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镇街新闻 >  戴村 > 

打造新时代美丽城镇戴村样板

[ 戴村 ]    
2021
09-16
10:07

向美而立 向城而生

在这里,无需远途,就能感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好;在这里,悠悠底蕴静默流淌,红色文化熠熠生辉;在这里,不断淬炼的精细绣花功,正激发着城镇的生机与活力……

这里,是戴村。

自美丽城镇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戴村着眼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愈加完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产业发展生机勃勃……一个产业繁荣美、环境优越美、人文历史美、生活宜居美、治理和谐美、功能完善美的小镇轮廓日益清晰。2020年,戴村成功创建为新时代美丽城镇市级样板。

美丽不停歇,借势再发力。以打造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为己任,戴村持续深化“五美”建设,内外兼修、久久为功,一幅“人产城文景”深度融合的美丽城镇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美丽 + 环境

擦亮生态底色

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5%,十里长溪镶嵌其中,云石盘山公路如玉带蜿蜒缠绕山腰,全长40多公里的“最美林道”串起沿途的自然、人文历史景点……拥有萧山之巅、三江之源、最美仙女湖的戴村,山水生态资源独具特色,造就了最优质的自然禀赋。

聚焦美丽品质提升,彰显花园美丽进程中,戴村不断深化“三改一拆”和“无违建”行动,积极推进“美丽戴村”创建暨“城镇环境大整治、城镇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坚行动,营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颜值”和形象不断提升。

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历史机遇,戴村以佛山村为突破口,覆盖全镇16个村,在土地高效利用上大做文章。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21.09亩,新增耕地136.7亩(其中水田33.6亩),通过矿山恢复治理、荒地生态修复、旱地改成水田等系列举措,不仅整出了发展空间,也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启动资金,更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两年来,佛山、东风、大石盖等7个美丽乡村提升村先后精彩亮相,5个提升村、1个示范村建设进展有序,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庭院串点成线,戴村的美丽城镇建设和美丽品牌建设不断深化,美美交融,硕果累累。

行走在戴村的寻常巷陌间,只见屋舍俨然、流水潺潺,道路干净整洁,两侧绿意盎然,朴素的乡间野趣中透露出一派欣欣向荣……

美丽 + 产业

提升发展成色

产业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也是美丽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作为杭州城市中轴线的“南启点”,戴村接轨主城区的时空条件充分具备,承接产业红利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正最大程度地发挥亚运的经济乘数效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以“产业美”作为美丽城镇建设重要支点,戴村携手区城投集团,深化“镇街+平台”合作模式,链接三江创智小镇一体化发展,内盘存量,外扩增量,高标准打造了“人、产、城”融合发展的V智造产业社区。

去年8月,萧山明确三江创智小镇由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运营,将戴村的生态、区位优势与开发区的资金、专业优势进行深度融合,构建数字智造产业新平台,为戴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栽得梧桐引凤来,浙报数字文化创业中心、恒鼎建设集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纳智电机、世锦车业等项目的相继落户、投产,引领戴村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时代邻里街,是V智造产业社区的配套区块,也是戴村打好存量牌、盘活空间要素的一个缩影。它由 18 幢旧厂房改造而成,占地33亩,设有会展中心区、休闲服务功能配套区、双创空间科技智造区、人才公寓区四大功能区块,集城市起居、展览展示、精品餐饮、会议商务、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已有西泰科技、仕雄科技等企业签约入驻,移动营业厅、华为体验店、生鲜超市等商业配套也陆续装修开业,人才公寓出租率超70%。

全面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以九龙厨具、鄂达精密机电为代表的戴村镇传统企业,正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改造,探索构建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机制,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产业基础。

美丽 + 生活

增添人居亮色

沿着主动接轨主城区、深度融入大杭州的发展路径,戴村张开了怀抱、迈出了坚实步伐,坚持从百姓最关注的地方入手,为打造富有温度的美丽城镇增添着新的注脚。

连接各教学区域的“楼中楼”枢纽,坐拥巨幅天窗及玻璃幕墙的小学部图书馆,25米6赛道、按照FINA国际泳联标准设计的恒温游泳池和专业跳台……坐落于仙女湖畔的威雅实验学校,占地面积231亩,规划设置了从幼儿园至高中共57个班级。目前,该校已正式开学,将为杭州及周边精英人群子女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级的教育资源。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和未来。总投资31亿的时代大道南延工程开工建设,将于亚运前通车,使戴村充分纳入杭州“半小时经济圈”;戴临路拓宽、锦绣路东伸、“四好农村路”等路网建设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提升了路网品质,让群众的出行更加便捷通畅。

目前,引入绿城代建的安置房项目主体已经结顶,加上银泰、德信、金地三个楼盘的拔地而起,61万方建筑面积、4100套住宅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14.4万方的城南银泰城也将于2023年完成建设,填补萧山南部大型商业中心的空白。

产城融合以共兴。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戴村将全力加快道路、管网、幼儿园、老年食堂、公共交通等城市基础配套建设,持续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与医疗卫生硬件设施,积极打造30分钟生活圈,让居民的幸福引力不断增强。

美丽 + 人文

彰显城镇特色

文化发展是最持久、更深沉的力量,深化人文历史的挖掘与传承,让美丽城镇更有内涵。作为一方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戴村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秉承文化先行、做实“里子”的理念,戴村正不断推动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

6月18日,戴村镇档案史料馆对外开放。馆内以图文和实物形式生动展现了戴村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让红色经典厚植家国情怀,激活了红色引擎。

“根据红色资源分布,我们推出了两条镇域红色研学路线,与镇档案史料馆同步‘上线’。”戴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一条“热血之路”涵盖了沈佩兰故居、钟阿马烈士墓、抗战小道等红色遗存,在重温烽火岁月中学好党史;一条“传承之路”包含了郁氏英烈馆、金萧支队萧山纪念馆、永兴河简史展陈馆等红色展馆,在历史寻迹中学好党史。

红色元素串点成线,红色力量正在戴村充分涌流。

除此之外,戴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熠熠生辉。除了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顾家溪手工造纸、茶亭伤科,还有茶艺、竹文化等项目被列入学校特色课程。随着文化管家与乡贤力量的不断深入,戴村的文化建设也向着纵深不断推进。

美丽 + 治理

厚植善治本色

走进戴村镇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指挥室,只见工作人员端坐在电脑屏幕前,实时检测着平安建设、城市运行等情况。点击左上角的“特色应用场景”,还能具体了解到“工分宝”的详情。

“工分宝”是“映山红计划”在乡村治理中的一次重大升级,以工分和信用值为底层数据,通过数字赋能,有效连接起政府组织和村民群众,形成了“政府导治、村民自治、平台数治”的“三治联动”格局。

目前,“工分宝”已覆盖全镇22个村,发起活动1.6万个,参与村民达到42万人次,发放工分983万分,兑换工分496万分,解决村民为村庄发展提出的问题500余个。据悉,自“工分宝”推出以来,村里保洁、社工等费用开支缩减了不少,信访纠纷、治安警情等负面指标也都有了明显下降。

今年6月,戴村镇“工分商城”全新上线,将社会资源引入乡村治理,首批引进移动、农商行、建行等商业机构,面向村民销售商品提供服务,让村民用工分享受到更多的实惠,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也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治理的“闭环”。

“接下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社会治理3.0——“共富宝”应用场景,致力于进一步帮助村级梳理土地、山林、房屋等发展资源,盘活村庄及村民闲置资源利用,为村民提供招工、房屋租赁、资产买卖等在线服务,对外打通‘映季’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途径,为村级经济发展、村民共同富裕开辟有效路径。”戴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旅融合

打响郊野运动品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好“美丽+”文章,为乡村的“蝶变”注入了动力,也“点燃”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引擎”——产业。沿着同盘山彩色林道盘旋而上,峡谷漂流、滑翔伞、高空秋千等旅游项目沿线分布,这是戴村打造文旅融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以省级“郊野运动小镇”创建为抓手,戴村因地制宜建设发展休闲运动项目,把山水禀赋转换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文旅游资源,持续打响“美丽牌”。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全国航模公开赛、浙江省滑翔伞锦标赛、山地马拉松、山地越野赛、山地自行车赛、登高节、水上嘉年华、亲子帐篷节……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如火如荼举办,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打响了“郊野小镇,韵动戴村”的区域品牌,提升了戴村的旅游知名度。

与此同时,银泰农旅小镇落地开花,相关联的休闲产业、民宿产业蓬勃发展,三清茶、南三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频频亮相,戴村踏上了一条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和生态两翼齐飞。仅今年五一假期,通过云石国际滑翔伞、三清园户外运动公园等网红项目引流,戴村人流量就达10万余人次,大幅带动餐饮、民宿、农副产品等旅游消费,提高了城镇总体旅游收入。

在80公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20公里骑行道、14公里彩色林带以及戴村旅游手绘地图和电子语音讲解系统等高质量运动休闲配套设施的加持下,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加快了戴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也进一步激活了郊野运动小镇建设的潜力因子。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周子青 张彬滟 通讯员 沈镇 图片由戴村镇提供  

编辑:韩晨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