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网 > 正文

乡亲帮扶基金会 福泽“众乡亲”

更新时间:2020-04-08 09:28:09    内容来源:   

  前不久,戴村镇尖山下村乡亲帮扶基金会十周年年会举行,每年清明,乡贤相聚成为“保留节目”。

  2011年,萧山首个村级爱心组织——尖山下村乡亲帮扶基金会成立。基金会以每人每天捐款10元的形式,筹集帮扶基金,帮扶乡间邻里。截至目前,筹集帮扶资金108.9万元,发放帮扶款58万元,累计帮扶困难群众401人次。在基金会的助力下,尖山下村从“贫困村”奔向了“小康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也变得愈加幸福。

  聚乡贤之情 推进乡风文明

  尖山下村,位于戴村云石片区,是萧山有名的文明村,近几年一举揽获了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文明村、文化示范村等八项省级荣誉。但在十年前,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信访不断,是戴村有名的“问题村”。

  “何不借助在外乡贤的力量,成立乡亲帮扶基金会,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一位乡贤的倡议,立马引来了首批20余名爱心人士积极响应,这些人中有公务员,也有企业家。

  基金会成立了,如何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到点子上?一开始,基金会把重点放在扶贫帮困上,并在尖山下村党总支书记姜火祥的牵头下,制定了申领流程:困难家庭户提出书面申请后,由村党总支、乡亲帮扶基金理事会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并根据实际困难确定帮扶力度。

  规范高效的帮扶机制,让今年64岁的鲍女士实实在在感受了温暖。前年,她因患心脏疾病,前后治疗几乎花费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好在这个帮扶基金机制,先是将鲍女士列为帮扶对象,给她发放了8000元资助金,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这样“雪中送炭”的例子,在尖山下村数不胜数,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汇乡贤之智 推动乡村善治

  十年时间,基金会成员越来越多,不仅有本村乡贤,每年还有不少有情怀的外乡企业家加入;运作越来越规范,基金的使用范围、扶助村民的评定标准、资金使用的监督方式等等,都有明确规定;机制越来越健全,在每年的年会中,理事会要听取该年度的基金使用情况以及村务工作,并就村务工作建言献策。

  而在姜火祥看来,基金会打开了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局面。目前,尖山下已建立“以村两委为主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基础、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乡贤组织为两翼”的治理体系,乡贤资源已经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源。

  而随着乡贤深入参与乡村治理,基金会的资金导向也由扶贫帮困转为建设发展。从2015年起,基金会中一部分资金用来帮助困难家庭、照顾高龄老人、奖励优秀学子,更多的则是投入到乡村治理中,从修路到建文化礼堂,从景观装饰到垃圾分类,基金会的资金惠及的对象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深‘乡贤+’文章,努力让乡贤成为村级决策的智囊团、扶贫兴业的致富团、乡风文明的督导团、慈善公益的志愿团。”姜火祥信心满满。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