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生活网 >  出游 > 

萧山建成12家乡村博物馆

[ 出游 ]    
2022
09-13
16:28

乡村(社区)博物馆,既载满乡愁,又饱含历史。今年,“建设12家乡村(社区)博物馆”成为我区省市级民生实事之一。近日,萧山12家乡村(社区)博物馆全部获得认定,通过精雕细琢其“家底”,成为乡间一道道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景,成为乡村共富发展的新源泉。

因地制宜打造乡土文化“金名片”

青砖黛瓦,江南民居,走进位于戴村镇的金萧支队萧山纪念馆,一股红色气息扑面而来:约150平方米的场馆里,陈列着革命年代金萧支队使用过的机关枪、望远镜等珍贵藏品,通过金萧风云、浴血南乡、解放萧山等7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金萧支队开展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戴村历史发展变迁。

作为萧山红色根脉发源地之一,戴村镇深挖当地红色资源,以金萧支队在戴村开展革命斗争为亮点,建设乡村(社区)博物馆金萧支队萧山纪念馆,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保存、展示、传播乡土文化是乡村(社区)博物馆的使命。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关键在于因地制宜,体现鲜明的在地性,突出“一村一馆一品”的地方特色。

如进化镇挖掘当地历史名人资源,建设汤寿潜故居陈列馆,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进化人汤寿潜倡维新、主立宪、保铁路、废科举、兴新学、办实业的传奇一生;瓜沥镇厚植传统农耕文化,打造东沙农耕博物馆,充分展示农耕时期东沙地区“男耕女织”的地域特色;河上镇结合援华美军曾在此养伤的历史,建设萧山空军纪念馆,用数百件珍贵抗战文物和照片生动再现了中美两国军民携手抗敌的感人历程。

一座座各具特色的乡村(社区)博物馆,融入乡村生活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村里的文明风尚,村民们对村子历史的认同感、文化自豪感增强了。“提起金萧支队,我们全村都自豪。”戴村村村民陆先生说。

“萧山12家乡村(社区)博物馆内容形式多样,饱含着当地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萧山博物馆副馆长任芳琴说,萧山历史悠久,红色资源、名人资源丰富,多年来又一直在修缮文保单位、历史建筑,“所以很多分布在乡村的博物馆都是利用当地老建筑进行布展,同时挖掘本土名人故事、历史革命文化等进行展示。”

精雕细琢塑造高品质文化空间

硬山顶,盖阴阳小青瓦,檐口施勾头滴水。在进化镇云飞村山头埠自然村的核心位置,静静伫立着一座三合院式院落的清代建筑,这是今年入选首批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的葛云飞故居纪念馆。

这座建筑利用葛氏宗祠内部空间进行展陈。馆内,葛云飞画像、儿时戴过的帽子、葛云飞家书、诗词等109件(套)珍贵藏品,默默诉说着这位英烈的成长轨迹。在摆放冷兵器的展厅中,抬枪、宝刀、练武石墩等物件惊喜亮相,仿佛令人置身于精忠报国、保卫家园的年代。

“乡村博物馆是向村民和游客展示当地历史文化风俗的一扇‘窗口’。”进化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说,为此,纪念馆通过“精修”,提供沉浸式、高品质的参观体验。“同时它也是文化传承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和葛云飞小学携手组织系列研学和纪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当地‘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革命家风传承。”

在萧山,一座座乡村博物馆,经过标准化的“质”的改建提升和精雕细琢,打造为更优一级的乡村文化窗口。

如修缮后的沈佩兰故居,为两层独院徽派建筑,占地面积403平方米,共展出明清家具、抗战文物、农耕用具等藏品200余件。同时,纪念馆积极发挥文旅融合作用,入选萧山区红色研学路线,参与“映山红”研学之旅,打造“忆峥嵘岁月、圆我中华梦”等多条文旅线路。并与云石小学进行结对,成立“小小讲解团”,经常举办小学新生入学仪式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位于楼塔古镇的楼英纪念馆,总建筑面积337平方米,拥有藏品116件,通过图片、文物、雕塑、场景还原等展陈形式及影音体验等技术手段布展。同时丰富楼英中医药文化研学课程,开展仙岩小药童经典诵读大赛、中药研学等活动。“仅参观博物馆可能给孩子的印象不够深刻,但是结合轻松有趣的研学项目以后,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播楼英中医药文化也有所帮助。”楼英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萧山建成的12家乡村博物馆,分布在全区各镇街,既包括新建的展馆,如空军纪念馆、葛云飞故居纪念馆,也有经过改造提升后获得认定的展馆,如东沙农耕博物馆、楼曼文纪念馆等,都把打造高品质文化空间、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融入乡村博物馆建设中。目前全区乡村博物馆数量位于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聆听“神仙太公”楼英的故事,化身“小小药剂师”学配药,DIY创意满满的中药团扇……今年夏天,位于楼塔镇的乡村(社区)博物馆楼英纪念馆首次推出研学活动,便受到孩子和家长的热捧。

此次研学活动的举办方燕归俚城市书房,依托当地两座乡村博物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收入较之前大大增加。“目前研学收入占月营业额的40%。”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研学收入,陪同的家长消费的饮品费用和一些文创、学习用品的收入也大幅上升。

“博物馆+研学”,奏响乡村共富曲。“今年乡村博物馆的身份认定后,我们主动牵头举办并鼓励几家企业自主开展与楼英纪念馆相关的研学活动,如燕归俚城市书房、野孩子基地,带动当地餐饮、酒店、研学消费畅旺。”楼塔镇文化广播站站长严昕妤介绍,以野孩子基地为例,研学收费标准在150-298元不等,今年7-8月营收同比增加50%,接待人数同比增加100%。

通过“文化+”“博物馆+”,一个个村落找到了“远方”。如进化镇将乡村博物馆与辖区内景点、农庄串点成线,打造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河上镇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博物馆群落”,全方位拓展文化产业链,其中萧山空军纪念馆、萧山抗战纪念馆所在的凤凰坞村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走出富民增收新路径。

“乡村博物馆源于乡村,长于乡村,既承载着在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使命,又肩负着乡村振兴的职能。”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乡村博物馆建设,希望可以打造融合乡土文化展陈、文创产品展售、风物特产供应、拓展教育等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枢纽,让文化反哺乡村建设,走出一条以文润富、以文促富、以文化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毛剑勇  

编辑:周婷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