以前送孩子上下学,我们都要步行5分钟到离家较远的公交站坐车,晴天还好,要是赶上雨天,走到站点孩子的鞋都湿了,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公交站,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

一件件民生小事的落地,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印在群众的口碑里。接下来,我区将继续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标准,用心用情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以“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的角色,解决群众身边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用党员干部的“辛勤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魏乐钇 通讯员 来燕妮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