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网 > 正文

戴村践行基层创新实践 走出一条赶超发展新路子

更新时间:2019-07-08 09:27:20    内容来源:   

戴村践行基层创新实践 走出一条赶超发展新路子

  戴村V智造产业社区效果图

戴村践行基层创新实践 走出一条赶超发展新路子

  镇职能调整和体制改革动员大会

戴村践行基层创新实践 走出一条赶超发展新路子

   民情夜访

戴村践行基层创新实践 走出一条赶超发展新路子

  九龙厨具新产品

  以基层创新引领新一轮发展,这凝聚了戴村全体上下长远发展的共识。

  “不仅仅是技术突破、科研创造,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工作方法的改变,其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在镇党委书记孙建平眼中,基层创新简单而言便是“更新”和“改变”两个关键词。对于戴村而言,创新就是“看得准,办法多”,结合实际找痛点、找问题、找短板,然后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新促使工作思路变新。戴村镇坚持深化思想解放大讨论,开展专题学习,并组织头脑风暴、促进“思想交换,智力激荡”;建立机关“周一夜学”制度、调研制度,着力破解干部“本领恐慌”难题,逐步形成“大气开放、砥砺前行”的干事创业新格局。

  打破思维定式、冲破观念束缚、革新工作理念,带给了基层无穷动能和无限势能。近年来,戴村在发展模式、机制体制、乡村振兴以及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如创建“镇街+平台”模式推动产城融合,深化“五领衔”“周二日访+值班夜访”机制强化党建引领,打造郊野运动小镇促进乡村振兴以及提升工业园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等创新举措,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和今年全区机构改革的试点都放在了戴村,这无疑是对该镇基层创新治理的肯定。

  惟改革创新者进。时代向来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当下的戴村,更加坚定了加强基层创新的理念,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应变、善于谋变,基层创新探索之路日行坚毅。无疑,更多经得起时间、实践检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基层创新成果将推动戴村打造“杭州南花园,城市新阳台”,开创赶超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创新发展理念 凝聚城乡发展新特色

  威雅国际学校、城南银泰城等项目顺利落地并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戴村将自身的创新理念转化成了发展成果。

  以全区首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试点为契机,戴村镇率先联合萧山城投集团试点“镇街+平台”模式,通过“规划共绘、配套共建、项目共招、产业共兴、利益共享”等“五共”原则,逐步探索出一条开拓区域产城融合大跨越的新路径。

  “这是一种互补共赢的模式,实现了1+1>2的成效。”戴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行“五共模式”,充分利用镇里的生态、区位、后发优势以及城投集团的资金、专业优势,两者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配套、公建项目共引共招共建,走出一条城市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路子。

  戴村和城投集团自2017年开展合作以来,成功推进了安置房、“十里长潭”、城南银泰城、威雅国际学校等一大批项目;腾退时代大道两侧64家企业,拆整出1600余亩土地,RISC-V等一批重大数字经济项目有望落地。

  双方创新结合,也将目光放到了未来。下一阶段,两者将把工作重心由前期的“做减法”转为“加减法并举”,通过规划引领、市场运作和长短结合,既要倒逼整治又要扩大增量,聚焦现有资源走出“镇街+平台”2.0版新路径。

  不仅是产城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上,戴村也迈出了坚实的创新步伐。围绕“走出都市,越过山丘,遇见最美的自己”的主题口号,戴村正着力打造一座融合自身特色的“郊野运动小镇”。

  戴村的“郊野运动小镇”入选了我省首批7个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名单。根据省体育局相关人士介绍,入选培育名单的小镇最大的扶持政策便是其他地方不能再命名同类主题运动休闲小镇,确保资源“稀缺性”和小镇“差异化”。

  依托“郊野运动小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区域的优质山水生态资源,戴村已经建成了80公里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全线贯通45公里区级骨干林道并逐步升级为森林骑行道,基本建成14公里彩色林带。与此同时,兼具观光游览和运动休闲功能的“十里长潭”慢行系统正在施工。

  山地越野、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图灵运动会等大型赛事云集,斯迈夫、阿优文化等优质企业入驻,登山(戴村绿道)也被评为省级运动休闲优秀项目,戴村持续打响“郊野运动小镇”品牌。

  “郊野运动小镇”的运动休闲特色也激发了民宿经济蓬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当下的戴村民宿产业呈现出集群化、高端化的特色,尖山下村成为全区首个区级民宿示范村。民宿的发展,给村庄发展带来了更多活力,戴村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创新机制体制 发挥党建引领新优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戴村以机制大创新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推动工作大落实,实现了党建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区第一。

  创新实施领导班子“五领衔”工作机制。戴村所有班子成员,每年围绕“征地拆迁、五水共治、招商引资、实事工程、信访维稳”5个方面的40多项内容,领衔督办,形成“一位队长,一支施工队,一批项目,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无疑,戴村的“五领衔”机制与市、区提出的建设一流施工队理念相似。

  “五领衔”机制充分激发了干部干事热情、强化了担当意识。不少干部坦言直接上了“火线”。然而齐心协力、奋战一线完成工作则让身处其中的干部充满了成就感。

  “周二日访+值班夜访”制度也是戴村创新机制的一个缩影。自全区“民情双访”活动启动以来,戴村镇根据农村居民的生活出行特点,创设了镇村干部“值班日夜访”工作机制,变“白天群众没时间跑政府”为“夜晚干部加班跑群众”,切实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脚下有土,心中才有谱。值班夜访实现走访人员和走访时间的“双到位”,围着圆桌大家谈、开门见山直接谈、层层深入多次谈等现象数见不鲜,拉近干部群众的心理距离,夯实了双方的感情基础。

  每次值班走访3-4户,积少成多,镇里干部几乎走遍了辖区内的农户。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戴村民情走访更加注重实效,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值班日夜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晚上村里见到干部的场面多了,白天到镇里来上访的群众少了,工作方法立竿见影的多了,干部碰到难题愁眉苦脸的时候少了。”一位戴村镇机关干部深有感触道。毋庸置疑,这样的走访促进了戴村社会基础更加稳定。

  在此基础上,今年戴村还推行了全区首创的联村干部大比武,旨在检验联村干部民情走访的成效。

  戴村基层制度创新也得到了区里的认可,全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机和乡镇机构改革的试点先后放在了该镇。其中,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戴村创新成立了“数字戴村”和“美丽戴村”专项办公室,并建立了数字戴村和美丽戴村顾问团。

  创新产业技术 谱写转型升级新文章

  今年一季度,戴村规上高新增加值、规上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7%、38.7%,均高于全区平均值。新兴产业增速猛进,数字经济占比增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这揭示了戴村坚持创新引领,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镇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是戴村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环。在坚持“镇街+平台”的合作模式下,戴村落实退二进三、退低进高、腾笼换鸟、复耕复绿等四种提升模式,腾退企业64家,盘活存量土地1650亩,为优质产业留足空间。

  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不仅是“面子”工程,更重要的是“里子”问题,戴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其中,戴村狠下决心,针对传统“散乱污”和出现两链风险的企业进行连片拆整;鼓励企业整合现有土地和厂房资源,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率;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重点招引效益好、科技含量高、产品档次高的项目入驻。

  以创新为引领,利用数字化赋能大企业做优做强。浙江九龙厨具集团,作为我省商用厨具行业的领军企业,从2015年开始便将目光投向了“创新”领域。经过多方努力,该企业与浙大等高校达成校企合作意向,从此拉开了智能化打造的序幕。从不同颜色盘下的芯片存储进行价格计算,到感应区自动结算,再到“人脸支付”“智慧称重”“营养分析”为一体的商用厨具,九龙厨具不断利用创新手段打开市场新天地。未来九龙厨具还将加大研发力度,落实数字化改造与工厂物联网项目“双轮驱动”,并在绿色节能、家用厨具等领域展开智能化布局。

  以创新为引领,提升智能化改造,成长型企业不断壮大。杭州鄂达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数字化、精致化”的发展路线,与清华大学、西湖大学等合作,承接华为5G摄像头精密微驱动产品等。企业产值大幅增长,在示范企业转型升级中起着示范作用,有效带动全镇中小企业转型,为下阶段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这样的企业,在戴村这片发展热土上不断涌现。

  以基层创新为引领,当下的戴村已经开启了扬帆远航的新征程,正加速行驶在逐浪前行的宽广航道上。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