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蜀山网 > 媒体关注 > 正文内容

黄来兴:自主创新 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

时间:2017-04-26 08:50:08   来源:

  改革开放弄潮儿 乘风破浪勇向前

  黄来兴:自主创新 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

  “那时的我们都是农民,靠拿工分养家。当初办企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大家一起创业,赚点现钱。”满头银发的黄来兴精神矍铄,谈笑间伸出三根手指,“亚太能发展到今天,总结原因是三个‘好’—— 生在了一个好地方,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进入了一个好行业。”

  人生七十古来稀,像黄来兴一样仍能为企业掌舵的又有几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改革开放后浙江省第一代农民企业家,他从车间工人干成了厂长,用40余年的时间将亚太集团从公社农机厂的一个制泵车间,发展成为国内自主研发整套汽车制动系统的领军企业。这位“元老级”浙商,至今没放下创新的理念,带领着亚太成功布局智能驾驶产业链,更将世界领先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引入国内。

  冬天里的一盆凉水 激出创业“闯将”

  和鲁冠球同时代、同样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黄来兴,创业之初可没遇到好机会——20世纪80年代初,也是亚太建厂初期,山东胶南举办了一场汽车零部件展销会,黄来兴背着大包小包赶过去,却连进会场的资格都没有。为啥?

  那时候,亚太的前身萧山汽车制动器厂只是家乡镇小企业,年轻的黄厂长没资格参加这种全国行业会议,大门都进不去,更不用说推销产品了。背着铺盖灰溜溜回家?那不是黄来兴的性格,索性找个地方铺上塑料布准备吆喝起来。没想到,解开袋子还没掏出东西,就见“红袖章”大老远跑过来扯着嗓子撵人了。

  黄来兴和对方玩起了游击战,与同乡鲁冠球转悠着总算找到一处好位置。正当他们卖力推销各自的产品时,一盆冷水从楼上当头浇下,在北方的瑟瑟寒风中洗了个“冷水澡”。

1976年石岩农机厂厂房,当时亚太只是农机厂一个车间

1979年亚太正式建厂,名为浙江萧山制动器厂

  创业起步就被浇了个“透心凉”,黄来兴的激情不仅没有被熄灭,反而更燃起了斗志:“这也怕,那也怕,你怎么活?”

  黄来兴不服输,竟然靠摆地摊闯出一条生路,创造了奇迹——1980年至1985年,产值利润翻番增长,产品从2个车型7个规格发展到23个品种,市场拓展至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时光荏苒,到2016年,亚太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已在国际市场上打入100多个国家,为大众、通用等诸多国际知名汽车厂商配套。

  德国人一句客套话 让他执着于自主创新

  “不论在什么形势下,都要盯着行业里最新最好的技术。”亚太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产品更新换代史。其中,1999年ABS(汽车防抱死系统)的自主研发,最能体现黄来兴一直坚持的自主创新理念。

  当时,汽车ABS还是属于机电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高科技产品,发达国家对ABS技术实行高度垄断与封锁。上这个项目之前,黄来兴跑了不少部门,得到了几乎相同的回答:市场很大,难度很大,风险很大。

  在亚太研发成功ABS以前,一套ABS产品在国外的售价仅100美元左右,而国内售价却高达5000-8000元人民币!2000年,亚太的ABS项目在国家科技部立项。在当时一无充足资金,二无技术资料,三无测试设备的情况下,亚太与清华大学合作,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诱惑,历时4年研发成功,并通过科技部验收,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且其各技术指标普遍优于同类进口产品。当年,进口ABS因此多次降价,最终单个售价回落到2000元以下。2005年,在北汽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首先批量装车使用亚太研发生产的ABS。同年该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行业最高荣誉面前,亚太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止步,而是紧跟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在汽车电子领域不断深耕。先后研发成功汽车电子操纵稳定系统(ESC)、国家863计划课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EABS、EESC)、电子助力系统(IBS)、汽车电子驻车式制动器(EPB)。其中“汽车电子驻车式制动器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为什么对自主创新这么热心?面对这个问题,黄来兴表情略显严肃,娓娓道来,那是一件对自己触动很大的往事。原来,他曾到德国南部的一家城市考察引进液压泵技术,该市市长在与黄来兴交谈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你们的祖先创造出‘四大发明’、享受文明社会生活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在森林里打猎。”

  明知对方说的是场面话,黄来兴听后却沉默了,进而有些惭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发展到现代却落后于人家,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只能跑到国外购买别人的技术。

  引人不易留人更难 不拘一格用人才

  “企业的发展,根本上还是靠人。”黄来兴有一套“三才”理论: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亚太是从一家社队企业成长起来的,曾经最大的困扰就是人才奇缺,1993年以前连一个中专生都没有。

  黄来兴走出的第一步是对招工制度进行改革:文化考试录取,要高中生。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这是玩的哪一出?一时间议论纷纷。不过自那以后,亚太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很快。目前,亚太的1200多名员工队伍有“三多”:大学生多,大学本科及以上有380多人;高素质技术人才多,中级以上职称有160余人;内行多,全员培训,人人是行家里手。

  来自江西的龚宾华,原本只是车间里的一名普通机修工。一次,厂里从德国进口了4台设备在海运时受潮了,德国来的工程师调试了6次,宣布放弃。这时,龚宾华和几个年轻人主动请缨,花了3个月的时间解决了问题。

  此后,公司连续三次将这个年轻人送到德国深造,龚宾华如今已经成长为亚太和德国合资公司的副总经理。

  引人不易,留人更难,尤其是民营企业。1997年,公司实行改制,按当时政府的政策鼓励经营者持大股,黄来兴却提议把股份分作3份,高级管理干部、中层干部、职工各占三分之一,自己只拿总股本的十分之一。

  识人、用人、留人,黄来兴真是有一套。

  如何看待“劳模精神”?

  黄来兴认为,“劳模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先进典型,也适用于广大群众,值得大力弘扬和践行。它应该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有大局观念,将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二是奋发上进,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思想认识,进而增强集体实力和凝聚力;

  三是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要将金钱和精力用在个人进步与经济发展创新上,而不是享乐上;

  四是在任何岗位上都应忠于职守,精益求精,追求一种“工匠精神”。

  历史印记

  20世纪80年代,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民营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时,国家正处于体制双轨时期,乡镇企业是市场经济,国营企业实行计划经济。

  1976年,亚太的前身是石岩农机厂的一个车间。

  1979年,亚太正式建厂,名为浙江萧山制动器厂。

  2000年成立浙江亚太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浙江亚太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个人简历

  黄来兴,1945年出生,萧山人。1959年至1979年,先后在林场、机电站、手工业加工服务社、建筑队、石岩农机厂工作;1979年至今,先后担任浙江萧山汽车制动器厂厂长,浙江亚太制动元件制造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浙江亚太机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亚太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他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家、杭州市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浙江省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记者 郭庚新 通讯员 瞿波)

本站编辑:张悠枝