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萧山网 - 新塘网

新塘羽绒两百年

时间:2017-07-12 09:39:34   来源: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韦庄的一首“菩萨蛮”,借用于萧山的新塘街道似也合适。

  说故乡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一壶酒,一杯茶,那种刻骨铭心的乡愁,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永远弥漫在心头,因为我是当年从新塘的水田里走来,韦庄说“未老莫还乡”,而我已老,无须断肠。虽然老家的小村已不复存在,但安置了新房,最终又回到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上。

  得天独厚的地理

  “新塘是在啥地方,就在萧山东门外”,小时候,就听过用杨柳青调谱就的一首民歌,可惜只记住了这两句,不过已经道出了新塘的地理位置。

  新塘和城厢、北干、蜀山,是萧山最早的四个街道之一,新塘街道位于萧绍平原腹部,东邻衙前镇,南与绍兴杨汛镇仅一条西小江之隔,西连城厢和蜀山街道,北靠长山与新街相接。这里一马平川,全是水田。境内唯有一座海拔仅117米高的螺山矗立在西小江畔,被人称为“一曲清江抱翠螺”。新塘街道南有西小江,北有萧绍运河,所谓的“悠悠西小江,长长古纤道”,就是指位于36平方公里区域内这南北两条运河。还有南门江和许许多多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正所谓十里平川鱼米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是萧山中片地区标准的里畈。

  新塘境内有铁路杭州南站、汽车东站等交通枢纽。杭甬铁路、浙赣铁路、杭长铁路,104国道、03省道、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过。704、723、725公交车可以直达。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5公里。水路航运,萧绍运河在历史上曾是沟通杭州至宁波出三江口通东海的黄金水道,而如今的杭甬运河则从义桥新坝进入西小江过所前经新塘到绍兴直至宁波。所以说,新塘范围内交通发达,运输便捷,可见其地理位置的优越。

  萧山城区以东门城墙和城桥为界,回澜桥已在城外,其实回澜桥是城厢与新塘的分界线。新塘人历来崇尚农耕生活,称耕作农田是“种田财主万万年”。他们以耕耘土地,种植水稻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收割麦子、蚕豆、油菜后,便翻耕农田,灌水施肥,插上秧苗。细雨随着微风悄悄而来又悄悄而去。雨后放晴,秧苗由黄转青,田野里一片葱绿,空气清新而温馨,青蛙声此起彼落,合奏着一曲春天的交响乐。高级农业合作社成立后,单季稻改为双季稻,从五月初收割春花作物后插种秧苗,到七月上中旬收割早稻插种晚稻,十一月中下旬收割晩稻播种麦子蚕豆油菜草花,这样偱环反复。

  旧时交通不发达,乡下人进城,全靠双脚步行。春天,秧苗在微风中翻动着绿浪,秋天,雪白的稻花飘香。走在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耹听鸟儿婉转歌喉,鹅鸭在水中高歌,你的心情自然不会太差,漫长的路也不觉得遥远。那时以河流为水上通道,木船便成了唯一交通工具。新塘人自然河多水多船多,就有了各式各样的木船,且历史悠久。据萧山著名摄影家董光中生前记忆,新塘的塘里陈村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挖出类似独木舟,只是当时当地人见识少未引起重视而没有保存。有一种比“踏桨船”(乌篷船)大得多的“埠船”(大篷船)用于载客,早上从江桥或桥南沈、下浦王等村镇出发,敲着小锣,沿途在村头河埠上下客,上午到县城,午后回程,傍晚到始发地。

  新塘也有不少村子的人以捕鱼捉虾为生。他们捕鱼的小木船叫“抲鱼船”,形状和结构很有特色,船身窄窄的,船头船尾翘得高高的,船底呈弧形,划起来速度很快,不识水性的人很难把握平衡。抲鱼船轻巧结实,在河道划行一旦遇到障碍或危险,还可以两个人一前一后背着岸上行走。因为抲鱼的人多,新塘的塘桥街、江桥头街都成了鱼市。县城里的鱼摊摊主,天不亮就赶来,把鱼虾贩到城里出售。而他们养殖家禽,利用羽毛做成产业链,才有了新塘羽绒前世今生的渊源。

  养殖家禽的历史

  一条条河流悠悠流淌,河面上,一只只木船漂漂行走,突然游来一群鸭子,嘎嘎的叫声划破了宁静的天地,小木船上,戴斗笠披蓑衣的放牧人,轻轻地挥动手中的桨片,一声口哨,鸭子们乖乖地爬上浅滩。岸边的草丛里,偶尔一声高吭的鹅声,还有草丛中嘀嘀咕咕的鸡们,交织成一曲温馨而美妙的乐章。

  说新塘羽绒二百年历史,还得从当地人养殖家禽说起。从跨湖桥遗址考证,萧山的先民早在七千七百年前就在湖畔湿地种植水稻,催生了养殖业四千五百年的历史,新塘人养鸡养鸭养鹅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就不足为奇。鸡可以不计环境到处可以放养,那么鹅鸭就离不开水了。就因为河多水多,才有了养殖家禽的先决条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先说养鸭,新塘和绍兴相连,原先养的一直是绍兴麻鸭,公鸭全身羽毛以褐色为主,从头顶到颈部羽毛呈墨绿色,有光泽,称“绿头雄”。有的颈部中间一圈白色羽毛,腹部全为纯白,叫喊声沙哑。母鸭全身以黄褐色夹杂白色羽毛,一下水就嘎嘎叫喊,称为“鸭娘”,生蛋的俗称“老鸭”。后来有了“潮鸭”,是广东潮州引进的。这种鸭能吃会长,每只可长到三四公斤重。还有“北京鸭”,建国初期从北方引进,个头与潮鸭相似,只是一身洁白的羽毛。再是“番鸭”,新塘人称之为“洋鸭”,水里陆上均可饲养,喂米糠为主,大的可以养到五公斤重。小鸭放在盛满水的大木盆里,喂些饭粒即可,一个星期后可以放到水沟、池塘或河道浜兜里,让它自己找些浮萍、虫子、小鱼小虾。若是放养在水稻田茭白田里,既消灭了害虫又饱了鸭子肚皮。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养鹅是旧时家庭副业之一,几乎一年四季均可养殖宰杀,最早是“清明鹅”,养到清明节,宰杀后用来祭祖扫墓,然后按季节饲养。平时自己很少宰杀食用,大多用竹篰挑到县城出售,再就是过七月半、中秋、冬节、春节宰杀用于请菩萨。小鹅喂切碎的青草拌碎米,稍微大些就让其在田塍上水滩上自己觅食野菜野草。之后放到河里早出晩归。新塘人传统养的是浙东白鹅,后引进永康灰鹅、太湖白鹅、安徽白鹅、安徽雁鹅和广东狮头鹅。

  新塘人家家户户养母鸡,生的蛋用于孵小鸡,这就是家孵鸡,是正宗的萧山大种鸡。小鸡大部分卖到沙地上,放养在棉花络麻篷里。而当地人自己养的小鸡长到0.5公斤左右,雄鸡就进行阉割,尔后放养在竹园里,草地上,吃了活食很是长个。平时难得杀一只。收割晚稻时挑着鸡笼放在收割过的稻田里,鸡长得又壮又结实,一般有五公斤一只,这才是正宗的“萧山大种鸡”,因嘴黄、足黄、羽黄,故也称“三黄鸡”,过春节时,家家户户杀鸡宰鸭,那些煺下来的羽毛,便集中起来出售。

  收购羽毛的传统

  新塘是全国羽毛羽绒四大集散地中最大的一个。虽然在区域里有悠久的养殖家禽历史,但宰杀煺下的羽毛远远不够,于是衍生了一支上万人的收毛队伍,把从本地以及全国各地的羽毛收购集中起来,成了羽毛羽绒业规模宏大的集散地。

  早在明末清初,涝湖、荇头、下畈朱、井头王、一都孙等村农民,利用农闲时间,一根扁担,几只麻袋,去全省各地收购羽毛,其历史不亚于义乌人。义乌的“换糖堕民”用鸡毛、破布头换糖,头发换缝衣针,类似收破烂。新塘人走村穿巷,用草纸、火柴换毛,纯粹是羽毛一项内容。此时,半爿街等地有了专门收购加工的毛行,“周松大”“毛裕兴”“王和兴”“大裕”等毛行红红火火,和钱塘江北杭州丰家兜的“广泰毛行”南北呼应,故为“北有丰家兜,南有半爿街”之称。

  新塘人收毛为副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办起羽绒厂,收毛也华丽转身,鸡毛淡出市场,以收购鹅毛鸭毛为主,供羽绒企业生产羽绒制品。普通农妇和老人在本地吆喝着“鹅毛鸭毛甲鱼壳”,而年轻人的足迹遍布全国,釆取集中收购、委托代理、承包外地养殖场和宾馆饭店,甚至在中越、中老、中泰、中柬、中俄边境地区设点收购。用大卡车装载运回新塘。当年跋山涉水零打碎敲的老辈收毛人,他们的子孙成了“毛老板”,不少家庭购置分毛机。新塘人用汗水和心血撑起了“一乡一品”的天地,书写了萧山羽绒业的美丽画卷。

  穿鸡毛是当年新塘人的家庭副业,也如绍兴人打锡泊磨纸一样,曾经代代相传,有过火红的年代。收来的鸡毛晒干后的工序成了女人的活,先拣毛,把有用的挑选出来,肚皮毛和鸡娘毛做肥料,再分项毛、红尖、甬子、挑毛几挡捆扎成个,然后一根针一根线把一片片羽毛穿成一串。男人们把穿好的羽毛绕在米把长的竹梢上扎成鸡毛掸帚出售。许多人背着一捆捆鸡毛掸帚到全国各地销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各部委用的鸡毛掸帚都是半爿街周松大等毛行供应的。

  1954年春,前塘村率先办起了羽毛加工厂,1955年塘里陈村在“纶纾墙门”创办浙东羽毛加工厂,次年搬入“保顺店王”墙门大院,员工达500人,是萧山规模最大的羽毛加工厂。荇头、涝湖、象牙浜、小城隍庙等地均办有羽毛厂。在1956年12级强台风损失惨重的灾害面前,新塘人靠穿毛渡过了难关。而后来属公社集体企业的新塘羽毛加工厂,则办在前塘村的水星庵(俗称经堂)内,有职工400来人,工资形式为按劳计酬,多劳多得,人均月收入近40元,这在当时的乡镇企业中是很令人羡慕的,该企业历经25年,直到1991年停办。1980年新塘公社创办萧山首家羽绒厂,其资金也是这家公社羽毛加工厂投入的。

  羽绒产业的先驱

  羽绒制品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8世纪至20世纪的40年代。清代慈禧太后所坐的“龙椅”,冬天又软又暖的坐垫就是用羽绒制作的。只是那时中国贫穷落后,没有羽绒制作设备。而西方列强大举侵入中国市场进行经济掠夺,在中国设立行、庄,大量收购鹅毛鸭毛,雇佣当地廉价劳动力,将羽毛加工为羽绒销往欧美牟取暴利。当时在中国开设工厂经营羽绒出口的外商有:德国的巴弥尔、德隆;英国的怡和、隆茂、和平;美国的最时、捷成、顺发;丹麦的大北等洋行。当时新塘人还停留在制作鸡毛掸帚上,又没有羽绒设备,还是把鹅毛鸭毛当作附带品。直至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兴起民族工业,天津有了中国人自己的羽绒加工厂。半爿街“周松大毛行”传代人周瑞松发现了商机,将收购的鹅毛鸭毛,每月发50-100吨给天津“宝德生”“赵寿柏”两家工厂加工后销往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港台地区。

  上世纪70年代末,家电行业的发展,吸尘器代替了鸡毛掸帚,新塘人靠鸡毛加工已没有多少出路,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的仅仅是少数家庭不甘寂寞的老人们,穿几个鸡毛,扎几个掸帚,用自行车带着叫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滚滚而来之时,勤劳聪明的新塘人脑洞大开。事情还得追溯到1980年,新塘人想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决定办一家羽绒厂。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筹建组一行7人,披着初春的寒风,踏着银色的月光,坐在南下的列车硬座上,向江西共青城进发,那里有个羽绒厂生产“鸭鸭”牌羽绒制品。别人会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果然不久,偷到拳头的7个人,1982年在新螺路边挂出萧山第一家羽绒厂的牌子并正式投产,距今已有37年之久。继而在新塘这块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冒出了200多家羽绒企业,建立了羽绒工业园区。作为“中国羽绒之乡”“世界羽绒之都”的新塘街道,羽绒生产出口占萧山90%,占全国56%,占世界30%左右,才有了“世界羽绒看萧山,萧山羽绒看新塘”的美誉,也引得国际羽毛羽绒局主席简瑞·汉纳尔先生的赞叹。

  近年来,新塘街道内整资源,外拓市场,实施横向联营。整合企业,强强联合,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发挥品牌效应,在羽绒服的基础上,全面开发羽绒寝具。在安徽宣城征地2000亩,建立羽绒产业园区。并在本地创建科创园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去年下半年至今,已有数十批成交的跨境电商羽绒产品发往欧美等国家,使羽绒产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年12月举办的中国国际羽绒博览会,牵手天猫,利用网络,电商销售占据了半壁江山。目前,新塘羽绒产业正在向高品位、高品质、高颜值发展。

  “小小羽毛飞上天,飘洋过海赚大钱”,当年在萧山电影院召开的全县工业大会上,时任县委书记虞荣仁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说过这句话,至今仍然回响在历史的天空中。(文/金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