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唯有城河回澜桥 至今犹忆陈如松

[ 文教卫 ]    
2021
09-13
08:22

回澜桥

陈公塔原址位于今新桐初中

文昌桥

回澜桥桥联

浙东运河从西兴古镇发源,一路向东经过江南名邑萧山古城区,过东城门之水门吊桥,河两岸水网纵横、舟楫如梭,风景如画。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秋天,这里建起了一座单孔石拱桥,名叫回澜桥。回澜桥横跨在运河之上已有200多个年头,至今雄姿健硕,堪称萧山运河桥梁中的佼佼者。

1987年版《萧山县志》记载:“回澜桥: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曾名回龙桥,位于城厢镇东门外,横跨城河,跨径7.8米,桥宽3.5米,为县城内最高的古石拱桥,至今完好无损。”

李维松先生在《萧山古迹钩沉》书中是这样描述回澜桥的:桥额镌“回澜”,东西两侧镌相同的桥联,联云“半市七桥足徵东土人烟聚,一河六港汇出南流地利兴”,这样的对联在萧山运河桥中可以说是寥若晨星,它和往东不远文昌桥上的桥联一样,说的都是明代县令陈如松在萧山的善治美政。

勤政廉洁陈如松

萧山在历史上与八闽之地福建有特殊的渊源,不说北宋萧山知县、“程门立雪”主人公之一、卓越的湘湖治理者杨时是福建三明人,仅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两位出生福建省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的官员来过萧山做知县,前后相差26年。他们都姓陈,而且还是好朋友,一位陈如松,另一位陈基虞。

晚年陈如松将自己的论、说、记、序等多种体裁文字编成两卷刻印,书名叫《莲山堂文集》,此书已入藏萧山图书馆。

文献记载中的陈如松为人为官很有特色,是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好官,史称“循吏”。

陈如松,字白南,一字时长,自号笑道人,明嘉靖四十三年出生在同安县从顺里西浦村。父亲发现陈如松自幼聪慧过人,便有心“收拾封君事业”,希望儿子成就科举功名而受封于朝廷。在差不多前半生的时间里陈如松都在家读书,直到37岁入国子监成了一名“监生员”,侨居京城15年。陈如松49岁参加顺天乡试,得中举人,以后两次会试均告落第,便再无通过科举获取功名之心,决意走上仕途,时值万历四十四年(1616),陈如松以53岁的年龄担任萧山知县。

陈如松在萧山当了3年知县,之后任广东信宜、河源知县,担任的最高职务为江苏太仓知州,前后为官一共8年。

陈如松个性洒脱,勤政爱民,凡事摒除繁文缛节,高效简洁,从不为琐事所累,集中精力办大事,因此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好名声。

陈如松老年回顾为官经历深有感触:“予处萧山、太仓,皆膏腴之地,不能自润,岁荒犹得买谷而供口也。”可见他对于廉政建设也是具备主观自觉的,在明代严厉的官僚管理大环境中,除了“不敢贪”,他也做到了“不想贪、不肯贪”。《金门志·人物列传》载陈如松“以忤权贵,拂衣归。破屋三间,日坐钓于清泉白石间,若未尝官者。”辞官返乡的陈如松依旧清贫,一如寻常百姓。

陈如松最为人传诵的是他的断案之道,他能从法理基础出发,体恤百姓,厚待黎民,革除办案、审案固有的程式环节,办事效率非常高,民众也都心服口服。

《金门志·人物列传》语陈如松:“初授萧山令,革常例,除罪赎。尝自未至酉,连判三十五事,当堂署案,无称冤者。”午后的三四个小时内一连判案35件,堪称高效。对此陈如松也很自豪和自得,他在《出处大略》中是这样介绍的:“尝下午出堂连审三十五宗事状,只稍力(以工赎罪)三名,笞罪(竹或者鞭抽打)四名,馀蠲免,当堂即出审语也。不用差役,原告自拘,随到随审,并无隔宿,人称为‘升米官司’。以其不烦伺候,持升米作午饭,便了了回家耳。所审之事,人谓之目睹情形,无称冤者,尽皆允服。”

35件案子集中审理,涉及人员起码百人,场面必定蔚为壮观。原告被告上午集中,自带饭米,中饭过后,依次过堂,即审即判,无一枉纵。组织管理这样的审案机制需要扎实的法学基础、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坚定的胆识魄力,当然济世惠民的悲悯情怀也是重要的前提。400年前出现在萧山衙门的司法生态既节约司法资源又减轻百姓负担,值得后世称道。

陈如松以其刚廉的品德和干练的能力,历代史志均有记载以为旌表,分别辑入《浙江通志·名宦传》《太仓州志·名宦传》。当然,陈如松对于萧山的最大贡献就是运河改流,极大改善萧山水利环境、增强萧山水上交通,诚如回澜桥桥联所云“一河六港汇出南流地利兴”。

古桥铭记的治水故事

陈如松是古代萧山著名的清官廉吏,他的行状和故事早已是吉光片羽、雪泥鸿爪,当下的民众对此知之甚少。往昔,萧山东门外建有陈公桥、陈公祠、陈公茶亭、陈公塔等纪念性建筑,除了越王勾践、吴越国王钱镠等帝王和治水功臣张夏外,很少有地方官享有此等待遇。如今,所有的遗迹荡然无存,唯有回澜桥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独立于运河之上,深深铭刻、静静讲述陈公筑坝、折水南流的功德故事。

萧山地处杭州湾喇叭口,饱受钱塘江潮侵害之苦。每当大潮临近,南岸江堤坍塌频频,咸水沿浙东运河倒灌进入萧山城内,百姓怨声载道;另一方面,萧山地势西高东低,水流低处容易干涸,从堪舆的角度观察也不利于财富聚集。因此,萧山民众早有改河之意,只是因为政府迟迟没有行动,改河方案始终停留在口头议论阶段,50年来只闻其声不见其行。

万历四十四年(1616)纪年丙辰,陈如松来萧山担任知县,下车伊始即着手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决定立即启动运河治理工程。当年决策、当年启动、当年完成,事见收录于《莲山堂文集》的《萧山县改河记》:

萧水东走易涸,议欲南徙河,自大通桥绕北而行者,五十余年矣,予始至成之。一朝署定,两月事竣。为桥者三,糜金七百有奇,于帑钱无取焉。惠而不费,永为萧人不涸之利,岂其以堪舆氏之言也者。时万历岁丙辰冬,邑令陈如松题。

寥寥百字,陈述萧山改河缘由、过程、成果、费用等要素,足见陈如松简洁干练、不事渲染之性格。

综合相关文献和工程实效,陈如松的改河工程包括两大内容:一是筑坝。在城东霪头(今行头,转坝自然村和石头王自然村之间)闸横筑一坝,截水不能入萧山城河,彻底解决潮患;二是开河,“开双河塍”。在运河之南河塍开缺口,建成东西向的陈公桥,东向船只沿运河水入南面的河网地区渠道,向南至裘江过大通桥再转而北向,又汇入运河河道。而运河之东方来船,即经南面缺口至大通桥,再转而北上,过陈公桥进入城河。筑坝断水杜绝潮患;开河南折,短途迂回,可谓省时省力。陈如松上文所述“为桥者三”指的是文昌桥、德顺桥和广恩桥,工程费用没有动用公款,全部来自民间赞助,足见陈如松超常的动员能力和萧山百姓高尚的公益精神。

自陈如松改河以后,基本控制潮患入侵县城,同时也使萧山水上交通大为改善:城西官河有西河联通南门江、浦阳江,航运出纳原本便捷;西小江、钱清江来萧山的船只或绕行大通桥或直接从陈公桥入运河;西向东行则出陈公桥至大通桥北上进入浙东运河旧路,陈公桥周围包括以后建立回澜桥的一带水域四通八达,成为萧山城东水路运输的枢纽。

直到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由于海塘加固等原因,海潮威胁减轻,霪头河坝拆除,运河河道重新开通,水运越加畅通发达。

遥想乾隆年间,萧山城东,运河两岸水网密织,人文兴盛、物流通畅,回澜桥应运而生。人们在为桥命名的时候,四顾周边河港纵横、百舸争流,一派繁忙繁荣景象。饮水思源,他们自然想起前朝知县陈公陈如松的治水功绩,取名“回澜桥”意思是陈公改河后此地河道集中、波流环绕,实为发达兴旺之处,意含感恩赞美之意。同时,他们刻下一对桥联“半市七桥足徵东土人烟聚,一河六港汇出南流地利兴”,具体描绘萧山东土运河两岸市井繁华、水运通达的景象,“汇出南流”实指陈如松折水南流工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回澜桥建桥之时,这段运河已经成了黄金水道,人流物流交流繁忙。为了使过往船只能够承载更多货物,建桥者把石拱设计得更加高耸,这样一来又让行人感觉过桥艰难,尤其是负重之人称之为“为难桥”,殊不知过桥的为难换来过河的舒坦,这笔“买卖”很划算。

陈公的流风余绪

以诸如桥梁等建筑来记载和传颂名士先贤,这样的故事在萧山不乏其例,远的如进化镇的欢潭,近的有新塘街道的姑娘桥,而体现在表彰陈如松方面显得特别集中和长久。

以前在萧山城东与陈如松有关的遗迹比比皆是,有的是陈公主持兴建,有的是后人为纪念他重建,以命名、勒石等不同方式彰显和缅怀陈如松的事迹。萧山民众以这样的方式赞美和推崇清官良吏,生动表达廉洁高效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愿望,虽然那些建筑大多数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曾经的风景都蕴含着深切的价值寄托,都不应该被遗忘。今天我们从独领风骚回澜桥的后面仍然依稀可见一众建筑的身影叠加,承载的都是陈公的流风余绪。

陈如松完成筑坝改河工程后,又在交通要道大通桥对面汇头(水流弯道)岸边建起一座砖塔,称叫作大通宝塔,后人称陈公塔。为此他撰文专记其事,题为《大通桥建塔记》:

予既南徙河,自大通桥绕北,复即其地塔焉。层以七级,费至千金,亦不用帑钱也。桥水最深,始关主和尚独力成之。兹适当水口,五十年前和尚造桥,三十年后宰官建塔。天时人事,盖若有待,可无记与?

陈如松建塔除了笃信佛教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愿想,就是以此来保全和延续萧山的文脉,在科举功名中也能够“勇立潮头”。对此,他是非常满意的,晚年他说:“今十有五载矣,萧人相见谢曰:‘自有此塔以来,风气日上,文明弥开,科甲不脱,大异昔时。阁臣之贵,前世未有也。其傍东门而居者富而多文,其家于桥侧者,则裒然发解。’”意思是自从建塔以后萧山尤其是萧山城东的人们读书风气蒸蒸日上,科举考试屡有斩获,言语之间充溢着得意和欣慰。一个外乡官员对曾经任职的州县还有如此关切关注的情怀,真是十分难得。

《萧山县改河记》说到的“为桥者三”中的文昌桥、德顺桥、广恩桥今日尚存,只是广恩桥已成水泥桥,德顺桥改名“促进桥”,唯有文昌桥古色古香。其实文昌桥也不是陈如松当年建造的原样,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建。和回澜桥一样,建桥诸公念念不忘陈公恩德,索性在桥北金刚墙也镌刻对联一副:“人杰忆陈公筑坝启人文人文乃盛;地灵推萧邑成梁开地利地利聿兴。”文字直白畅达,直抒胸臆。“启人文”是指此地建有文昌阁,启发和护佑文脉也;“成梁”是指筑坝建桥,折水南流,与回澜桥桥联异曲同工也。身临此景,作为活在当下的我们也分明读到当时建桥者脸上挂满的兴奋和自豪。

陈如松当年折水南流之处建的桥称为陈公桥,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称得上繁华闹市,南面西小江、东面钱清江来往的船只都要停泊靠岸,人员和货物在这里交流、转运,十足的活水码头。旧时的陈公桥畔还建有陈公祠,好心人在此摆茶摊,人称陈公茶亭。乐善好施,公益之心与陈公一脉相承。虽然相关遗址无迹可寻,但是周边地区被称为陈公桥社区,算是对这位难得清官的纪念吧。

陈如松一生安于清贫,唯年过花甲尚无子嗣,几成憾事。然而上苍开眼,令其63岁庶出一子,72岁梅开二度,求仁得仁,天意如此。

关于大通桥和陈公塔,当地老百姓还有别的解读。他们被告知这是一副弓箭,石拱的大通桥是弓,砖塔是箭,说是刘国师为了镇住一个叫十里王村庄的王气而特地建造的。

江南各地都流行刘国师破风水的故事,陈公塔被这样编排并不奇怪。但是只是为了朱明皇朝的一己江山而挖空心思实在可笑和无用,与陈如松为代表的具有济世惠民胸怀的仁人志士相比这些举动和传说实在显得太过渺小。

今天,当我们再次翻越回澜桥,心中是否想起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翁迪明 徐益欣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